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为什么总有长辈坚信母乳喂养最好?奶水不足的宝妈应该怎么办?

2022-03-31亲子

你是真正的「奶水不足」吗?

常见认为奶水不足的情况是宝宝刚出生的时候,那时妈妈的奶水往往是很少的,但随着婴儿的吸吮,乳房得到刺激,奶水就会多起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第一个小时内就开始试着喂奶。

另外的情况是,看到宝宝对奶水的需求非常频繁,一天十来次,认为没有吃够。这也并不一定。新生儿本来就吃得非常频繁,大概每2小时就会饿,这是正常的节奏。吃的时间长,或者吃完不肯放下来,也或许只是因为依赖。真正奶水不足的表现是,宝宝体重增长慢,比如日均不足20g,或者出生5天还没开始增加体重,或尿少,或者出现脱水表现,那就可能有问题。

当然,即便一切照书上来,还是有一些妈妈的奶不够。母乳不足有很多原因,包括分娩失血,营养问题,摄入液体不足,内分泌、代谢失调,乳腺发育问题/损伤等,也有心理精神因素。有时确实有无奈之处,比如妈妈开始结束产休回归社会以后,如果喂奶变少,缺少刺激,后面奶就开始少了。

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是,随着二胎、三胎的开放,以及社会、经济、精神压力的增大,很多妈妈在生产的时候已经不算特别年轻了,身体条件导致哺乳能力的降低。母乳喂养本身也确实非常辛苦,也让一些妈妈感觉难以平衡,从而选择其他方式。

这些情况下,配方奶能够帮助宝宝获得最够好的营养吗?

母乳是婴儿营养的标杆

母乳喂养有非常多的好处,有条件都应该母乳喂养。当然,也不是非要强求,因此而产生家庭矛盾更是大可不必。如果家人对母乳和配方奶的问题有所疑问,建议转发这篇文章给家里人看看。

要肯定的是,母乳是宝宝早期生长发育所需的完美食物,母乳神奇的地方在于它可以通过改变成份来满足婴儿不同的阶段的需求,而每个阶段,其营养都是充分且合理的。

水份

首先是水份,母乳喂养的婴儿通常并不需要额外喝水,母乳的量和浓度刚刚好满足婴儿的液体需求,额外喂水反而挤占营养的空间。而对于配方奶就要严格讲究比例搭配,才能达到一样的效果。

糖类

母乳含有200多种糖类,其中乳糖含量较高,而且易消化,是婴儿早期能量的来源。母乳也富含复合低聚糖,除了提供能量以外,其对于肠道生态系统的维持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配方奶非常强调低聚糖的成分 [1]

高质量蛋白

母乳富含上千种蛋白质,营养丰富,其中尤其富含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这些既是婴儿生长发育必须的成分,也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促进体格生长,帮助神经发育。例如免疫球蛋白A,在前六个月的母乳中都有丰富的存在,母亲通过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A将自己的抗体传递给婴儿,帮助婴儿出生就开始获得免疫的保护。

脂肪酸

脂质在母乳的含量高达4.5%,也是婴儿主要的能量来源。母乳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其中的精华, DHA、ARA、AA、EPA等都是珍贵的营养,在神经系统、视力的生长发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聪明的宝宝离不开这些营养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这是成份在作为额外补充的营养品时都价格不菲。

母乳中,相当多的脂质是结构脂OPO的形式,即油酸(O)-棕榈酸(P)-油酸(O)结构,脂肪酸分别连接在该结构中棕榈酸的两端,成为Sn-2棕榈酸酯。母乳中丰富的OPO可以软化粪便,减少便秘,也能提高肠道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尤其还能提高脂质和钙质的吸收和沉积,促进体质和骨骼的生长。

维生素和矿物质

母乳中含有恰当的维生素A、B族、C、D、E、K等,还有丰富的铁,母乳的钙磷比2:1,能够很好的为婴儿补充钙质。

但是注意,维生素D作为骨骼生长发育必备的成分,多数情况下仅仅通过母乳还不足以满足需求,理论上还需要通过接触阳光等进一步补充,然而婴儿过度暴露于阳光又存在风险,因此通常推荐母乳喂养的婴儿添加维生素D,每天400IU,能够预防钙缺乏症。而比较好的配方奶已经添加足够的维生素D,这点需要关注成份表。

益生菌

母乳还是婴儿肠道益生菌的来源之一,配合母乳含有的低聚糖成份,能改善婴儿粪便的pH值和肠道微生态,预防菌群失调导致的腹泻,促进营养吸收,还能间接调节免疫力。

深入研究中国妈妈的母乳,寻找中国宝宝的最佳营养

母乳虽好,然而常有一些客观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导致妈妈们无法足量的母乳喂养,或无法持续长时间的母乳喂养。看现在配方奶的销量就知道,这种情况还是非常常见的,并不必太过勉强。由此,科学添加配方奶粉了就尤为重要了。

好的配方奶粉,应该在成分和营养价值上接近母乳的特点。

然而由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人种等差异,中国妈妈的母乳和西方是有所不同的,甚至差异很大。例如在北美的调查发现,当地母乳中脂肪酸AA:DHA的比例约为3.5:1,蛋白质含量为10.5 g/L;而在欧洲,母乳的AA:DHA却是1.9:1,蛋白质的含量是16 g/L。而这两项恰恰是婴儿最核心的营养需求。

中国飞鹤乳业基于中国27个省份近2万例母乳样本,对中国妈妈母乳特征建立了数据库(即「中国母乳计划」),并深入研究,同时也对全行业已公开的中国母乳研究数据进行系统评价,进一步细化了有益于中国宝宝的配方奶的营养要求。另外还纳入了公开发表的研究,整合了中国大陆不同地区的母乳成分数据,研究了国内的地域相似性和差异性 [2]

例如上述提到的不饱和脂肪酸成份,中国妈妈的母乳中AA:DHA的的配比为1.7:1,依照此天然成份设计配方奶,有利于共同吸收,对于婴儿早期的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同时对视力发育也有帮助。

而对于三大脂肪酸,国外指南推荐SFA:MUFA:PUFA为1:1:1,而根据中国飞鹤的上述研究,中国母乳中的黄金比例应该为1:1:0.7,与国外有明显差异。

母乳喂养的宝宝很少出现上火和肠道不适的情况,其实跟大量脂质以结构脂OPO形式存在有很大关系。但是普通配方奶的即便添加了OPO,其以SN-2棕榈酸脂存在的含量仅为20%不到,有些能勉强到30%多,而根据飞鹤数据库显示,SN-2棕榈酸脂在母乳中的天然比例为70%,跟普通配方奶所含相差甚远。而目前配方奶中,飞鹤卓睿可以达到67%,已经几乎等于黄金配比。

在母乳的不同成分蛋白活性方面,也能发现很多差异。例如关键的乳铁蛋白可以帮助宝宝调节免疫,抵御病原入侵。在中国妈妈的母乳中,乳铁蛋白在早期低于外国母乳,但随后含量就趋于稳定 [3] 。在分段奶粉中,相应配比的搭配就非常重要。乳铁蛋白本身非常珍惜,每20公斤牛奶才能提炼出1克,体现了好奶粉的含金量 [4]

好的配方奶也需要富含比例适合的益生菌。婴儿所需的益生菌包括了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分别占大约2/3和1/4的比例。益生菌对婴儿有很多的功效,可以抑制致病细菌生长,构建婴儿自己的肠道菌群。平衡的肠道菌群除了帮助消化功能以外,对婴儿免疫系统的建立也是有重要作用的。Maldonado等人的研究发现,婴儿的配方奶中富含益生菌的话,其婴儿期肠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均能降低。

飞鹤数据库显示,健康母乳中的细菌含量为103-105 CFU/ml,其中约92%为益生菌。而好的配方奶其益生菌含量可以高达108-109 CFU/ml,足以满足婴儿所需。

总之,经过对中国妈妈母乳的深入研究,好的配方奶究竟好在哪里,应该从哪些方面更贴近中国母乳,从而更适合中国宝宝。

配方奶应该如何配

通常一勺对应30ml的水,先加水,再加奶粉,才能达到正确的比例,从而兼顾宝宝的液体量需求和营养需求。

但是注意,配方奶在配制的时候到底是用多少温度的水来冲,这个其实很多人都错了。当妈妈的都知道40℃的奶适合宝宝和,但绝不意味着是用40℃来冲奶。实际上70℃才是适合的冲奶的水温,毕竟奶瓶奶嘴勺子等都有一定污染的可能,70℃既可以杀灭容易导致婴儿腹泻的病毒和致病菌,也能避免配方奶营养成分的破坏。不要太担心益生菌是否被烫坏的问题,好的配方奶的益生菌含量也是有所富余的。先加70℃的水,再加奶粉,混匀以后用冷水冷却瓶身,差不多了滴再手背上试一试温度,刚好不凉不烫、不太能感觉到的程度,就可以喂啦。

总的来说,母乳喂养好,这还是需要树立的观念。而且母乳喂养还可以通过亲密接触增进感情。但是当宝妈想要使用配方奶的话,也是完全可以的,好的配方奶一样可以助力中国宝宝健康成长。

参考

  1. ^ Moukarzel S, Bode L.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and the Preterm Infant: A Journey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Clin Perinatol. 2017 Mar;44(1):193-207.
  2. ^ Sun H, Ren Q, Zhao X, et al. Region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mature human milk fatty acids in Chinese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Prostaglandins Leukot Essent Fatty Acids. 2020 Nov;162:102184.
  3. ^ Zhou Y, Sun H, Li K,et al. Dynamic Changes in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in Chinese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Nutrients. 2021 Aug 24;13(9):2912.
  4. ^ Ren Q, Zhou Y, Zhang W, et al. Longitudinal changes in the bioactive proteins in human milk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Food Sci Nutr. 2020 Dec 19;9(1):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