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用药请遵医嘱,不建议家长自行交替使用!
1.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体温受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体温调节中枢向人体发出指令,通过各种方法调节体温。一旦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如下丘脑疾病,或体温调节中枢接收到某种「信号」,即致热原,促使人体体温升高,或者人体有体温调节功能的器官或系统,如皮肤、循环系统出现异常,就可以引起发热。
2.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或病原体释放的物质可以形成致热原,刺激下丘脑,使下丘脑向人体发布指令,升高体温而导致发热。例如,肺炎时,病原体肺炎链球菌可分泌毒素,毒素作为一种致热原就可以刺激下丘脑引起发热。
致热原包括两类:一类是病原体的成分、病原体的产物、病变的人体组织,称为外源性致热原,如前述中,细菌分泌的毒素;另一类是人体分泌的免疫因子,称为内源性致热原,例如病毒感染时,白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可作为内源性致热原刺激下丘脑,引起发热。
3.非感染性发热
这类发热涵盖的范围很广。组织的损伤与坏死组织的吸收。免疫系统疾病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代谢提高。脱水、大面积皮肤损害等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受损。
1)体温调节中枢疾病:如下丘脑肿瘤、脑出血、脑外伤等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体温调节功能异常。
2)恶性肿瘤引起的发热:该组疾病中以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肾上腺瘤、肝脏肿瘤、肠道癌肿等较为常见,发热与肿瘤组织迅速生长造成的坏死、肿瘤细胞的浸润、人体白细胞对于组织坏死与其他炎症刺激的反应,以及肿瘤组织本身释放内源性致热原等有关。
3)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发热: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等可引起发热。
4.根据体温水平的分类
人体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不同的。正常的口腔温度为36.4~37.2℃,女性较男性略高0.2℃。直肠一般比口腔温度高0.4℃。腋窝比口腔温度低0.2~0.4℃。口温超过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超过1.2℃为发热。以下温度以口腔温度为准。
1)低热:体温为37.3~38℃,多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
2)中等度热:体温为38.1~39℃,多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
3)高热:体温为39.1~41℃,多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伤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
4)超高热:体温为41℃以上,多见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暴发型中毒性菌痢、暴发型流行性脑膜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重症中毒性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
5.家属应提供合理饮食,补充充足饮水,保障休息,如为传染病,如流感,还要注意隔离。对症治疗以退热为主,一般情况下,可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者可给予药物退热治疗。儿童高热可用温水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药物降温。
6.发热的对症治疗除了家庭可进行的物理降温,主要就是应用解热镇痛抗炎药退热治疗。除了退热,这类药物对发热引起的全身酸痛也有一定效果。但不同的人应用的种类有很大区别。
1)普通成人: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药物退热处理。如患者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等对胃部副作用小的药物。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患者有血栓性疾病,则应避免应用尼美舒利、塞来昔布,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病发作风险。
2)儿童:2个月以下的儿童一般不服用退热药,出现发热后应及时就医。2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儿童,退热药物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不宜使用布洛芬。6个月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其中的一种。
3)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妊娠分级为B级,为孕期首选解热镇痛药。
4)60岁以上老年人:可遵医嘱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若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平时也在服用药物,需考虑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医师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