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该不该逼着孩子学习?

2020-04-27亲子

昨天陪小皮挖沙,和皮姐夫在一旁闲聊,说到我们小时候,有一个漫长的懵懂期,就是你就在金色童年里瞎玩吧:石子泥巴树枝沙包,成群结队的小伙伴儿……

快乐是那么的简单。

这个时间起码能到10岁。我们感叹现在的孩子大多没有这么长的自由学习时间了(游戏也是学习),入小学后,怕是 现实压力 更大了。我们小时候不是所有人都参与求学竞争,有些很聪明、很能吃苦的孩子,因为家庭和环境的原因,不入学堂或早早失学。现在不一样了,人们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更多的不同家境的孩子进入学校,但他们每一个都是不同的,也必将接触到不同的教育环境,走向各自不同的未来。这时候个体家庭真的要立足现实,想一想自己的 教育导向 是什么,也就是人们以前说的 孩子们将来的「出路」

有些出路在短时期趋之若鹜,长时间将被时代淘汰:在80年代、90年代初期,不少孩子十几岁时顶父母的班;一些父母倾尽所有为孩子购得商品粮户口,安排进工厂;也开始有家长给老师送礼,安排进重点班,拿着戒尺逼学习……父亲讲过一个80年代万元户的故事,这位前辈认为自己已存够几代人所需要的巨款;然而仅仅到了90年代末期,他的后代已不再具备竞争优势和再创造的能力。

当然,也有顺势踩对节点的,一次踩对是幸运,总能踩对常有独到的思想。

若我们生活观察中的那些小时候「被逼学习」的孩子,最终干什么去了呢? 他们的内心丰足快乐吗 ?有多少在独立生活后,还保持自主学习呢?他们中的多少会依样逼自己的孩子学习?

为什么呢?

光靠逼效果怎么样?有用吗?为什么呢?

想这些不是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不是要准确地预测到未来趋势,而是给家长一个长线的立意:培养孩子,志在长远,不仅关注点,还要看整体的面。

然后收回眼光,着力于在生活中发现孩子的长处,让孩子打造那么几个结结实实的点,他们可能懂得自我优势,借此自我发挥,将这些点构成独特的面:以点带面,找到自己的出路,适应要去的未来。

我和皮姐夫聊到熟悉的小童们,几个月来不用哭唧着去上幼儿园、能和家人天天在一起大多开心极了,好几个都长结实长胖了(也有特别热衷于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这里不是绝对);甲流等季节性疾病也因为居家隔离而阻断了学校传播途径。

皮姐夫的观点是人的社会化需要这样一个必经过程,面临压力并消化,从心理到免疫力都从中得到成长。我说听起来是对的,但得看年龄段,若发生在婴幼儿期多少带有点 「被迫成长」 的味道,现代生活方式,对婴幼儿来说有点反人性、反自然的:三四个月的婴儿因为母亲产假结束被迫母子分离,刚刚站稳的孩子因为父母要工作被嚎哭着送进陌生托儿所,或突然转由祖辈或保姆长期照顾甚至几乎不再能接触到父母……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幼儿产生不同形式的焦虑:夜晚坐起惊哭、无休止地啃咬手指皮;因为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格外吹毛求疵在生活中找父母的茬儿(最后又被失去耐心的父母修理一顿);没有安全感或内心疏离,或向内压制或向外发泄……

说到这里,皮姐夫若有所思, 同意动物反而更为自然地完成幼崽逐渐成熟、脱离母体的过程——当成熟到分离有条件发生时,有一股几乎不可遏制的天然力量助其独立,之前就自然而然地跟紧父母;它们不必像高度智能化的人类一样,早早开始学习抽象符号。 皮姐夫进而提到幼儿园在理念上还是要不断优化,尤其要逐渐更专业地接纳和安抚孩子的情绪,不急于束缚天性、灌输知识(以方便管理和出成绩),使得这个从家庭到社会的过渡过程更友善一些。我说对啊,被集体到年龄就送入幼儿园的孩子们,假如在新环境中被要求排排坐不乱动,排练出符合老师要求的节目,快速而准确地掌握特定的知识…… 这都不是符合孩子天性的,对孩子的压制是很明显的。

我知道我们中的很多父母都有自己的生活观察和对成长的反思,又在孩子的教育选择中,尽量做出好的选择。

我们所能获得的是「有限的选择」,而非「完美的选择」 。个体依赖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与秩序,得益于商业发展、生产活动带来的便利和支持,同时,也不得不接受其对「天然生物人」的盘剥,弗洛姆称之为「资本对人产生的异化」。

但你我也没办法。人要适应环境的需要,孩子们也是。

成为父母,我们知道不能对孩子进行教育剥夺和社会剥夺,纵使有采篱东南下的悠然畅想,但真敢、并有能力像郑渊洁开设家庭小课堂的父母是极少数——而且是远比送入学校更hard的模式。而最终的最终,学校不是终点站,只是进入社会开始另一段人生的起点。

不同水平的家庭教育,在看似雷同的求学大模式上,仍会带给孩子或好或坏,强而直接的影响力。 当然,没有家庭教育是完美的,也没有必要追求不切实际的完美。但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有可能因孩子自身的情况而量身定制。

对着孩子暴跳如雷、大吼大叫,或严厉地逼着他们学习,也是一种量身定制的家庭教育,只是若长期如此,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并不真想要恐吓、威胁、紧逼孩子,他们只是苦无办法

是的,孩子会触发父母的limitation。

那些童年所受过的伤害,不自觉地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重现—— 因为成长中没有受到好的养育,所以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更好相处;因为不能更好理解和应对养育挑战,所以懊恼孩子不能表现成自己期待中的样子;因为想要孩子不再重蹈覆辙,所以来逼孩子 ……这几乎成为一种「代际间的创伤复制」。

成为父母,是无可推脱的责任。我们理智上知道要 停止抱怨,积极学习养育和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 。我们当然关注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养育。我们会去思考:「学习」到底是获得知识与信息的一种方法和途径,还是一种形式?

但当孩子进入课堂后,实际操作起来很难。

于是许多像题主一样的父母,就进入到这样的「钻牛角尖般的迷思」—— 在特定的大环境下,在没有更好的教育方法下,明明知道学习是对孩子短线和长线都是更有益的,那么,该不该逼着孩子学习

这其实是很真诚的问题。就好像是我们知道,不要喝高糖的奶茶,去做100个波比跳,更能接近健康和体型管理——可是我们是边喝着奶茶、边窝在沙发上时闪过的这个念头。奶茶还是要喝完的,喝完后再小眯一会儿。

在这个问题上,家长迫切需要的似乎不是大道理,而是真正切实可行「一招鲜」的解决方法。

然而我们看了这么久,都没有「一下子搞定」的速成方法,因为 教育是系统的、连续的、整体的 。我还提倡不要too harsh to yourself/to the child:奶茶想喝偶尔就喝两杯。但是我们都得知道,奶茶提供不到全面丰富的营养,成年累月只喝奶茶,是不行的——这个意识得有,有了意识才有适度自律的可能性。

教育涉及到父母、社会对我们的教育,涉及到我们做父母的对自己的再教育,教育要看到我们面前独一无二的那个儿童……

最后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落实到:

1、你是什么样的父母,平时如何与孩子相处;你和孩子怎么认识学习这件事的

2、你的孩子多大,处于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有哪些具体的学习任务

3、孩子有什么样的学习习惯,遇到了哪些具体的学习困难点,他的畏难情绪/不自觉/不愉快/不愿意具体来自哪里

4、孩子在过去取得了哪些进步,他擅长什么,在擅长的领域有没有体会过成就感——任何事都是需要学习的, 学习是一种可转化的能力 ——一个孩子快速学会了拍球,那么他可以借助拍好球的经验,琢磨怎么跳好绳,比如多试几次,多加练习,观察他人,心态沉稳等……他克服惰性坚持跳了10分钟绳,就可能把这10分钟的坚持用来做另一件稍有点难度的事,哪怕先做到形式上的自我约束…… 他比昨天的自己进步,就可能因为这尝到的甜头,激励自己在后天继续向前一点点

自控力,面对挫折的勇气,取得进步的愉悦感是可以移植到其他学习领域的,虽然他们很小,比如三四岁,在搭不成一个乐高塔的时候,这些与学习力相关的心理因素都是存在的。这里我们谈的是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自尊」的问题,让他们发现自己内在的力量,激发并鼓励自己投身于有意义的事。

而家长也要懂得这些,才使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成为可能。如果说「该」你就拿起了大棒「写,今天给老子写满500字」;说「不该」你就厉声叫嚷「老子就当没生你,你去给我死吧」…… 捧着脚趾头我们都知道有哪里不太对劲儿。

但孩子的学习,除了自发的内驱力(或者说主观能动性),有时候确实是需要一点点来自家长或学校的 「轻推」 的,也就是孩子是需要一点引导和规范的,他们在就要放弃、或是遇到困难时,恰当的指导或鼓励可能就又助他们一程。

学习不是简单的「逼和不逼」的问题,要更深地理解这些,需要你大量的观察、阅读和反思,育儿先育己,否则我们不过是为难着自己,也为难着孩子。

假如说孩子只能靠我们逼,除了孩子和大人都不断升级的挫败感,我们还会收获些什么呢?

@知乎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