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例子非常适合这个问题。
我的奶奶,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了,去世时已经算长寿了,她是旧社会长大的,没有名字,也不识字,很小的时候缠过脚,以至于成年后走路不怎么稳。
总之呢,就是那个年代的典型女性了,会做饭做家务,手工很好,自己能做衣服鞋子。但是别的工作,什么也做不了,连自己担一桶水都不行。农村的园子里可以种菜吃,然而她都种不了多少。
我的妈妈,则是毛时代长大的女性,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例子,和爸爸一样做农活,出外打工赚钱养家,还生养儿女,里里外外的。
自从我妈妈进门后,过了几个月没菜吃的日子,她就开始想办法解决菜的问题。挖土,铺垫,弄地窖,然后整理园子,买种子和工具,种各种各样的时令蔬菜,解决全家基本上吃饭吃不上菜的窘境。
对比比较大,那么,我奶奶肯定应该非常认可我妈妈的了,毕竟有了她之后,老太太终于能吃到一口菜了呀——那个年代的女性,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只能随丈夫有个称呼,如果家里菜不够,可想而知她能敢吃吗?她前半生几乎就没有吃过什么菜。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老太太挺反感我妈妈的。因为她觉得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