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选其实都不会错,但尽量做最适合自己和家庭的选择。
我知道大家考虑的方面都很多,那我也从自己做这个选择的经验说下我考虑的那些事情。
一、喜不喜欢做一个全职妈妈在家带孩子
比如我自己,我通过休产假在家带娃一年的时间深刻体会到我不喜欢也不适合做全职妈妈。我讨厌做家务讨厌和外界接触有限,时常会感到不开心。而我首先要做好我自己,才能做好一个妈妈。
这话咋听起来很自私,但其实并不。很多妈妈特别是新妈妈常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顾着照顾宝宝,忘了照顾自己。不仅仅是生活方面忘记了照顾自己,精神方面也可能忘记给自己关爱。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抑郁症。
不照顾好自己的结果就是根本没法照顾好宝宝和家庭。
我在生完宝宝的前几个月其实常常感觉焦虑甚至有轻微抑郁偶尔讨厌做妈妈。我和老公严肃地讨论了这个问题,找出原因是我没有自己的时间丧失了自我。之后我们决定多安排一些时间给我让我脱离妈妈这个角色,比如周末爸爸会带宝宝出门买菜腾给我半天时间做些自己的事。我记得第一次老公自己带宝宝出门一下午,我在家随便做了半天针线活,居然觉得很放松。自己心情好了,才会更用心照顾宝宝。也是在这之后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自己不适合做全职妈妈在家带娃。
但这是个很个人化的问题,有的妈妈就是特别享受做妈妈这个角色,想时时刻刻陪伴孩子,也更适合在家带娃。所以只有自己才能给出心里的答案。
二、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保姆或者其他托管
我觉得我能安心返回职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找到了合适的托管。
我们不是找的保姆,也不是去的幼儿园,而是那种自己家照顾几个孩子的保育人。虽然是私人的,但她们都是有照顾婴幼儿(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专业资质,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而且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比我丰富。
而宝宝在去托管的这一两个月也很开心,学习着新东西玩着新游戏,有的甚至是我自己带娃难以提供的。比如每周都会去户外接触大自然(我是个讨厌户外的人)、做很多手工、去图书馆、和其他小朋友相处......
我们之前也去看过几家幼儿园,离家近上班方便的不是很喜欢,喜欢的又远上班非常不方便,一度也在担忧去上班了要怎么办。如果不是找到现在这个满意的托管的话,我也不会这么没有后顾之忧虑地去上班。
所以打算上班请保姆的话,建议提前想好自己的标准,给自己足够时间开始面试保姆。
可能有人会说保姆的专业育儿知识不够,但我觉得低龄阶段的话重点还是在对孩子的照顾和陪伴上。选一个有照顾孩子经验、真心喜爱孩子、并且愿意配合自己的育儿方式的保姆可能是我会考虑的首要条件。
三、妈妈上班对孩子的影响
还有人可能会担心没有妈妈的陪伴孩子不利于孩子成长。尤其现在网上很多言论说三岁以下孩子需要妈妈陪伴甚至贩卖焦虑说三岁前妈妈就应该在家带孩子。
但我想说不做全职妈妈也没想象中那么不利于孩子成长。
孩子需要妈妈陪伴=妈妈要做全职妈妈吗?
我举双手赞成小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比如生了小孩就丢给老人带自己不管的,我从来都很反对,觉得是不负责的行为(当然别人也可能有苦衷)。但是需要妈妈陪伴就意味着孩子一刻都不能和妈妈分离吗?
妈妈去上班每天班上也可以陪宝宝,周末还有时间陪伴。首先我觉得这种分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离。
其次就是父母的陪伴也分高低质量。如果只是单纯地陪着孩子、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而并没有去正确地去爱孩子和教育孩子、给孩子需要的回应,这样就算时刻不分离地陪伴着孩子真的会比妈妈去上班对孩子成长更有利吗?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只是每天和孩子待在一起但自己只顾玩手机之类的,这样的陪伴有意义吗?
一个美国和瑞士联合做的研究指出职场妈妈虽然在陪伴孩子的时间上少一点,但她们多倾向于用高质量的陪伴来补偿。[1]
On average, maternal work has no effect on time in activities that positively influence children’s development, but it reduces time in types of activities that may be detrimental to children’s development.(普遍说来,母亲工作并不会缺失那些对孩子成长有积极影响的活动,但会减少参与一些对孩子成长‘无利’的时间。)
这个研究还发现职场妈妈比起全职妈妈缺失的那部分陪伴很多都是「无组织性」的,也就是不需要孩子和父母互动和交流的。而「有组织性」的活动并非单纯的陪伴,而是有教育意义的,与妈妈自己的受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这说明了陪伴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并不是陪伴的时间长短。
做职场妈妈就对孩子成长发育不利吗?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研究说全职妈妈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利的,那上班族妈妈就一定对孩子不利吗?我去找了一些研究,其实还有挺多正面结果的。
比如同样是上面那个研究[1]指出母亲工作对于孩子的认识发展有积极影响,尤其低龄阶段:
When comparing the effect of maternal employment on child outcomes between stay-at-home mothers and mothers who work full-time, we see that the reduction in unstructured time resulting from full-time employment amounts to an improvement in 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0.03 to 0.04 SD [standard deviation]. (当对比母亲是否工作对孩子的影响时,我们发现全职工作的妈妈在‘无组织性’陪伴时间上的减少反而对孩子的认知发育有提高。)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职场妈妈可能对孩子的学业有积极影响。[2]
这份研究分析了13.5万出生于1987-1992的丹麦孩子的数据,并一直追踪到孩子九年级,发现妈妈上班家庭的孩子在15岁时的成绩比妈妈不上班的那些孩子要好。成绩最好的是妈妈每周工作10-19小时的。
The child of a woman who worked between 10 and 19 hours per week while her child was under the age of four is predicted to have a GPA that is 2.6 percent higher than an otherwise similar child whose mother did not work at all.(妈妈在孩子4岁前每周工作10-19小时的,预测其孩子的GPA会比妈妈不工作的孩子的GPA要高2.6%。)
另一个由哈佛大学发起的研究调查了29个不同国家不同家庭,指出妈妈工作的话女儿成人后进入职场的几率也更大,而且会更大几率有高收入、管理他人。在妈妈工作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儿子也倾向于会花费更多时间在照顾家庭上。[3]
甚至还有研究说职场妈妈养育出来的孩子可能比全职妈妈养育出来孩子得肥胖症的几率要小。[4]
请注意:我列出这些研究的目的并不是要贩卖焦虑告诉大家要去做职场妈妈,而是想证明关于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的研究就是各种结论的你都可以找到,学术界都争论不休没法统一观点。但每个这样的研究都是基于自己选取的样本,在特定的条件下得出的结论。这些结论并不能像数学公式一样直接套用到自己身上,因为每个家庭、每个父母、还有父母的育儿方式,都完全不同。
所以请不要把这些研究当成自己选择的原因!
看了这些研究,我倒觉得全职妈妈或是职场妈妈根本不是影响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关键是家长怎么去陪伴宝宝的。
最后想说不管是上班还是带宝宝,都有不少挑战。职场妈妈会面临如何等管理时间问题,全职妈妈可能会因为没有自我感到焦虑等。我在知乎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妈妈们分享着自己的经验,收获非常多也给了我自己很多鼓励。推荐关注@知乎亲子
参考
- ^abWhen Does Time Matter? Maternal Employment, Children’s Time With Parents, and Child Development; Hsin, Amy; Felfe, Christina. Demography, October 2014.
- ^The Effect of Maternal Employment on Children’s Academic Performance; Dunifon, Rachel; Hansen, Anne Toft; Nicholson, Sean; Nielsen, Lisbeth Palmhøj.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19364, August 2013.
- ^Learning from Mum: Cross-National Evidence Linking Maternal Employment and Adult Children’s Outcomes; McGinn, Kathleen L.; Castro, Mayra Ruiz; Lingo, Elizabeth Long. Work, Employment and Society, April 2018.
- ^Increasing Maternal Employment Influences Child Overweight/Obesity Among Ethnically Diverse Families; Ettinger, Anna K.; Riley, Anne W.; Price, Carmel E.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July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