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想要处理好亲子关系,你有什么「锦囊妙计」?

2024-01-17亲子

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有一个很巧妙的技巧。

将自己从繁琐事件中解放,将自己从辅导作业的细节事件中解放,将自己从无意义的比较中解放。

将这些被你解放的时间与空闲,真正放在孩子身上。身心愉悦地创建和参与自己和孩子的活动。

最后,你会得到你想要的。

1、处理好亲子关系的前提,是解放自己

人在心力交瘁的时候,最容易被情绪所掌控。

如果我有10件事情要做,那么我会心烦,会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为其他事情而焦虑。

如果我只有1件事情要做,那你可能会发现情况完全不一样。

我能够有足够的耐心,去处理很多琐碎的细节。

小米很小的时候,家里是请过阿姨的。

因为阿姨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我在面对家务的时候,压力相对少了很多。我最繁忙的时候,是可以将一切放手交给阿姨去做的。

所以小米任性的时候,我会非常有耐心。

因为我要马上去做,且必须做的事情,就是这一件。

其他事情都有人代劳。

前几年疫情封城的网课期间,不少父母深刻感受到亲子关系遇到了考验。

神兽真有那么大的杀伤力?

不,如果你不用头疼其他事情,他应该没有那么可怕。

所以我特别支持,作为承担养育责任主体的人,必须要首先解放自己。

你要学会逐步释放自己的时间。

不一定是要请个阿姨。但就我的经验来看,买个洗碗机、扫地机、洗拖一体机之类的,会很大程度上释放你的时间与压力。

小米7个月时,家里已经没有阿姨了。

我一个人带着他,每天需要承担巨大的工作量。

一个不到一岁的人类幼崽,他能够将家里弄得一团糟。自己满屋子爬,玩具乱丢,吃饭到处漏,一天要换三四次衣服……一切残局都需要我来收拾,偏偏他还随时都在找妈妈。

那段时间,我只有趁他睡着的时候,才能拖地、洗碗、洗衣服、收拾屋子……

我还要抽空学习,准备和他玩,陪他阅读、陪他做游戏……

累得看谁都不顺眼。

好不容易忙完了,刚想坐下歇歇,他醒了。

又是新一轮的战斗开始……

长此以往,要保持良好而平和的心态,真的很不容易。

这不是说一句「保持平常心「,又或者别人给你一些或鸡汤,或大道理就能解决的问题。

我的疲惫来自于我的身体,我的困乏来自于我的心灵。

像一根压到极致的弹簧,我总会在某一时间崩溃。而离我最近的小米,必然会受此波及。

哪怕我能忍住,但我的无奈,我的叹息,都会慢慢在他的心里种下痕迹。

我们家最贤惠的二婶,在独自带两个孙子的期间,也终于学会了每天给他们看动画片,因为动画片能让他们少捣乱,能让他们最大程度地不找奶奶,而她,也终于得以有时间去收拾一屋子的东西,让他们恢复整洁。

其实这是最大的误区。

陪伴与家务,重要性的排序,一目了然。

但90%以上的家长,都会优先选择家务。

因为家务举目可见,也因为这个家的整洁,你已经保持了几十年,它对于你来说已经是一种本能和习惯, 而放任孩子自己娱乐的后果,却要几年后才能显现 ,且你不一定能将两者牵扯到一起。

正确的做法是:

陪孩子,从陪伴到独立,这个过程需要你一步步带着他经历。

早期的陪伴越高效,后期你需要花在他身上的精力就越少,这是一种正向奔赴。

而那些困扰你的事情,与之相比不值一提。

你可以请阿姨来帮你解决,可以为家里添置洗碗机、洗地机、扫拖一体机……总之能够让你得到解放的一切东西。

事实上,我认为这些物件可能还比阿姨好用。

毕竟,每月都要支付工资的阿姨,很容易让你产生「她是否偷懒?「她的工资是否合理」「我要如何与她相处」这些种种猜测。

而那些原本冷冰冰的机器。只会让你觉得」哎,你咋这么聪明?「

我有这样的体验,是从某一日,我在小米旗舰店买了个扫地机回来。

价格好像是1699,并不高,当时买的还是第一代,只能扫地,拖地还得靠自己。

然而就这么个小东西,给了我非常美好的体验。

每天下午4点,我会推着小米外出遛弯,逛一圈回来,整个地面基本上已经干干净净。虽然不能拖地,但扫地机每日两次的打扫,对于只有我和他两个人的家庭来说,已经能够实现几天拖一次地而不显得脏。

同时,我将小米的爬爬垫四周弄上了围栏,避免他的玩具乱丢,造成机器人卡壳。

于是,我减少了一大项工作。

这种感受,在我后来将它替换成扫拖一体机后更加明显。

当扫地拖地不再是我每日两次的工作,我发现小米弄撒饭菜、颜料倒在地上之类,都是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完全不值得我为之生气。

它让我每天少了一小时左右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减少了至少1/3的负面情绪。

当我将这些节约出来的时间用到其他方面,我明显感觉到整个人的心态好了很多。

我可以在小米睡觉的时候为自己冲一杯咖啡,也可以多看一两本书——这些为我带来新的能量,并反馈在我和小米的日常生活中。

所以后续几年,我对家里不少电器都进行了升级。它们极大的解放了我的双手,让我可以挪出更多的时间关注于小米。

丰俭由人。我不是家电行业的达人,对各项数据也没有那么清楚,以上两款是我买过的。就使用感来看,贵的肯定比便宜的要好,但大多数家庭其实便宜的,大众化的也能满足需求。

都比你自己去干好多了!每天至少为你节约出40分钟—1小时!

搭个通道,大家有需要的自行点,不需要的接着往下看。

2、从辅导作业中解放自己

与从家务中解放自己不同,从作业中解放自己,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它需要一定的时间。

最重要的核心,便是把事情交还给他的负责人。

比如,把教学交给老师,把作业交给孩子。

那么剩下的孩子的事情还有什么?

日常分享,课余兴趣、感受生活,兴趣培养……

大多数,都是属于可以愉悦完成的事情。

是的,当你让所有的事件都各归各位以后,大概率你会发现和孩子的相处时光,成了你们两都非常享受的时刻,亲子关系自然就更好。

那怎样让自己从学习任务中达到70%以上的剥离?

这需要从孩子早期开始规划,为他打下一些核心基础,让他能轻松应对学业要求。

也需要你从早期开始了解当代教育现状,不容易在事到临头时乱了阵脚,一顿胡乱输入。

这时候,早期解放自己的优势能够体现。正因为你没有很大的琐事,所以你能够空出时间,抽空提前了解将来会面临的环境,并预先做好应对准备。

这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看起来似乎需要父母付出非常大的努力。但其实路线搞对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关于这个话题,最近准备好好写一写,这里先放个大纲:

年龄 具体措施
2岁 开始为孩子做启蒙规划——阅读、数感、英语,父母用相对充分的时间做好认知准备
3岁 开始实操
4岁 英语、阅读渐成习惯,双方都已找到比较舒适且轻松的模式,数感方面增加桌游、益智玩具,无痛提升孩子的数学兴趣
5—6岁 阅读方面,开始增加中文分级、现实化一些的绘本、同时学习拼音。
数学方面,加入一些学前思维类书籍、数学绘本和游戏书
英语方面,有了前期积累,开始选取绘本进行精读。
学前衔接部分,控笔训练,每日少量写一些数字、拼音和简单的汉字
每日听觉训练开始,主要是培养孩子上课听课的能力。

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最近正想写写这方面的实操。看起来似乎并不轻松,压在身上的担子很重。其实,当你做到了文中的第三点,你会发现他们其实并不难。

一步步走来,大概到了小学,你就会收获一个具有吸收力的孩子,很多困扰的问题,对亲子关系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在这个阶段,你已经可以半轻松状态交待给各类APP,而你自己更多的,则是从旁观察与审视,你会多出很多的从容与信心,也更容易成为孩子交心的对象。

以上三本书,对于孩子3岁左右到学龄前的数学思维培养有很大好处。里面提供了大量在家用简单道具就能和孩子玩起来的小游戏。

对于很多无从下手的宝妈来说,它们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数感,可以从它们开始。我曾经将它们推荐给很多机构和幼儿园的老师,并受到他们的广泛好评。

这套对于低龄孩子学英语有一定帮助,尤其是父母英语不大好,对英语启蒙有些无从下手的,可以参考。

这是一套关于孩子早期亲子共读的体验书,在我最初的亲子共读体验中,它给了我不少启示。

本文目的不是推书,这些书大多数已经再版或基本绝版,但它们确实曾经给我有过方向性的指引,在此不做过多叙述。

之后也会专门开文写一些真正觉得有用的书籍。

现在还是回到正文。

第三是将自己从非重要的事件中抽离。

这里是一个重点。

我见过非常多的妈妈,她们每天都在研究各种育儿书籍,每日定着闹钟去看各平台的教育博主直播,每天积极刷朋友圈、公众号,试图找到各种蛛丝马迹能让孩子洗心革面,又或者是实现重大突破。

我曾经也是其中一员。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用。

也不是完全没用,你会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这是它对于大多数人的作用。让你知道错在了哪里。

其实博主也好,育儿书也好,他们的大多数经验,都是可取的。

可是,那么多的经验,你取得完吗?

如果你不是打算成为一个教育博主或专家,那么其实你完全不需要去追那么多更新。

如果你对此一无所知,那么只追1—2个博主,完全复制她的经验,对你来说可能压力更小,实操性更强。

你可能做不到她那么好,但你会得到时间用于思考——她的方法,对我是否适用,我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调整?

你也可以只看1—2本育儿书,这更利于你在短期内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实践方案。

如果这1—2本让你产生了新的思考,或者你对此有不同的看法,那么你可以 再看一本。

这是个信息爆炸的社会。 但太多的信息,缺乏信息整理能力和强大逻辑的大脑,并不适合去一次性去面对。

即使是信息处理能力较强的人,在接触新领域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熟悉、接受这个领域的相关通识,之后才有可能去创新、拓展,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向前。

我看到的大多数乐于信息搜集的妈妈,

她们中的一半,花费了70%的时间用于资源、信息的搜集,然后用不到30%的时间去行动。

她们中的另一半,花费70%的时间用于各类搜集,然后致力于全部对准自家娃精准投放,娃崩溃之。

所以,效果显而易见。

很多博主的现时成功案例,在于她的操作中,都有其底层理论作为核心支撑。她的操作环环相扣,并不是你集众家所长就能够做得更好。

你要对自己有所认知。大多数人,是无法处理繁复信息,并从中进行剥茧抽丝的。

它更可能为你带来焦虑与无所适从。

就像很多妈妈经过努力的比较,买了一大堆育儿书,最后发现自己无从下手,孩子完全不按妈妈想的那样做。

很多新手妈妈会聊起某些不同的观念,不同的看法, 其实大多数时候,殊途同归。

但你要相信,任何一种相对的理论,之所以能出现在你眼前,是因为它都有成功案例,且不是一个两个。

你首先需要做的是相信他,学习他,执行起来,并坚持。

在进行中发现问题,在进行中提升自我的认知,在进行中去深化、去升级你的理念与体系。

而不是对着一大堆育儿博主、APP,墙头草一般的抓耳挠腮,选择无能。

太多的选择等于没有选择。你得相信这一点。

它能从根本上缓解你很大的焦虑。

最怕的,就是你今天想这样,明天想那样,将孩子当成一个试验品,换着法儿的折腾。

最后你的收获一定不会太好。

最后来敲一下重点:

将自己从繁琐事件中解放,将自己从辅导作业的细节事件中解放,将自己从无意义的比较中解放。

将这些被你解放的时间与空闲,真正放在孩子身上。身心愉悦地创建和参与自己和孩子的活动。

最后,你会得到你想要的。

@知乎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