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爱孩子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一起学着接纳这世上「最幸福的噪声」。
一年又至。新年的第一篇文章,仍想献给我深爱的孩子们。
教了一辈子书的母亲,也深爱所有的孩子,欣赏孩子们身上最本真的生命力。作为班主任,每个课间十分钟,她一定会去班里「轰」所有的孩子到操场上活动,带他们一起做游戏。即使退休多年,她也依然不遗余力地呼吁保护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孩子们的身体首先得到健康发展。
2019年9月,重病中的母亲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有关芬兰图书馆的文章。文章说,图书馆专门留出了一个空间,允许孩子吵闹、发出「噪声」。与文章同时发出的,是母亲用毕生对孩子们的爱凝结而成的肺腑之言——
「儿童的噪声是幸福的噪声,是未来的声音。」
我和母亲心心相印。同样是那一年的春天,在香港大埔滘自然护理区山顶的一场亲子活动中,当每个人轮流说出自己最喜欢和最想听到的声音时,我想也不想就脱口而出:「孩子的声音!」于是,不需邀请、不用命令,所有的孩子立刻放开喉咙、仰天欢呼,将他们在风中所能送给我的最热烈的声音回应给了我。
和母亲一样,我喜欢孩子们的声音,因为那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充满生命力的至纯至阳之音。
我家对面,左边是一所小学,当中是儿童医院,右边则是一所中学。从露台望出去,我最喜欢的,是小学孩子们的欢笑嬉闹和自由奔跑;最心疼的,是医院里进进出出的身影;最渴望的,是中学孩子们也能欢笑嬉闹和自由奔跑。
校园,该是孩子们的生命力自然绽放和蓬勃生长的天堂,不该是关锁他们的牢笼。最先觉醒的,常常是孩子本身。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25年来我接待了太多青少年来访者,太多人都被关在了一座叫作「抑郁」的黑暗城堡里。「关押」他们的,可能恰恰是爱着他们的父母、老师,也可能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每个尚未觉醒的人。
近年来,拒绝上学的中小学生、休学或延毕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要让孩子们重返校园,得先让孩子们爱上校园里的自己;要让孩子们爱上自己,得先允许他们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和最本真的「噪声」。
就像爱尔兰神秘诗人罗伊·克里夫特的【爱】里所写的那样:
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
我爱你/不光因为你为我而做的事/还因为/为了你/我能做成的事
我爱你/因为你能唤出/我最真的那部分……
而我心里最美丽的地方/却被你的光芒照得通亮……
所有爱孩子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一起来大声朗读吧,一起学着接纳这世上「最幸福的噪声」。
能接纳孩子们「噪声」的心,是安静的心。1月8日,是母亲逝世4周年纪念日。我想,看到我和她一样始终葆有这样一颗心,她一定会笑得像孩子那样开心。(林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