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平时对体育项目一问三不知,但是每到奥运会期间,中国队的乒乓球赛却是必看项目。
特别是这次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女混合双打第一次被列为比赛项目,咱们派出了许昕和刘诗雯这对超强梦幻组合。
在前几天的决赛中, 二人以3:4 惜败于日本组合伊藤美诚和水谷隼。
赛后,刘诗雯接受记者采访时,几度留下眼泪:「对不起大家!"
虽然乒乓是咱们国家的夺冠热门项目,但是看到结果后,网友们善解人意的留言,却暖到了人们心坎里,大多数人对他们的失误都报以鼓励和安慰。
我还看到一个妈妈在微博上发了这样一段话:
小朋友第一次完整看比赛,虽然输了,也还是世界第二呢,是对平时输不起的小朋友很好的示范。
昕雯组合还是棒棒哒。热搜词条是正常的获银牌,而不是痛失金牌,真是太好了。
每一块奖牌都来之不易。我们的文化自信在加强,不用靠点线面来加持,更有包容性。小朋友,和祖国一起加油哦~
图片里是博主的女儿,孩子紧张得不敢看比赛分数,真是特别可爱。
其实,小到学校的比赛,大到奥运的赛场,丢掉分数,没有拿到金牌,是很正常的事情。
输掉比赛后的遗憾、失落、懊恼,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情绪。
而如何面对这些情绪,也是成长路上、乃至整个人生都要不断领悟的一课。
因为我们总是费尽心力教会孩子怎样去「赢」,却忘了教会他们怎样与"输"和解。
人生路上,失意之时十有八九。
正是这些挫折、困难、失败,才能让孩子们变得更强大、更坚韧、更不轻言放弃。
在这次奥运会上,有一位举重选手实现了一次惊天逆转,让全国人民为之沸腾。
他就是谌利军。
5年前,谌利军曾有一次出战奥运的机会,却在赛前热身时突然抽筋无法比赛。
眼看着实力与自己相差甚远的选手走上领奖台,谌利军只能留给里约奥运会一个落寞的背影。
这个身强力壮的男儿落下了自责的泪水,大喊三声:对不起。
他觉得自己对不起教练、对不起领导、对不起祖国。
不甘、委屈、挫败,谌利军选择自己一个人去消化。
这些年他始终憋着一口气,直到今年,终于等到了出征东京奥运会的机会。
这是他蛰伏已久的复出之战,很多人对谌利军报以厚望。
但是没想到,抓举出现了失误。
他的比分与第一名瞬间拉大,而裁判的改判,又一次给谌利军的心理雪上加霜。(抓举第一的那位选手180公斤根本没有站稳,却被改判成功。)
在重重困境之下,很多人觉得拿到名次就已经很好了,但是谌利军却没有妥协,没有认输。
他选择了孤注一掷。
最后一把,在落后11公斤的情况下,他直接加到了187公斤,挺举一次成功!
谌利军直接从第五名杀回第一名,创造挺举和总成绩两项奥运会纪录。
奇迹般地逆风翻盘,将奥运奖杯收入囊中。
相信很多人看比赛时,都和我一样激动到振臂高呼,眼眶都热了起来。
五年前的失败并没有打垮他,五年里没日没夜的训练也没有累倒他。
失败后的越挫越勇,在时间的沉淀里,终于迸发了震动世界的力量。
他和家人说过:「里约奥运会一直憋着一口气,我不仅是冲着冠军来的,我更想证明自己在这个级别的实力。」
谌利军实力演绎了什么叫「 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
在如何看待失败这件事上,谌利军的教练对他影响很大。
谌利军和教练
在咱们国家,谌利军和许多举重运动员一样,家庭条件比较艰苦。
12岁那年,他被教练蒋益龙「挖宝」,想收到自己队里好好栽培。
但因为家庭条件差,父母有诸多顾虑,教练前后5次翻山越岭去山里做思想工作。
最后,母亲总算答应了。可后来爷爷去世,父亲又身患重病,全家只靠母亲一人的微薄收入支撑着。
谌利军妈妈
在减免学费的情况下,谌利军还欠下好多生活费,日常开销基本全靠教练帮衬着。
母亲不想亏欠教练太多,不能再欠下去了,拉起孩子就走。
教练拦住了:「 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耽误孩子的前程,你放心,有我在,就有他的饭吃 。」
教练的善良和坚持打动了谌利军,也让他带着这颗「面对困难不放弃」的心,一直坚持在举重事业上,最终助他登上了人生巅峰。
其实,失败是很多事情开始变好的开端。
但很多父母在孩子失败时,都会变得非常焦虑,甚至用语言指责孩子「太笨了」,「你是猪吗?」
这是因为,大人总是追求成功,鄙视失败的。
而这种心理,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让孩子觉得:
失败=自己不行=不值得被爱。
就会让孩子恐惧失败,每每在失败中否定自己。
让孩子真的变成一个懦弱、自卑的人。
这样的孩子,往往最容易被压力压垮,最容易成为在责任和机会面前,不断逃避的人。
因为失败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而非良药。
顾城有一首是叫做【避免】:
「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意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诗中写的正是很多害怕失败的人的心理,因为 害怕失败,所以拒绝尝试,避免开始。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成功呢?
人生,不是处处和别人比较,机关算尽要争第一。
而是在不断地尝试、试错中,正确认识自己,明白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
然后,从容地过好自己的人生。
陶虹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讲过这样一件事:
她陪女儿玩时,发现无论怎么「诱惑」女儿,女儿都不去玩积木。
她很匪夷所思,就假装离开。
结果发现,只要自己不在,女儿就会过去玩,一看到她来了,就马上跑开。
后来陶虹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自己玩积木玩得太好,孩子看到妈妈如此厉害,怕被比下去,所以才不敢玩。
于是她让丈夫徐峥经常在孩子面前「表演失败」。
每次徐峥的积木塌了,她就会说:「爸爸搭积木也会倒呢,大人也会犯错,所以你做不好是很正常的呀,没有关系嘛。」
聪明的父母,不会在孩子犯错、失败时吹眉瞪眼,表现得「如临大敌」。
而是轻松、淡然地处理这次失败,让孩子学会接受失败,与失败和谐共处。
因为他们深深懂得一个道理,没有人的一生,可以平坦顺畅。
磕磕碰碰在所难免,那才是真实的人生。
我在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时,曾经读到过【给小板凳揉揉疼】的故事。
孩子小时候,轻微的磕伤碰疼的事会常常发生。
女儿圆圆当然也会有,但是她并没有像很多家长一样,孩子受到磕碰时就表情夸张,大惊小怪。
同时,还会教她善待磕碰,与磕碰和解。
假如小板凳碰疼女儿了,她不会去打小板凳。 而是赶快轻轻地亲亲女儿的疼处,安慰她「马上就不疼了,宝宝不哭了」。
等女儿状况稍好一些时,再像对待女儿一样,给小板凳揉揉疼,告诉小板凳「马上就不疼了」。
这些举动女儿都会看在眼里,感受在心上。
女儿明白了,小板凳不是要伤害自己的「坏蛋」,反而是和她分担痛苦的朋友。
朋友之间,要互相体谅,要共依共存。
当一个孩子在6、7岁时,看到了挫折的真实一面,包容了挫折的棱角。
他就有了一个稳定的「承受失败」的地基。
去承接他未来人生路上,可能面临的就业、交友、谈恋爱的失败痛楚。
所以,别怕孩子失败、受挫折,那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日后行走世间的左膀右臂。
而作为父母,也请正视失败。
在孩子失败时,想想孩子的难过,不要一味打压、指责。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将它视作「灾难」。
人生有千万个日日夜夜,总会有一些流泪的夜晚,去迎接明天的太阳。
所以,请在孩子下一次失败时,告诉他:
当我们身处高峰时,可纵情大笑。
当我们身陷沟壑时,也能仰望星空。
如果你也同意树立孩子正确「失败观」,就给今天的文章点个「 赞 」与「 在看 」吧,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失败面前泰然处之,永远坚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