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审视那些悄悄改掉读音的字,网友:瞬间变文盲,再也不敢乱教孩子

2023-12-17亲子

审视那些悄悄改掉读音的字,网友:瞬间变文盲,再也不敢乱教孩子

昨日热门话题中涉及了一个颇具趣味的话题,涉及到汉字的发音。让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字:密钥。

你是否能正确读出它的发音呢?事实上,正确的发音应该是"mi yue"。

有网友表示:天哪,我一直以为是"mi shi",还有人说:我周围的人都读"mi yao",就我一个人坚持读"mi yue",是不是字典会改成大多数人的发音呢?

说真的,这是有可能的。

近年来,汉字的发音一直在挑战我们的认知。那些老师曾在黑板上强调不容出错的字,如今全都改变了,变成了我们小时候最容易读错的那个发音。

因为这个原因,我现在在小勋心目中几乎成了「文盲」,时而说我读错了这个字,时而说我那个发音不对。一开始我不信,坚持纠正他,说这个字是多音字,在古文中应该记住这样读。

然而,他信誓旦旦地告诉我:老师亲口说就是我这样读的,你一定记错了。

面对他的坚持,我只能亲自给老师发微信请教。结果让我大跌眼镜,这些年来,我所求证的所有字,都被证明是我读错了。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里的「衰」读成了"shuai",而不是"cui";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里的「野」读成了"ye",而不是"ya";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这里的「斜」读成了"xie",而不是"xia"。

这番变化着实让人感慨良多,仿佛「文盲」的标签近在眼前。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个「骑」读「qi」,而非「ji」;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个「重」读「zhong」,不是「chong」;

「说客」发音为「shuo客」;

「确凿」念作「zao」;

拼音中的「o」读作「噢」,而不是「喔」……

这样一看,我真的有点像「文盲妈妈」了。实在是对不起我的语文老师们,当初你们辛辛苦苦地教给我那些正确的发音,如今全都变成了「错误的发音」。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写的一篇文章,说外国人考中文试卷时抓耳挠腮的滑稽场景。

可是,看看现在这情形,哪儿有什么好笑的。中华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随时都可能进行改动。就连我们中国人自己都常常搞不清楚这个字到底应该怎么读,外国人学起来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回忆高中时期考语文的日子,最让我头疼的就是每次第一大题的前四个选择题,那些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简直让我头都大了。明明一直在说普通话,但偏偏在认字方面总是失分最多。

也难怪有人说,很多字高中生知道,大学生未必知道,因为经历了高三那年的魔鬼训练。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我们当时花了那么多时间记住的东西,如今却有人告诉我:由于大多数人会读错,所以发音就被修改了。

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回到小学生学诗的那段时光,那些诗篇真是美丽而富有意境。我们要知道,古代的先贤们在创作诗歌时是经过反复斟酌每一个字、每一句的。就拿贾岛因为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与韩愈成为朋友并传为佳话这件事来说,可见诗歌背后的深意。

我坚信古人对自己诗作中的每个字都有独到的理解和意境。然而,现在的专家为了迎合大多数人,却改变了原文的诗意。这样的做法还能算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吗?

举例而言,「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指的是一人一马,作为名词使用,意味着为妃子送荔枝的「快递」,极符合诗歌的情景,这也是我个人钟爱的一句诗。然而,现在却变成了一个人骑着马,妃子就笑了?

「远上寒山石径斜」,我记得老师曾解释过,「石径斜」是诗人所见小路蜿蜒通向山里人家的地方,这里的「斜」读作「xia」,不仅押韵,更富有意境。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将「ya」改为「ye」,不论如何阅读,都失去了一份宏伟壮丽和豪放的气势,也减缓了许多韵味。

再来看「说服」这个词,原本的「shui」表达了文人说客巧舌如簧的形象,而改成「shuo」,无论如何看,都缺乏一些文雅的气质。

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文化大包容的社会,但对于古诗词而言,我个人认为无需进行更改。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古文化怀有一份敬畏之心和尊重。

否则,多年以后,当人们在不了解「衰」在古诗中应该读作「cui」的情况下,是否会拿着一堆所谓的古籍,研究这些诗为何不押韵,并且还为此设置一些考点呢?这种情景真是有点荒谬。

我认为文化的包容性不应该是盲目迎合,更不应该是少数服从多数。我们应该对这些古诗词怀有最基本的敬畏之心。而且,我并不认为改变古诗词中的这些读音有什么实际意义,是因为现在的孩子记不住吗?我们小时候不都记得很好吗?

对于一些口语中的修改,我或许能够理解,也可以接受。但在文言文和古诗词中,对这些词进行改动,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这不仅会影响诗句本身的意境,还改变了诗句的韵脚,而且是对古人的非常不尊重的行为。

我们现在的课本中,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占比越来越多,难道不正是为了重视传统文化吗?因此,希望未来的专家学者们能够将精力多花在其他事务上,不必再费神于古文中的读音。

最后,提及几个我在查找资料时发现的网友分享的图片:

比如这个「通红通红」,原来读作「tòng」?

再来看这个「箪食壶浆」,何时「食si」被改成「shi」了?

还有听说「心宽体胖」的「胖」字竟然改成了既可读「pan」,也可读「pang」;

还有「血」字,过去明明是多音字,可读「xie」,也可读「xue」,现在却一律改成「xue」?

「粳(jing)米」居然变成了「粳(geng)米」。

看完这一系列的变动,我只能感慨中华文化果然博大精深……

然而,当我教孩子读诗词时,我仍会告诉他原本的读音,并且解释为什么是这个读音,这个发音在诗句中有何奇妙之处。

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诗句之美,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