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学区房的政策变化,还是校外培训机构的整顿,都是国家在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让教育资源更公平。 我自己对教育资源不平衡的感受有三个,一是大城市和偏远地区的不平衡,二是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不平衡,三是由于家长经济实力差别,投入的课外辅导资源的不平衡。前两点有区位问题有经济原因,是需要国家长期的投入改变。第三点,也就是这次国家重拳出击的课外补习班,是可以短期内实现区域内教育平衡的重要方法。
我来自东北三线县城,普通家庭,除了学校的假期补课,没上过补习班,最后高考考进了985/211,感觉是自己祖坟冒了青烟。我当时是以全县文科第一的成绩进入大学,心里还是有点小小骄傲的。然而开学以后,班里同学一介绍自己,我才发现,我是唯一一个从不知名高中考进来的学生。而其他人的毕业高中是:黄冈高中、深圳外国语中学、执信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哈尔滨第三中学之类的名校。而我引以为傲的各门的分数,无论怎么看,都非常不值得一提。
我和同学们的第一个认知差距是,我以前从来不知道读初中和高中还要填报志愿。我们本地有两个中学,农业系统的人读农场中学,林业系统的人读林区中学,初中直升高中,除了高考以外,没有升学压力和升学率这种说法。只有大城市,比如哈尔滨、牡丹江的亲戚们才会考虑孩子需要考哪所高中的事儿,但是即使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想读书也是有大把学位的。黑龙江的独生子女政策贯彻的格外到位,家家户户基本都是一个孩子,所以大家对孩子的 学习容错率 也特别高:
小学学习不好?没关系,初中才能看得出来后劲呢。初中学习不好?没关系,我认识好多孩子都是高中才开始发力,人家也考上好大学啦!
高中学习不好?没关系,爸妈掏钱给你读三本……
和很多地区不一样,东北很多初中毕业选择去上中专的同学,不是家庭不重视孩子,而是因为家里有门路,三年毕业回来就能安排工作的那种。凡是上到高中的,家里人的预期都是三本保底。东北的升学率一直领跑全国,2019年黑龙江省初中升学率更是全国第一,高达 70.49% ,我觉得和 竞争压力小、学生少、学位多有直接原因 。
我第二个认知是,我们班的英语成绩,绝对是按照内地-沿海的籍贯分布,越靠近沿海的同学英语水平越高。江浙沪和广州、深圳的同学,口语和英语分级考试的分数都是吊打我们这些偏远内地同学的。广州和深圳的同学都说,他们学校里定期有外教上口语课,平时家长也会送他们去各种英语培训机构。那会网络带宽是10m左右,离汉化组兴起还有至少十年之遥,没有人会想到以后还能「看美剧学英语」。我们从初中到高中的英语学习基本就是老师上课、听磁带,想见到母语是英语的老外比登天还难(因为是黑龙江边境所以偶尔有俄罗斯人哈哈哈哈哈哈),更别提对话了。有一次我们县来了一个讲英语的外国人,英语老师如获至宝的邀请他来学校专门做了一次讲座,学校的领导层和全体高中同学都参加了,允许发言提问的学生都是年级前十名这种,可见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第三个有意思的反馈来自我室友,广州人,独生女,高中毕业于执信中学。她听说我从小到大从没有参加过任何补习班,非常惊讶,认为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有一次英语考试她考的不是很理想,她对自己非常失望,当时她的原话是:没想到我从小到大花了十几万补习英语,最后居然和你一起分到了一个级别。
我之所以没有参加过补习班的原因在于,在我们县里,教学水平最高的就是学校的老师了。老师对我们的教诲就是:上课好好听课,比回家自己熬夜看书强。偶尔有返乡大学生想办个学科类的辅导班以此谋生,老师们就会不屑一顾的揭此人老底:「某某以前上学的时候英语70分数学65分,水平还不如我现在教的学生呢,补习不是误人子弟吗?」地方太小,大家都知根知底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在我们本地,公认有出息、成绩好的孩子都是留在大城市的,回来说明此人在外面混的不好,混的不好自然是因为学习成绩差——多么朴素的价值观。我们本地对老师的教学水平,也不是唯学历论,而是参考过往教学成绩、带班年限等综合做出评分。这不是因为思想超前,评价系统和国际接轨,主要是因为本地没有高学历教师团队。我上高中的时候,包括我妈在内的一群资深高级教师,80%都是函授本科学历,偶尔有个正经本科学历毕业的老师,就是全教员组的宝贝,明日之星了。我记得当时我妈知道了我们班级的科任老师阵容以后激动的和我说,以后要认真听某某老师的课。某某老师的授课其实水平非常一般,所以我好奇的问她为什么。我妈解释说,某某老师是真正的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的,虽然课讲得一般,但是真才实学还是有的。我现在想想,其实这就是一个函授本科对正经本科的仰望啊!
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小孩,我的学习生涯泾渭分明的分为两部分。小学和初中的时候,主要靠天分,晚上8点前准时睡觉,没觉得学习是个辛苦的事儿。高中开始发现,天分用完了,数理化完全学不懂,于是转去学文科。前两年的成绩也并不理想,只有高三最后一次大考才考出了各科入学以来的最好成绩,成了那一届的黑马。 如果我们本地也实行的是严格的层层分流模式,我估计我可能没机会参加高考了。
我老公和我情况类似,普通家庭,高考复读一年念了哈工大,硕士毕业。和我谈恋爱的时候最气愤的一点就是我总把哈工大说成哈工程,现在已经是个平心静气的秃头养家中年人。身边的朋友有送孩子去双语幼儿园的,有送孩子上私立小学的,也有给孩子去学某思抢名师辅导班资源的,还有的妈妈豪掷几十万给孩子做升学辅导,有如愿以偿的,也有被去年广州小升初抽签政策狠狠闪了一把的。
看多了就觉得,这种基于家庭成功经验以及财力投入的教育方式,客观确实存在,各有优缺点,很难说服彼此。舆论和大环境的推波助澜确实起到了让家长更焦虑、更盲目追加投入的作用。 对家长来说,最痛苦的不是孩子没有读到心仪的学校,而是选择了一条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道路。 教育其实是可以丰俭由人的,但是你必须先接受这一点,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在哪里,才能做到平心静气的接受这一切。
我们两个从小到大看过很多亲戚朋友举家鸡娃娃不行的案例,也根据自身的学习经历,认识比较统一,都觉得学习大概率还是要看孩子自己的天分。所以,如今我娃4岁,在广州读普惠性幼儿园,每个月学费2000块左右。除了尽我们所能给她选了一个还不错的学区房以外,对未来的小学生涯暂时还没啥规划。以后上学的话,按部就班的跟着学校走就行了,但是体育活动可以多一点,成绩是一时的,身体素质是一辈子的。所以我们报了舞蹈兴趣班,坚持了一年多。暑假幼儿园放假,我给她找了一个每天能保证户外活动2小时左右的日托班,每周日托班还有2次户外体能课,玩的很开心。
反而是老家我老公的妹妹,给自家孩子报了珠心算和奥数班,有时候发一些4岁的小姑娘念乘法口诀的视频啥的,学的还蛮投入的。我老公认为这是瞎搞,但是想想,我们那里适合4岁小孩的兴趣班也不多,除了这个还能学啥呢?就当是练记忆力了呗。
我是85后,我们这代人最典型的问题,就是从小的人生目标就是考好大学,找好工作。直到自己走上社会多年,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种活法,人生不止考试一件事情值得投入十几年的时间。提升学习成绩,考上好大学,曾经是改变命运的不二法宝,但不应该继续成为这一代的孩子的人生课题。
如今的孩子,无论是眼界还是见识,以及学校的功课难度,都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父母在这个年纪时候的水平。所以,人类总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这是历史的必然,毋庸置疑。我觉得与其让孩子们在「你8秒做出这道题」和「我6秒就可以」的层面上内卷,不如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拥有人生更多的探索机会。迎接他们的未来,以及他们创造的未来,应该是百花齐放,万家争鸣的。
所以,我觉得没有了校外补习班,最大的意义不是狙击了那些资质平平,靠家长请名师逆天改命念好学校的学生,而是让孩子们把时间和精力,真正用来放在寻找那些能够实现自己未来人生理想,愿意全身心投入的事情上面——从长远来看,这比考试成绩更重要。过往的无数例子都证明,当你从事你热爱的事情,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无限努力的时候,你收到的回报也要远远高于普通人——这就是题目所说的,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够拥有的上升空间了吧?所以,先从教育公平入手,政策上严格控制校外补习机构。当社会的评价体系先后走过了唯学历论、唯成绩论之后,校外补习班就真的再没有容身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