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动物,在竞争环境下,人不是和自己比,而是和对手比。
50、60后的竞争环境、70、80、90后的竞争环境与00、01后的这三档人的竞争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上也是阶级斗争形势发生了变化。
50、60后生活背景:田园牧歌、悠然自得
在社会主义时代,那个时代阶级上升通道是相对平滑的。或者说,社会总体处于均等态势,本身就没有高度的阶级对抗性。农民和工人、普通人和干部之间虽在物质生活上有一定差别,但绝非后来的天壤之别。所以那时候只有「公仆」没有「公务员」,更没有「公务员热」。
社会上招工、招干,文凭并不是第一要求,甚至不是敲门砖。农民带头人可以直接跃升为副总理,工人干活干的出色,可以提拔成干部,甚至进入政界,如北京市长张bf。
所以当时的无论售货员还是大学生,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所以除了极少数知识份子家庭会重视教育外,几乎所有的工农兵这类普通家庭都不会刻意要求孩子读书,你让我上大学,我还未必想去呢。工农兵大学制度,工人生源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基本保障了高等教育是用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用什么。所以那个计划经济时代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就谈不上对手,所以根本不需要卷。
那个时候,读书仅仅是提高知识、普及常识的需要,上大学仅仅是职业选择。
70、80、90后生活背景:风雨欲来、平民挽歌
从70、80进入上学年纪开始,国家走向了特色。这一阶段,阶级开始出现,但又不那么明显,尚未形成固化。许多人仅仅利用身份地位就摇身一变进入先富行列。但社会主义余温尚存,许多地方工人子弟还能接班。农民则更乐于依靠在沿海打工翻身。这阶段「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许多目不识丁的混混也能通过倒买倒卖发家致富,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
70、80后的50、60后父母,自小就没有卷学习的习惯,70、80后的竞争烈度很低,补课也仅仅停留在哪科薄弱补哪科的原始状态。由于阶级分层尚不明显,这个时期富家子弟、官员子女、工人子女、农民子女甚至还会混杂在一个学校里。学校之前虽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但并未形成泾渭分明的景象,所以许多地区的孩子无论贫富初中才开始第一次接触英语。这时候孩子的对手,依然和自己差不多,好像一群黄金白银在玩,有差距,但不大。
在这个时期的末期,也就是90后进入中学的时代,阶级逐渐走向固化,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开始形成,公务员热开始形成,而公务员、招干、企业招聘又直接和学历挂钩。不上大学意味着将无法通过主流渠道上升。
所以那个时候,读书上大学开始扭曲成为一种谋生手段。
00、10后生活背景:军备竞赛、你死我活
时间到了2000年后,也就是90末、00后开始上学、10后诞生的阶段。此时草莽时代瓜分公有财产的盛宴开始走向结束,大资本开始形成,行业壁垒高筑,这意味着通过非主流方式"逆袭"的概率越来越低。阶级固化基本完成。房价开始突击式上涨,富裕阶层和贫穷阶层泾渭分明。"考公"几乎成了宇宙尽头,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兴起,更加需要高学历专业人才。
上了大学不一定能成功,但上不了大学几乎可以直接将你钉死在「底层」(请不要用丁真这种个案来反驳我,想想你的孩子成为丁真的概率。),这种压力如影随行。一旦你成为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压迫的「底层」,将活得不如有钱人的一条狗。
这个时代,高等教育彻底沦为了相对优越生活的必需品。
上去的不想掉下来,下面的要拼命往上爬。阶层间的斗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此时的对手,是各种海淀鸡娃,是各种学二代,各种大师、王者。
所以花大价钱购买最优秀的教育资源来武装自己的孩子,成为每个明智家长的必然选择。这个时代的补课,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缺啥补啥「,而是「提前学」以及所谓琴棋书画运动科技之类的「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残酷的竞赛中胜出。
甚至连上了大学都不够,因为用人方要看什么大学、要看什么专业,要看最高学历、要看第一学历……
然而悲哀的是社会、家庭、个人投入无数资源,孩子辛辛苦苦读书十几年,最终往往和社会用的完全不同,仅仅成为找工作的敲门砖而已。大学的意义已经完全不在于求知和树人,大多数情况下努力学习换来的都是无用的知识和技能。
我不知道如何能清扫这些污秽,也许还是应该要向教员请教。
我只能想起鲁迅先生曾经的呼号: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