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从事小学一线教育11年,深入学习家庭教育6年
(6000字长文,涉及到可以代替「逼着孩子学习」的N种方案。ps:收藏是赞同的四倍多,大家觉得有用的话还请点赞支持哦,我会多多来分享这个领域的一些话题~)
身边有太多的家长朋友都或多或少地逼着孩子学习过,他们的想法很无奈也很现实:没办法啊,不逼着孩子学习,孩子 可能连基本的作业也完不成,逼着做完作业总比任由他们涣散强吧?
一、「逼着孩子学习」的无奈背后
在这样的表象背后,真实的生活可能是这样的——
工作忙到脚不沾地一周见不了孩子几次面,好不容易有一天早下班,就看到孩子试卷上满是红叉叉,偏偏孩子还又玩又闹煞是欢喜,这还了得?「先学习,学完再玩!」孩子还是很兴奋,不想去学习。眼看着快到吃饭时间快到睡觉时间了,怎么办?一顿吼叫,孩子默默学习去了。可是过不了多久,这一幕又上演了……
也有的家长朋友很耐心地陪着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反复提醒孩子,可孩子就是不听话,家长和孩子从「学习是为你自己学的」,到「写不完作业让老师批评你」展开一番辩论,舌战半小时后,孩子抵抗不了压力愤愤不平地学习去了。没一会,家长就发现,孩子哪是在学习,根本就是在走神。暴怒之下,孩子忍着泪水写完了作业……
孩子说学习好累啊,我不想学习,家长于是也说「我工作也好累啊,我也不想工作啊,但我们还得坚持啊!」母女两个互倒苦水,最后孩子依然不想学习,家长愤而怒吼,孩子索性关上门再也不理……
家长们很困扰,为什么好好说不听,非要吼一顿才有点用;家长也不理解,为什么「先学习再玩」就这么难落实; 为什么当年我们走过的路,换到现在的孩子身上,就行不通,走不顺?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还是自己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在我出去上正面管教系列课程的时候,在我开家长会的时候,每次都能听到个别家长们说:我们家的孩子就得逼着学,我们家的孩子就得吼,这和风细雨的方法,不适合我们家这熊孩子。他们还彼此分享经验, 某一次把孩子胖揍一顿,孩子立刻老实了,比千言万语都管用。
究竟哪里出问题了?
我不死心,闲暇时一个一个陪孩子聊,还真就发现了一些家长没有发现的小问题。
我一开始都是天南海北跟他们扯,慢慢扯到学习和作业上:
「你觉得学习上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最不喜欢的是什么呢?」「孩子,在你心里,这些作业(学习)是你应该做的,还是你不应该做的呢?」
「应该做的。」
「那为什么却告诉爸爸妈妈你不做呢?当时你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呢?」
我真的很惊讶,聊到这里的时候,孩子们给了我很多让我意想不到的回答,并且看得出他们的自我觉察能力也很强。
那个经常见不到父母的孩子说:我只是想跟爸爸妈妈一起玩一会;那个在家长反复提醒下依然不肯学习的孩子说:我想让爸爸妈妈像对妹妹说话那么温柔地提醒我写作业;
那个说学习很累的孩子说:我觉得写作业好累,有些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做,要想很久也想不出来;
有个经常被父母揍的孩子还说:我有点懒的时候,妈妈要揍我我就想我得快写作业,不能挨揍;
还有的孩子说:我不会主动做作业,我只能依靠爸爸提醒。我是个缺乏自律能力的孩子;
……
也许有的父母觉得这是借口。可借口也是因为孩子有抵触之心, 抵触之心从何而来?
经常见不到父母想和父母玩的孩子:缺乏特别的亲子时光,渴望父母的陪伴;
希望父母温柔提醒的孩子:渴望与妹妹同样得到父母的温柔呵护;
觉得学习很累的孩子:缺乏一定的学习思路和方法的引导;
依赖于父母揍或父母提醒的孩子:自律性不强,需要他律的方式来强化习惯养成。
当我们把「逼孩子学习」这个问题,转变为「如何发现孩子的学习困难并对症下药」,看起来就容易多了。
我汇总了一下孩子们给我的这些反馈,也根据他们的调整进行了后续的跟进,发现一个事实: 孩子说「我不想学习」,其实他的本意不见得就是「主观不想学习」,不想学习不是他经过思考后的一个结论,而是他迫于某个困扰的无奈之举。孩子的言外之意很可能是「我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干扰或者困难让我不能安心学习」。 当孩子在父母老师或自己的帮助下解决这些问题,重新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往往就会改善很多。
二、想要「强扭的瓜」,要一直扭着才能保证效果。
当我了解这些孩子们不想学习背后的想法,我就知道为什么有些方法不管用了。
也许一开始,家长吼一句打两下,孩子也能听。毕竟孩子小,意志力就不如咱们大人,当我们非常非常坚持的时候,孩子也是会屈服的。 偶尔逼一次也没什么,长久逼着学习并不可取。
因为如果孩子不想学习背后 实实在在有困难没有解决 ,即使暂时能够被逼着学习,他的学习后劲也不足,学习困难依然严重阻碍孩子,所以他们很难坚持长久。
于是,家长们会发现,长期逼着孩子学习,今天吼了,明天可能还得接着吼,今天打了,也许三天两头都要打。 在不解决孩子学习困难的情况下,逼着孩子学习,有点像强扭的瓜,我们得一直用力扭着不松手才会有效果。
都说家长朋友辅导孩子很崩溃,这样辅导,换了谁能不崩溃?
三、「孩子不想学习」的原因分析
与其逼着孩子学习,家长和孩子都痛苦,不如我们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来梳理一下孩子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困扰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学习环境、家长因素、孩子自身这三个层面来说。这里还有个友情提示,大家会发现后面我讲到的这些原因,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并不足以成为他不想学习的因素,但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就严重阻碍了学习。这就是孩子的个体差异。我们只有了解哪些因素对咱们自家孩子有重要影响,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就可以了。
1、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嘈杂混乱,有干扰。这种情况下,孩子安不下心,并且中低学段的孩子很难意识到这是环境带来的浮躁心情;
周围环境中学习氛围淡薄,让孩子很难意识到自己身处一个学习的环境中,他就想不起来要去读书学习;
外界诱惑多,抖音小视频还有各种游戏吸引,导致孩子没有心思学习;
外界的负面情绪,比如读书无用论啊,网上说某个土豪家很有钱孩子都不用上学啊等等,这会给价值观形成期的孩子带来一些困扰,质疑自己学习是否有用。对于这种问题我们同样不能回避。
2、家长因素:
家长的一些做法也容易给孩子带来一些干扰。
比如家长的批评否定。家长难道对孩子一句重话都不说吗?当然不是。就事论事,奖罚分明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一开口就是指责,话里话外90%的语言是质疑和否定,而不是肯定和鼓励,早晚会出问题。大家可以多留心自己说出的话,就很容易发现有没有这种情况。
比如包办溺爱。如果家庭中对孩子比较溺爱,孩子学习累了家长就赶紧说:「孩子呀你受苦了,学习真的很辛苦,爸爸妈妈好心疼啊!咱快不学了休息休息。」这种价值引导让孩子更加确信,学习很痛苦,孩子在毅力和能力都不强的时候觉得痛苦,就很难坚持。
再比如过度赞扬,会让孩子需要的赞扬和奖励越来越多,当我们提供不了了,骑虎难下,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就慢慢降低了,而且过度赞扬很容易让孩子把握不好自己的真实水平,无法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还有忽视孩子。家长过于忙碌,无暇顾及孩子,这会导致孩子花很大的力气引起你的关注,博取你的疼爱,而顾不上安心学习。小学阶段的孩子也是需要亲密的情感沟通的,虽然不想小孩子那样每天都要保持,至少一周最好有那么几次特别的亲子时光。
3、孩子自身的原因:
这个问题千差万别,轻重不一,根据我了解的比较典型的情况,做一个整理——
听课把握不准要点,学习困难多;自信心不足,畏难情绪严重;
缺乏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
学习基础薄弱,进步不够明显;
负面情绪累积,无法安心学习;
缺乏学习动机,态度不端正;
甚至还有的孩子缺乏梳理能力:感觉无聊,缺乏兴趣,连自己都说不清楚原因,就是不想学。这种情况下父母如果想要解决问题,就要多观察多留心孩子的日常行为,低学段的孩子多增加学习的趣味,高学段的孩子多增加知识的拓展,激发孩子的成就感。
四、家长的调整策略(参考版)
针对这些问题,父母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呢?
1、环境因素:
学习时有专门的地方,比如书房,或者是书架旁边,最好环境幽雅,不要有太多好玩的,或者是吃吃喝喝的东西,这样能帮助孩子静下心;
还可以布置与学习相关的装饰物和设施,比如一些书籍、书签、阅读类的海报等等;
另外,提前给孩子排除干扰因素,比如居家期间检查网络,不要下载一些游戏娱乐等与学习无关的App,防止有其他人员打扰等等。
对于外界有争议的话题,一定要给孩子做出客观解答,尤其是对于高学段孩子面对金钱和家境问题、读书是否有用的问题、努力和天分的关系等等,家长不用多么高水平,开放性地和孩子聊一聊,帮助他们形成一个相对客观的认知。
2、家长因素:
家长要尽量关注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抱怨指责。不要做孩子的差评师。这个有些难尤其是咱们家长生活压力大的时候,很容易把孩子的学习问题转变为自己的情绪问题。我自己的个人体验,当自己疲惫劳累时,先不要着急帮孩子解决问题;调整好自己以后,再来帮助孩子会事半功倍。
多放手,鼓励孩子行动,欣赏孩子做出的努力,尤其是要实实在在地鼓励孩子主动做出的好的选择和行为。比如孩子说累,我们就不要跟着孩子说就是很累啊,可苦了,这样的渲染会让孩子的压力更大。
我们可以分享自己小时候觉得学习累的感觉,然后说说我们是怎么解决的,怎么找到学习乐趣的,这样一来,孩子既会感觉到你的理解,又知道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我们的夸赞要实实在在,认可孩子的进步,认可孩子做出的努力,即使这份努力没有结果,也欣赏孩子在学习路上的日积月累。注意是认可和欣赏,而不是浓墨重彩地夸赞。这个区别很大。当孩子被夸到洋洋自得找不着北,是很难在静下心来学习的。
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影响也不同。有的孩子完全没影响,但有的孩子就会身心不宁。而忙碌这个问题也不是父母个人问题,涉及到你们整个家庭的规划、父母职业的特点以及父母的性格等多种因素。我建议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家长,请你把仅有的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愉快的亲子时光,进行情感的沟通和爱的表达;一部分用来帮助孩子提高解决学习困难的能力和思路。这样一来,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并且能掌握自己调整解决学习困难的能力,尤其不要把仅有的亲子时间变成指责埋怨和否定。
比如我平时比较忙的时候,无暇顾及6岁的哥哥和3.5岁的妹妹生活,他们就慢慢养成了规划自己生活的习惯,并在爷爷奶奶的帮助下主动落实——
一开始如果孩子能力不够,可以先规划2-3项,时间也设置短一点;慢慢的孩子掌握了思路,就可以设置得更多一点。
为什么孩子不想学习这个问题,我们要拆分这么细致?可能有的家长还会问:养个孩子真的要这么麻烦吗?并不是。
拆分细致,揪出根本原因,是我们在示范给孩子如何解决学习困难。 上周我跟一个三年级的同学聊天,她就非常准确地把不想学习的原因找出来了,并且在我的启发下,她还提出了几个解决方案。以为自己没有自律能力的她,主动告诉父母不要提醒她,她自己设置好时间,这段时间的实践也让她和父母少了很多的冲突。所以孩子对这些问题是有能力解决的,需要咱们家长有思路有步骤地,启发孩子去找出问题,落实到位。
3、孩子自身学习困难
知识点听不准确的话,直接听直播回放,注意辨别出讲课的重点并记录;
如果是前后逻辑没听懂,那就要分步骤记录讲解的要点。分步骤记录的好处是能够帮助孩子清晰地看出老师是从1如何讲到了2,又如何得出了3的结果。能听出顺序,就能更好地梳理出因果关系和逻辑推理;
父母用问题启发孩子从课程中寻找答案,代替老师讲解。有时候家长在辅导中,直接告诉答案是最简单的,难的反倒是如何鼓励孩子回顾所学内容,并从中找出思路。这需要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他不明白的原因。还可以和自己的小伙伴交流学习内容,从初学者的角度互相启发,强化理解。
给孩子设立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小目标,鼓励孩子试一试。让孩子试完之后,看到了自己的成果,他的信心就慢慢建立起来了,我们把这个叫做「小步前进」。
另外,父母可以多看到孩子的努力,哪怕没有结果的努力,也要去认可。我们可以把这当作质变之前的量变积累啊!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来说,有行动就有突破!
这时候父母可以给出一些参考方法。
比如一篇课文记不住,可以先讲述课文的结构和要点,在分析每个自然段内的关键词,一步一步拆分,孩子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
再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背诵古诗词,可以改为每天听朗诵磨耳朵的方式,听着听着就能自然输出了;
再比如有的孩子对钟表知识总是混淆不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指认,先看大人的判断,再制作手工钟表自己操作观察,学习难度就会降低很多;
再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演讲朗诵,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代入真实情境来练习……
这一类的孩子可能是之前学习效率低或者是有段时间没有跟上,导致基础不够牢固,在后来的学习中就有跟不上节奏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可以放低目标,当然别放低要求。别人一天背诵一首诗,咱们就一天听十分钟的音频,只听一首诗,多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鼓励孩子;
还有的到了中年级,发现低年级的字词还有很多漏洞,这时候要适当加大阅读量,并制定一个规划把前面缺失的内容再补上。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接纳情绪,不管大人再有道理,孩子的情绪不平复下来,任何道理都听不进去。所以大家干脆啊,别费口舌,先让孩子冷静下来;再和孩子谈道理。解决完问题后别忘了,要和孩子聊一聊下次情绪失控时怎么能用一个好的方法疏导情绪。
通过浪漫的梦想和可落地的小目标鼓励孩子。 浪漫的梦想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盏灯 ,比如孩子喜欢海洋,那么你要多阅读,了解海洋的资料,还要学习写作,未来把你的研究分享给全世界的人;你还得学点数学啊,毕竟海底的测量也需要你拥有这个技能呢,再学点英语吧,国外的海洋生态和咱们国内啊,也有些不同呢!
而可落地的小目标就是孩子脚下的一条路。 比如鼓励孩子找一个写作业的时间,专门练习遇到难题也不发脾气,这也是一种进步嘛!再比如鼓励孩子享受知识的乐趣,而不去硬性衡量他的分数等等。
这类情形下,我们可以参考【正面管教】中的四个错误目的。
有可能是寻求关注,在家长面前寻求权利自由,或者学不好自暴自弃,甚至有的亲子关系恶劣的孩子会报复家长,故意不配合。这些我们可以细心观察一下,再结合生活经验给孩子一些帮助。
五、小结
「该不该逼孩子学习」这个困扰,说到底是家长教育理念和策略与教育目标之间没有达到同步默契所带来的矛盾。
当家长的引导,遇到学校教育所规划的目标,当家长的引导遇到现实压力,遇到来自外界的优劣评比,难免会失了分寸,想要简单粗暴「逼」出一个结果。
这种困扰和焦虑更要求咱们家长保持头脑的清醒:
- —了解孩子学习成长的一般过程和规律;
- 和孩子找到学习中遇到的症结;
- 用「解决问题」的思维和孩子沟通,各个击破;
- 在孩子提高后适时退出,让孩子继续独立完成。这是对孩子的信任,更是对他们的成全。
做父母的从来都不容易。我们无法保证孩子永远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引导,让孩子对学习有敬畏心有好奇心有毅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这条路上越走越顺利,终有一天享受到学习带给自己的喜悦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