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和孩子的相处当中去创造机会,并培养孩子敢于和我们表达。
前段时间,在家里和小小茅(我的女儿)一起吃零食。她正在吃口香糖,而我正好在拆零食的快递。小小茅看见了,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
小小茅:妈妈,我的口香糖没味道了,我可以吐吗?
我:不可能,你不是刚吃吗?
小小茅:我就不能有自己的感觉吗?
我:你当然可以有自己的感觉。
小小茅:你这样说,我很不高兴的。你觉得有味道,我就是觉得没味道!
当时我斩钉截铁的说不可能,是因为在我的心里预设她是想吃我手上新拆的零食,所以才去说口香糖没味道了。我甚至觉得你可以直接告诉我,你想吃零食了,可以吐口香糖吗?甚至还想到了这是一种欺骗!
但转念一想,会不会有其他可能呢?或许味道真的就淡了很多了呢?或许真的没有甜味了呢?每个人的感觉确实也是不一样。
「我可以有自己的感觉吗?」
不知道你们是否会思考这个问题,在随着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增长,我们有多久没有去关心自己的感觉了,我们多久没有表达自己的感受了?感觉是什么?感受又是什么?我们是否关注到?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督导,当时听完咨询师报完自己的案例,老师第一句就问我们有什么感受?当时我就有点懵,我感觉自己什么感受都没有,我甚至都不知道要如何去表达,我甚至连有几种「感受」都想不到。
后来老师告诉我们没有感受也是一种感受,我才慢慢的静下来,学会去走进自己,去感觉身体的感受、心里的感受,开始去学习感受词以及表达感受。原来嫉妒、厌恶、心酸、惬意等都是感受词。
我觉得有时候在自己的脑子里似乎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脑回路,就像是自动思维一样,这种思维不受控制地跑到我们的大脑,似乎像是早已植入在头脑里的程序一样,就像是小小茅说不甜了,我下意识的就去想她是不是在骗我?然后我就立刻采取否认她、不允许的行为,我甚至都没有察觉到自己有一点生气。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学会了「评价」,甚至用「评价」去代替自己的感受,「你不是个好孩子,你又在骗我,你肯定管不好自己,你做不好,自律性很差,不会交朋友,输不起、受不了挫折,脾气差,很磨蹭……」这些语言似乎常常在我们周边出现,而当这些评价出现的时候,我们又会做什么呢?会不会下意识否认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否认孩子正在说的话?
如果是,那我们算不算间接的「扼杀」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也屏蔽了孩子去感受的能力呢?
如果是,孩子会不会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然后不敢去「表达」了呢?
当我这么想的时候,我似乎关上了一部分通道,我没办法去看到孩子的努力表达,而小小茅的一句:「我就不能有自己的感觉吗?」一下子让我清醒过来,是的,她也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感觉。有时候我觉得跟孩子的相处中,就是我们一起去构建一个故事。
我很高兴我的女儿足够勇敢的表达,我也很高兴自己能够适时的停下来去思考,才有这样新的获得,才能拥有一段我们共同愉快的故事旅程。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不可避免的会有许多的「自动思维」。这些「自动思维」基于我们的生活经验和成长经历。但这些我们自己的,而非孩子的。我们在孩子面前应该保持一个尽可能「纯净」的状态。当一切安全,一切可控的情况下,让孩子自由的表达和发展。 或许他们有些「词不达意」,但有我们的引导,他们会学到更多的词汇与表达,这才是逐渐让孩子发展的方式。
也正如曹格在【爸爸去哪儿】里一直说的:「 其实孩子一直在教我如何去成为一个好的父母…… 」
当我们在表达时,孩子在学习倾听的能力;当我们倾听时,孩子在学习表达的能力;当我们相信时,孩子在学习感受的能力。我们都不是天生的父母,我们也在学习。我们也要和孩子一同成长!
Ps.关于我和小小茅的更多成长故事,我都会在我的专栏【儿童心理咨询师的带娃日记】去不定期发布,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
- end -
这里是聆云心理
我们希望心理学是贴近生活的,所以希望能用最易懂的语言来表达!
欢迎关注我们,更欢迎随时提问哦!
同时,你也可以通过「聆云心理「APP,得到专业的线上心理咨询服务。
聆云心理,你的心理健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