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三年级的孩子,每天晚上无论几点都要求孩子锻炼半小时,需要一直坚持下去吗?

2022-09-05亲子

我们首先应该明晰孩子锻炼的目的和意义,如果只是为了锻炼而锻炼,为了坚持而坚持,就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孩子锻炼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也不仅仅是为了养成运动的习惯。

坚持锻炼并非锻炼的目的,家长的愿望也不是锻炼的目的。

除了强身健体以外,我们需要明白更多锻炼的意义:

1、营造自律的环境,让自律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

自律是一种生活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巨大的好处,而运动天然和自律关系紧密,培养运动习惯能够有效地促进我们建立自律的生活方式。

每天在固定时间内开展运动,逐步养成一种运动的习惯,这本身就是一种时间管理和任务管理,也是一种自律的体现。

但自律并不是一种自我强迫的行为,而是一种自主自愿的行为,它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倾向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进而产生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当我们需要坚持才能自律时,其实已经说明我们对运动并没有那么渴望,我们已经快要坚持不下去了,此刻的坚持只不过是在逼迫自己勉强运动,这样离放弃运动也就不远了。

因为我们能够勉强自己一时,但却无法勉强自己一世,这是长久不了的。

所以说,自律是一种内在的驱动,是自己真心想要去完成的事情,并且能从中受益,能获得增强反馈,这样才能逐渐形成稳定的习惯和笃定的价值观。

2、运动是一种精力管理工具。

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入夜之后,他们的精力会下降,因为人到了夜间就要准备睡觉了,这是由我们的昼夜节律所决定的。

但夜间运动会分泌多巴胺,让我们变得兴奋,从而影响睡眠质量,让孩子难以入睡,所以夜间运动最好不要太晚。如果孩子晚上9点半入睡,那么他就需要在7点半开始运动,8点之前结束运动,这样就不太影响睡眠了。

孩子的夜间运动不光是为了锻炼身体,还可以是一种精力管理,它的特点是不要过度运动,要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长,通常每次运动5~10分钟即可,运动项目可以是跳绳、扔沙包、伸展运动、跳舞、球类游戏等等。

这样的运动虽然强度不高,时间较短,但却是分时段的运动。当孩子学习25分钟后,就慢慢开始疲劳了,我们不能等到孩子疲劳后才休息,而是要在疲劳之前就开始休息,而休息的方式就是5分钟运动。这种对疲劳度的管理也是一项大人们需要掌握的工作技能,它将极大地提升我们的工作效能。

通过这样的分段式运动,孩子就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也能更好地维持专注力,他的耐力和意志力会变强,学习效能也会大大提升。

这位家长(提问者)说,晚上无论几点都要求孩子锻炼半小时。事实上,这种锻炼方式不是真正的自律,而是一种对自律的误解,它注重的是形式,而非人的内心和感受。

自律是一种内心和外界的平衡,这种平衡一旦失去,自律就无法持续。

如果无论几点都要坚持锻炼半小时,那么势必会影响孩子的睡眠,那就得不偿失了,因为睡眠比夜间运动要重要千倍万倍,我们可不能因小失大。这里就不详述睡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了。

如果我们不管孩子的状态,勉强孩子坚持运动,孩子就会过度疲劳,精力反而会下降,注意力也无法集中,这就是失败的精力管理。

如果我们不调节孩子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长,那么运动带给孩子的就不是好处,而是危害,它会打乱孩子正常的生活节奏、昼夜节律和能量平衡,从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角度来看,一味地为了坚持而坚持,为了自律而自律,则会陷入错误的思维陷阱,反而失去了自律和坚持的意义。

这样的自律和坚持不仅没有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能,反而让我们无法坚持下去,并且因运动不当产生各种负面影响,这就适得其反了。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健康的运动方式,用科学运动来促进我们养成自律的生活方式,让自律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这样来做:

1、家长和孩子一起运动,这是一种亲子运动游戏,而不是锻炼身体,因为锻炼身体太无趣,而亲子运动游戏则是孩子们喜欢的运动方式。它不仅能够达到运动的目的,还能促进亲子关系,并让运动变成一种开心愉快的事情,这更容易让孩子乐此不疲,逐渐形成自律的习惯。

2、运动的强度和时长要根据孩子每天的真实状态来调整,如果孩子状态不佳,就要降低强度和时长,甚至停止运动,以免对孩子造成伤害。

3、运动方式最好采用分段式运动,在孩子的任务管理中插入运动项目,帮助孩子做好精力管理,让运动成为学习和生活的润滑剂,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我们不要把运动与生活、学习独立区分开来,而要让它们融为一体,让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4、如果时间太晚了,就不要运动了,以免影响睡眠,第二天我们再合理安排时间,调整任务节奏,插入合理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项目。运动也是任务管理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为了某一个任务而失去对整体任务的把控,也就是不能只看局部,而不管大局。

学习也是一样,我们不能为了学习,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我们因为学习而牺牲睡眠、运动、兴趣爱好、社交等其他方面的事情,这就是顾此失彼,最终就会得不偿失,陷入恶性循环。

我们自然也不能因为运动而不顾一切。主动掌控我们的生活节奏,并保持身心平衡,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也才是自律和坚持的意义所在。

结束语

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运动都要适可而止,都要讲究科学方法,不能蛮干,不能勉强。运动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把控自己的节奏,需要观察自己的状态,需要管理时间和精力,需要平衡其余多项任务。

在运动之前,我们需要明白运动(或锻炼)的意义和目的,这样才不会让我们盲目运动,陷入思维的陷阱,从而避免给我们自己带来危害。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

运动的主体是孩子,不是大人,孩子需要对自己的运动负责。

我们需要通过运动来培养孩子的自律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因此,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做决定,不能一味逼迫孩子运动,而是需要将运动的意义告诉孩子,将自律的意义告诉孩子,通过讨论和思想沟通来达成共识,并建立起整个家庭的自律精神。

运动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价值观,它不仅是肉身的锻炼,更多的是内心和大脑的锻炼。

因此,在整个家庭中推广和宣传运动和自律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才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一系列的教育目标,比如:时间管理、任务管理、精力管理、情绪管理、目标管理,等等。

好了,今天暂且聊到这里吧,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次再见。

(如有更多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可以 @raina爸爸 。如果您愿意,希望您点赞,或收藏,或分享。这样会有更多人看到,也会有更多人给我反馈,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