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事们最频繁讨论的话题是:「你们家的孩子还在读书吗?」
敏敏同事的孩子在下半年刚入园,曾经因一场小感冒康复后送到幼儿园后一直状态不佳,持续咳嗽,没有发烧。经过一段治疗,发现是支原体肺炎,调整治疗方案后咳嗽得到一些缓解,但已经过去了半个学期。
原本计划送孩子去幼儿园,但了解后得知班里有二十多个孩子,大多数都因发烧而缺席,还有一些带着药前来。老师建议,如果孩子抵抗力较差,最好暂时不要送,以免交叉感染,对大人和孩子都是麻烦。
大宝升初中,此阶段功课紧张,他提到班里五六十名同学,有一半都没上课,甚至有些人连期中考试都没参加,计划休养到12月底再开始上课,但可能会接近放假。
晓晓同事说,自家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所在班级已经全部转为线上上课,全军覆没。
最近的「支原体肺炎」波澜汹涌,使得这段时间注定是个充满挑战的秋天。
儿科门诊一时间爆满,排队看病、急诊、夜诊人数居高不下,即使增加了床位,仍然「一床难求」。不仅是大医院,社区医院和私人诊所也是人满为患,到处都是等待看病的人。
前段时间,我陪大宝和妞妞去诊所,当时人流众多,一些需要输液的人甚至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输液。
我因为咳嗽反复困扰了一两个月,多次就医,吃了好几个月的药都没有好转。最近再次看病,发现就医人数明显增加了两三倍。
经历了一晚上,换了两家医院,排了近三个小时,终于等到了。医生怀疑我可能得了支原体,我解释之前在其他医院拍过胸片,排除了支原体肺炎。
医生建议:支原体不仅可能在肺部,还可能在咽喉、气管,可以进行血液检查。果然,进行了「四联」检查,结果呈阳性。
这次支原体表现得「势不可挡」,必须进行规范治疗才能康复。像我这样,反复治疗,吃药不断,花费不小,却没有根治,问题越拖越严重。
医生还介绍说,像这样长时间咳嗽,没有明显发烧症状,很可能是已经感染了,住院、挂水是常态,导致医院人满为患。
确实,进入秋天后,支原体肺炎大范围爆发,儿科门诊、病房、呼吸道内科人满为患,医生表示:工作真的很辛苦。
支原体尚未离去,新的病毒又开始传播。11月底,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王全意指出:目前监测数据显示,支原体肺炎呈下降趋势,已经降至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的第四位。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儿童感染科主任文丹宁也表示:整体趋势显示,支原体肺炎开始慢慢过渡,数量有所减少。
本以为支原体即将「退潮」,家长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然而实际上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新的病毒正在传播。
数据显示,从整体人群看,流感、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前三位传染病原体。
其中,流感发病迅速、传染性强,且目前正处于流行期,家长需要特别谨慎。
专家预测:今年的流感比往年提前,高峰期也可能提前到来。
对于免疫力较差的人群,尤其是孩子,面临多种病毒交织的风险。
例如,病毒和细菌可能混合感染,肺炎支原体和链球菌可能与细菌腺病毒混合,进而攻击虚弱的身体。
不得不说,这一代父母和孩子真的很不容易。自从去年12月疫情全面放开以来,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一代父母和孩子真的很不容易。
过去三年,口罩成为我们的守护神,网课成为孩子们的「日常」。
有些大学生三年制,压根没去过学校,没有感受过学校的氛围,甚至连同班同学的名字都叫不出来,就匆匆毕业了;
有的小学生,在应该打基础的三年里,上了三年的网课,不知道学到了什么知识。
家长曾以为熬过了第一波、第二波解封后的新冠病毒,可以安心了。
然而事实上,还有更艰巨的挑战等待着我们。
摘下口罩后的放松、阳性后的身体亏损、免疫力下降都会使新的病毒更容易侵袭我们的身体,新的病毒更容易滋生和广泛传播。
就像这次大范围爆发的支原体肺炎,许多家长和孩子都受到了影响,很多家长表示:已经不奢望孩子好好学习了,只要能正常上课就行。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
今年秋冬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指出,明年春季可能迎来一波流感疫情,强度可能略有上升。同时,还可能伴随着流感、呼吸道疾病、新冠病毒的爆发或轮番流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种循环不已,不禁让人仰头问天:这到底要什么时候结束?
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有效保护个人和孩子的健康?
实际上,每年秋冬和春秋季节都会出现一些传染病,其传染程度取决于个人抵抗力和感染人数。
在后疫情时代,这种周期性疾病更加凸显。
我们无法根除病毒,只能学会与之共存,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我们和孩子的伤害。
钟南山院士提出了简洁而有效的十六字箴言:「健康饮食、科学睡眠、口罩隔离、减少出门」。
这16个字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做好,需要父母付出一定的心血和努力,也需要一些智慧。
只有孩子吃得好、睡得健康,养护得当、免疫力强大,才能在病毒威胁下保持坚强。
你们家的孩子容易生病吗?生病后容易康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