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如何观察未满两岁的小孩是否聪明?

2020-12-15亲子

几乎每天都看到有给这个回答点赞和评论的,看来大家对于孩子是否聪明这个问题都挺关心的。谢谢点赞的知友们,也谢谢友好提出质疑的知友们,你们给了我回答问题以来最高的问题回应。

这几天看大家的留言,产生了一些想法,觉得有必要统一回应几点:

  1. 我们有父母滤镜吗?多少肯定有。就像有的朋友留言说的,谁不是看(希望)自己家孩子聪明。我也不否认这点。关键是,我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看多少文献,但是真实案例也就这一个,又不是天天跟几百个孩子接触,没法客观去评估,只是对比我们平时能接触到的同龄的孩子,和文献里提到的一般发育规律,语言方面确实惊人的早。

下图出自一篇研究汉语表达词汇发展的文章 [1] ,该研究从889个中国家庭采样,调查了12-30个月大宝宝们的可以表达出(说出+听懂)的词汇量。对于想要了解自己汉语宝宝语言发展水平的家长来说,可以参考下出自这篇研究的下面两个统计表(注:12-16个月大的婴儿算的是理解和表达的词语,而17个月以上的toddler算的只是口头表达的词汇,Age下的数字代表月龄,Receptive代表理解的,Expressive代表表达的词汇量。Max.是最大值,Min是最小值,M是均值):

有的知友在下面留言说担心自己孩子两岁多还不太能说话,从下表看,17个月开始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异很大,有的能说很多,有的暂时还不能说太多,但是都在增长着。很难说造成这些差异的究竟是什么,个人认为遗传、婴儿期的照料者对婴儿的每日词汇量和词语难度、甚至以及说话态度等都在其中起着作用。相信到未来某个时段这些差异会逐渐缩小。

但确实,如这篇文章作者开篇第一句话说的那样:

「儿童早期的语言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发育的里程碑,更是未来个体语言能力的一个稳定的预测因素。」

早期语言发展是一个家长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不过,语言能力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能力,即使不是语言天才,也不意味着不可能是数学学霸、工程高手啊,还是要看每个孩子慢慢形成的他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虽然该研究是运用的一个源于英文但改变为更适合测试汉语儿童的词汇测试系统,且所有受试儿童均为纯汉语母语,所以对于多语儿童的词汇水平不能直接比较,但可以参考下。上图我红点画出的是我娃当时能说出来的词汇量。

老实说,我们也是第一次当爸妈,之前确实觉得孩子说话早、学词快,但真的当我是看到这个文章的数据,才惊讶于我娃在语言发展上确实超常。他15个月能说的汉语词汇量,已和2岁大孩子的均值相近。还没加另外一半德语词。

这一点是事实,而不是「亲妈滤镜」造成的。

2. 语言发育早,就一定是高智商(IQ >130)人士吗?不一定,智商也不是光测语言,还有推理、空间识别、抽象理解等方面。但早期语言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成人的智商,即早期语言发育的越好,未来成人后的智商相对较高(但不是说一定是高智商人群) [2]

当然,即使后来证明真的是高智商人士,一定是对社会真正有巨大作用的人吗?更不一定。高智商人即使是少数,世界上也有几百万的人属于这个群体,但毕竟只出了一个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乔布斯、埃隆马斯克等革命性的人物。

3. 很多知友提到他们自己曾经也是早发育的孩子,但最后也只是个「普通人」。确实,这也是脑发育为什么是很有意思的课题。发育不是线性的,有人快,有人慢,但 最后真正在行业领域出类拔萃的人,一定有着足够的时间积累和大量的刻意练习。 有天赋,不练习,天赋会荒废。没天赋,依旧刻意练习,也能变得优秀。当然,天赋+刻意练习,更有可能成为大师级别的吧。

如果从智商大致分布来看(下图),只有约占总人群的2.2%的极少数为高智商人群(>130),剩下的我们大多数人确实都只是平均水平或其上下。所以,最终变「普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正常结果。

图片出处:Intelligence: All that Matters

成为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好,特别是当你是个幸福的普通人的话。你怎么知道高智商群体没有烦恼呢?他们的烦恼可能不比我们少(智力与幸福感有一些正相关,但并不显著 [3] )。

4. 其实我自己也是如此,孩子姥姥对比了我娃和我当年小时候的语言能力,认为我比我娃甚至还要好(当然我只有中文环境,而我娃是三语环境),但这不意味着我在学校学习中没有遇到过困难。因为学业的学习不止在记忆力,还有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思考能力、归因能力以及注意力、成就动机和兴趣爱好等等。

作为一个非天赋型选手,我最后取得了博士学位,更多的是选择了相对更适合我的方向、我的内驱力、长期坚持和各种机缘巧合的结果。在科研圈,接触到的是智商相对较高的人群,年轻时也常感叹我怎么就没人家学东西那么快呢,我能不能再快点呢。但人到中年,我现在不纠结这些了,认知能力在我们这个年纪已经不会有质的改变了,我已学会接受有些事情我就是没有真正高智商的人学得快学的好了。但我真的想要的话可以更用功,至少不会把事情做差。我会更在意,做什么事能让我更有幸福感,而不再是去纠结那些我已经改变不了的事实了(比如智商水平)。

5. 我不觉得认为孩子是有天赋的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事实上, 每个父母都应当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相信他们都是有天赋的,相信他们有更大的潜力去等待挖掘(是培养、栽培,而不是揠苗助长)。 即使最后证明孩子也就是个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我们之前因为相信他们有无限的潜力而付出的培养和重视,还是会对孩子有很大益处的,至少能比他自己在不重视他的父母那里得到的人生版本要好。

以下是原答案:

作为一个早慧的两岁男孩的妈妈,给您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

首先要说明下, 我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聪明的 ,每个孩子从零开始学习并掌握运动、语言、情绪理解等各种技能都是了不起的成就,都是大脑各个部位奇迹般发育的结果。所以,您问题里提的「聪明」是否想指超出同龄人的「天才儿童」(gifted children)。

相信每个父母都有被孩子在某方面飞速进步而惊叹的时候。我和德爸也是一样,常常看着彼此问,我们是不是被大奖砸到了——生了个天才儿童?

德国天才儿童协会列举了以下一些天才儿童的常见特征(并非所有的特征都适用于每个孩子,但是特征的累积表明可能有天赋) [4]

  • 孩子很早就对自己的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孩子的语言发展较早,通常「跳过」婴儿语言期,能很快形成整个句子,并且词汇量很大。(我家娃就是一个语言发育异常早的双语娃,请见后面详述)
  • 孩子比较早的对符号(如汽车品牌、公司徽标之类)感兴趣,随后会对字母和数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 他们可能向成年人抛来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这其中也包括那些可能超越他们年龄的话题。
  • 他们能捕获到复杂的关系,并将由此学来的(对关系的理解)应用到其他问题上。
  • 有兴趣学习广泛的知识。
  • 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并容易对「权威」的决定提出质疑。但是,如果看到了这些决策的意义,有时他们会甚至百分百的去执行。
  • 常常提出使成年人惊讶的问题,如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 他们常常能自学阅读和算术,却也无法解释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 他们具有强大的想象力,并且在面对智力挑战时表现出主动性和独创性。
  • 有令人惊叹的记忆力。
  • 他们对人际关系可能非常敏感。
  • 与同龄人相比,他们更喜欢与较大的儿童或成年人聊天和玩耍。
  • 他们可能(因旺盛的精力)而较少花时间在睡眠上。
  • 他们可能有特别的幽默感。
  • 天赋是部分遗传的。如果您的孩子个天才儿童,也可能意味着您或您的伴侣(或两者都有)也有一些天赋。

    我们认为孩子可能为传说中的早慧孩子,简单说有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异常早。

    作为一个妈妈说汉语、爸爸说德语、爸妈之间主要用英语交流的三语环境,又是个(一般认为说话晚的)男孩,我刚开始做好了准备他很可能得到两岁左右才能开始说话。

    但是,自从他十个月大时第一次主动重复模仿姥爷念的唐诗的最后一个字时,他就开始了语言上的突飞猛进。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婴幼儿语言的猛增期是18~24个月开始。然而在小安上,仿佛自从开始说话起,一直都是猛增期。

    以上是当时小安15个月时,我统计出了500个汉语+德语词后惊叹的发了个朋友圈。

    后来我们就没再计算词语数目了,因为他开始把词和词凑到一起说词组了,然后慢慢又出现短句了。每天都有进步,虽然不好计算,但当家长的会有感觉,就是 孩子从第一次听到一个词到他自己把它说出来的速度特~别~快! 我感觉平均就是三次左右,他很快就能自己运用这个词了。有段时间姥姥姥爷住我家,我每天都跟孩子有互动,但常常不得不跑到姥姥姥爷那里去问「##词是你们教的吗?我没教过他怎么就说出来了?」

    现在的小安两岁零4个月,能用汉语、德语描绘他看到的场景(有什么东西、什么颜色、有几个、是谁的、他是否喜欢等等要素)、提出要求(「爸爸那这个玩具,跟我一起玩,从上面滑下来」等等)、描述心情「我伤心了、我生气了、妈妈生气了」等等。

    开始对说英语感兴趣了,能简单用英语和爸妈对话,也能用英语数数了。

    然后德爸最近好玩儿似的教他用法语、西班牙语和韩语数1-10,大概也就是跟着说了三次以后,就都会了。

    所以目前可以用中、德、英、法、西、韩语数1-10(想看视频的请点赞+追更~)

    第二、孩子自己特别愿意主动学新东西。

    我们跟他说一个词,比如指着电视说「这是‘电视’」。他就自己一边指着,一边重复「电视、电视」。得到我们的肯定后,不管我们还在不在身边,他会自己时不时的重复「电视」。过一会儿可能跑过来拉着你到电视前,再次指着说「电视」(让你确认他说的是否对),甚至第二天、第七天以后。

    (孩子爸让我注释一下,我家娃并不是刻板的重复,而是在努力把刚学到的新词,应用到生活中加以锻炼。不好意思,之前原答案写的有点像刻板练习。)

    他自己主动重复,让我特别惊讶。因为心理学上有一个「 练习效应 」(the testing effect), 就是说你学完一些知识后,去提取(回忆)相应的内容比你重新学习这些内容,更有利于对相应的知识形成更稳定的长期记忆。

    小安的优秀的记忆能力,多是他自己主动回忆的结果 。因为他太小,我们从来没有让他去重复,所以这是让我非常惊喜的。

    第三、我们常常惊叹于孩子的记忆能力。

    刚刚说了,他学语言特别快,一部分原因也是他听到的词,很快就能印刻到脑子里。但是最开始他让我们惊叹的,是他的 情景记忆能力(记住什么东西或事情、发生在哪儿、什么时候发生的)

    一般认为,受限于语言的发展,儿童大约要到两岁以后才有口头报告的情景记忆可测量。

    小安说话很早,帮助我们较早的测查出了他的情景记忆能力。

    大约在快1岁的时候,已经能指着一朵花发出hua这个音了。一次姥姥姥爷带他去散步,在走到一个两边都有麦子地的地方,小安突然手指着前面并喊「hua hua」。姥姥看了周围半天,没看见花,以为他在自己练习发音,就继续推着小车继续走,可是小安还是一直再说「hua hua」,直到走了大概100米来到一个地道桥下,小安指着墙上的壁画,大声喊「hua hua」,姥姥这才明白,那个壁画上画着一朵大花。

    姥姥姥爷几乎每天带小安出来遛弯,走到这个壁画时会跟他指着壁画讲上面有什么内容。里面刚好有小安当时有限的语言中可以表达出来的「花hua」。所以他就记住了。

    但这件事更让我们惊奇的是, 孩子在百米开外就识别出当时他们所在的位置 ,也知道往这边继续走是可以看到那幅画的。所以在还没有看到壁画,只远远看到地道桥的时候,他就想起那个壁画以及上面的图画内容了。 作为一个研究儿童记忆的科研人,我识别出这是妥妥的情景记忆+导航能力呀 !谁说一岁的孩子没有记忆呢?!

    这意味着, 孩子当时对于海马脑区(我们脑中负责学习记忆和空间导航能力的脑区)的应用比较优秀。

    不只是词汇量大,早在两岁半就能同时流利说德语和汉语的小安,还在不到三岁的时候就掌握了德语自然拼读。

    又借用早早能够自主阅读的技能,现在还不到五岁,就已经能自己看他喜欢的自然科学科普书,包括物理、化学和天文。

    四岁在国际学校上了一年学,现在也是用英语流利对话,和看他感兴趣的英语科普动画。

    小安的成长和未来的教育经历,我都会分享在我们的公众号【中德科学爸妈】里,欢迎关注~

    另外,我会陆续在专栏上分析其后的可能的脑机制,以及我和德爸为了保护他的大脑不受到毒害物质(如雾霾、重金属的摄入等)从孕期开始就做了大量的努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我 @脑博士妈妈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虽然觉得很幸运能遇到这样的孩子,但我们更清楚, 脑发育本身就不是线性的,有的孩子慢,但可能后面会指数型增长,有的孩子暂时快一点,但若家长不重视,孩子后天没有好好利用,也不一定能成才

    做家长的心要平(即使不容易做到),我们努力为孩子护航助力,尽量不辜负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赋。但我们自己必须心明, 「聪明」从来不是解码幸福人生的钥匙,聪明的脑瓜也可能干愚蠢的事情。

    孩子无论天才与否,我们对他们在人格和道德上的教养,不应当区别对待。

    @知乎亲子

    参考

    1. ^ 1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3758/BRM.40.3.728
    2. ^ 2 https://src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cdev.12760
    3. ^ 3 https://www.vox.com/2016/5/24/11723182/iq-test-intelligence
    4. ^ 1 https://www.dghk.de/fuer-eltern/wie-erkennen-eltern-hochbegab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