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抵触学习,有「畏难情绪」的情况,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分析问题原因,同时本文还会提供相应解决方法,及家长的话术表达。
分析问题原因
1.任务太难或目标太高
当任务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多次尝试失败后,孩子就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
举例:孩子平时成绩是C,你给设定目标是A,这就是目标太高,设定的目标应该是孩子稍加努力,就能达到并实现,孩子才愿意付诸行动。
![](https://img.jasve.com/2024-9/72c4e60c675754be21236b582f2bc161.webp)
2.缺少成功的体验
孩子缺乏成功的体验,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总是被批评,没有建立起稳固的自信心。
3.总是被否定
频繁的负面反馈会打击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产生怯懦和自自卑,并产生畏难情绪!
![](https://img.jasve.com/2024-9/a936b824a4a371889bc038f971035942.webp)
4.家长表扬太多
如果家长总是盲目的表扬,或者孩子总是听到被夸奖的话,为了保持「聪明」、「优秀」的形象,孩子就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做有挑战的事情。
通过了解畏难情绪的主要表现和成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心理状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https://img.jasve.com/2024-9/7b2189ee6fb5b1fdae95ba1d7b76150b.webp)
解决办法
1.找到畏难情绪根源
要和孩子积极的沟通,通过倾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找到他们畏难情绪的根源。如:具体哪个科目,哪个知识点有困难,是学习上的,还是同学之间的问题,找到困难根源,才好应对,同时,用鼓励和支持的话语回应,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的力量。
![](https://img.jasve.com/2024-9/b21d352e3530f52da5fb37dc7a8ba915.webp)
2.设定小目标,逐步挑战。
将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让孩子在达成每一个小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可以让孩子感到任务可控,从而减轻压力。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建立自信心,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3.培养孩子的自我反思能力
引导孩子在面对挑战后,进行简单的自我总结,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种自我反思的习惯,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为下一次的挑战做好准备。
![](https://img.jasve.com/2024-9/fd13bf0e29e5aaa0c31fdcb21e261eee.webp)
4.建立学习伙伴制度
如果家长在刷手机,而让孩子学习,孩子心理就容易失衡,所以,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比如:一同背记单词,一起做同一道题,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能感知问题的难易程度,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还能在遇到困难时获得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家长和孩子沟通话术
1.「宝贝,遇到困难了吗?需要我给你提供什么帮助吗?
2「这道题是有点儿难,别着急,好好想想,你肯定可以的。」
3.「你学习遇到困难了吗,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
4.「我发现你已经很接近正确答案了,重新理清思路,看看哪一步出现了差错。」
5.「我很愿意帮助你,不过你可以先试试用自己的方法,相信你能解决它。」
总之,解决孩子的畏难情绪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教育者的智慧启迪以及一个温暖支持的环境。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勇敢地面对挑战,成长为更加坚强和自信的人。
我是8爪妈妈,关注我吧,专注儿童语言心理行为,轻松解锁亲子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