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中有两个细节值得关注:
孩子历史考28分,回家跟父母说「我怎么知道」,
爸爸接到老师电话,不会说话,跟其吵了起来。
把这两个细节结合来看, 孩子多像是爸爸的影子啊。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替代学习认为,儿童与孩子自己不需要实践,仅仅观察别人(生活中的榜样)的做法,就能学会或者改正某一行为。
换句话说, 孩子会不自觉观察、模仿、习得成人的做法与行为。
孩子的态度不好、不会表达,很可能是孩子习得了父亲的表达方式。
模仿与学习的力量有多大?
下面我们来看看儿童观察模仿学习的力量。
班杜拉在1961年的波波玩偶实验中,就证实了观察榜样的行为,会强化儿童与学生的行为。
他在游戏室内放置大量玩偶,然后从幼儿园找来36个男孩与36个女孩,将其分为3组:
对照组:不做任何观察观察攻击行为组:观察游戏室内成年人攻击玩偶,还有语言攻击例如「踢死他」。
观察非攻击行为组:观察游戏室内成年人未攻击玩偶(只是摆动、玩弄)
等观察完毕后,将每个学生带入一个实验室,这间房子有玩偶和很多攻击性玩具,包括锤子标枪。
接着,让这些学生在实验室玩20分钟。
结果发现,观察到成人击性行为的儿童,即使没有成人在场,也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而观察非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攻击性则更弱。
你看,仅仅是一段短时间观察榜样的行为,就会影响儿童的行动 :观察攻击性的儿童容易有更多攻击行为,而观察非攻击性的儿童则攻击性行为更少。
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呢。假如提问中的细节描述,不是 「偶然性」行为。
父亲不太会说话,经常和周围人冲突、甚至吵架,那孩子长时间观察父亲的行为,是不是也会习得了说话时不在意其他人感受的行为。
所以才有了开头,历史考了28分,回家直接跟父母说 「我怎么知道」。
如何改变孩子的态度、提高孩子的成绩?
回到问题上,究竟该怎样管教?孩子成绩我们家长真的不知道怎么提高啊。
答案也一样: 率先示范,做孩子的榜样。
我见过很多家长,孩子考差了,父母看着卷子上烂透了的分数,脸涨得通红,然后破口大骂。
等孩子拿着课本回到卧室写作时,父母跑到客厅摊在沙发上刷手机、甚至有的家长跑出去打麻将。
孩子日常看惯了父母 「娱乐」和 「不学习」,将父母作为了 「榜样」,我想他写作业的时候,也忍不住刷手机、或者干其它的事情。
既然想知道怎样管教、提高孩子的成绩,不如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你在旁边和他一起,看看 「正面管教「的书籍、网课。
你既学会了如何管教孩子,孩子也很可能感受到榜样的作用,模仿你热爱学习。
孩子,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影子。
好的教育不是讲道理:「孩子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
好的教育是把自己活成孩子的榜样,让孩子有值得模仿的对象,耳濡目染成为美好的样子。
关注 @壹心理 ,我们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人性的爱与温度,陪伴你的心灵成长
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