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一的儿子整天沉迷游戏,为了抢手机甚至咒我「怎么不去死」!我快要崩溃了……
小升初,儿子顺利考进一所好初中,全家沉浸在喜悦中放松了对他的管理。
就是那个假期,儿子迷上了游戏。
一开始,我们有明确要求,每天只玩30分钟。他也答应得很干脆,但没几天我就开始头疼。
因为每次时间到了他都找各种理由拖延,要么就是「这一局还没完」,要么就是哀求「求你了,我就再玩一局」……
其实一次两次还好,但他次次都这样,原本定好的30分钟被他硬生生拖成1小时甚至更长。
我开始后悔,当初就该坚持拒绝他玩游戏,毕竟有几个孩子能抵挡游戏的诱惑呢?
我开始焦虑他继续这样下去,以后会游戏成瘾。想想多少孩子就是因为沉迷游戏而荒废学业,我顿时冷汗直流。
于是,我做了一个决定,严格管控儿子的游戏时间,说30分钟就30分钟,势必把游戏瘾扼杀在摇篮里。
但后来我才知道这招实在糟糕。
从那天起,只要时间到了我就立马抢走手机,不管他是否把一局玩完,更不给他找借口的机会。
这直接激怒儿子,被抢走手机的他满脸愤怒「你烦不烦,我马上就要升级了!」然后就在家里上蹿下跳地发疯,不仅把房间砸得稀巴烂,还扬言不给他手机就不学习了。
别说我气血上涌,老公也被他无赖的行径惹怒了,抄起晾衣杆就揍了一顿。
事后,老公还放话:「再敢用学习威胁,就把腿打断。」
我们以为武力压制能让儿子乖乖听话,但事实是从那天起儿子学习总是心不在焉,一整天都气呼呼的,随便翻几页就说学完了,做的习题正确率也不断下降。
我更加生气了,指责他「你就是玩游戏把脑子玩坏了,分不清好赖。我们管你是怕你沉迷游戏荒废学业,你现在成绩这么好,努力考个好大学,以后你想怎么玩都没人管,但现在就是不行!」
儿子不吭声,一如既往地应付学习。
更令我气愤的是,他为了玩游戏开始无所不用其极。
表面上每天按时还手机,但暗地里,他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部手机,天天熬通宵玩。要不是有次半夜上厕所,我恐怕还发现不了。
那天,我们爆发了剧烈的冲突,争吵中,儿子朝我吼了一句「你怎么不去死」,毫无疑问老公又把他打了一顿。
我真是伤心死了,累死累活养大的儿子竟咒我去死,我的心凉透了,很长一段时间没理他。
我无数次告诉自己:这样的白眼狼管他干嘛,他想怎样怎样,以后等他长大了,自然会后悔。
那段时间,我真的不再管他,该吃吃该喝喝,一句话都没跟他说。
儿子也梗着脖子,每天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没过多久,老师就打电话投诉,说他作业经常不完成,让我加强监督。
对儿子,我实在太失望了,我更恨透了游戏,觉得就是游戏毁了他。
但平静一段时间后,我不得不重新打气精神,我说服自己再努力一次。
我开始学习育儿知识,看家长分享的育儿帖子,才知道很多家庭正经历着跟我一样的困境。通过不懈努力,我终于明白游戏不会毁掉孩子,毁掉孩子的是父母的恐惧。
听过这样一句话:应对孩子玩游戏,父母越暴力,孩子越割裂。
每个孩子都明白沉迷游戏、浪费时间、荒废学业不好,这其实是控制孩子游戏成瘾最宝贵的先决条件。
但父母用控制打骂进行管束,就会让孩子陷入情绪对抗,开始跟父母唱反调,越不允许玩,我就偏要玩。
而我恰恰就错在这里。
儿子才开始接触游戏我就非常紧张,觉得游戏的魔力太强,生怕儿子游戏成瘾,影响学习。
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严格控制时间。
一旦儿子玩游戏超过规定时间,我就如坐针毡,觉得他是在试探我的底线,所以毫不退让。
结果我越强硬,儿子久越沉迷。
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当我们被告知不要去想一朵红色的花时,我们大脑会不由地出现一朵红色的花。
越是阻止,越容易产生好奇,控制约束会让游戏的魅力增值。
每次儿子正沉浸在游戏的愉悦中就被收走手机,只会放大他对游戏的渴望。
这好比一种美食,每次你只被允许吃一点,总感觉意犹未尽,念念不忘。但如果让你天天吃、顿顿吃,这种吸引力很快就消失了,人间美味也会索然无味。
应对孩子玩游戏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是不是意味着让孩子想玩就玩?完全不管不顾呢?
当然不是,父母必须明白:我们要解决的不是游戏,而是帮孩子形成的自控力。
没有自控力的孩子,即便没有游戏,将来也可能有电视、小说、手机等东西毁掉他。
「不管」不是放弃,不再关爱。「不管」是不动声色、没有痕迹的管,即不跟孩子形成冲突对抗,通过建立亲子关系和发展孩子潜能,一步步引导孩子拥有自控力。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情绪处理是教育成功的万能钥匙
而是心平气和地问「想玩多久?」
有时候儿子会说2小时,我不跟他争辩时间太长,而是爽快地把手机交给他。
时间到了我会提醒他「时间到了哦」。往往这时,儿子不会主动交还手机,一般会再玩1个小时甚至2个小时才会还回来。
其实,这时孩子的情绪是担忧,他知道自己超时,已经做好了被父母批评的战斗准备。一旦我们开火,他就会找一堆理由对抗。
所以我调整策略,选择心平气和地拿回手机,甚至会开开玩笑「不错啊,主动交还手机,我以为你要玩一下午呢!」
气氛轻松了,孩子情绪好了,对我不再剑拔弩张。为了弥补错误,他一般会乖乖去做会儿作业,或者去看看书休息一下。
我知道,关于这一点很多父母不认可,觉得自己孩子才没那么乖,要是不强硬,他能玩几天几夜。
其实不然,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是之前因游戏产生的控制和冲突太多,时间越长,孩子的情绪、规则崩坏的越厉害,这时突然不管,孩子自然不管不顾地放纵。
越是这样,父母就越要快速抛弃错误的方法,否则治标不治本,问题只会越积越多。
不仅如此,我也不再把游戏当成洪水猛兽。
有时工作累了,我干脆跟儿子一起玩游戏,游戏结束,我们的关系也更近一步。
亲子关系改善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儿子听话了。
没了对抗,我再跟他提建议,他很愿意配合,即便有不满,他也会心平气和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沟通变得顺畅了。
他也不再把学习当筹码,虽然因为玩游戏挤掉了一些时间,部分作业还是应付,但比之前好太多了。
02 还权,让孩子不断获得掌控感,建立自控力
有一天,儿子耍完游戏后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觉得游戏好玩吗?儿子咧着嘴笑:你这不是废话吗?
我说:妈妈以前搞错了一件事,我觉得游戏很恐怖,会让人上瘾荒废学业。
但后来发现很多孩子有手机,也玩游戏,但他们能抵住诱惑,合理安排时间,这就是自控力。如果你能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时间,游戏反而是给你解压的好工具,我完全不排斥。
儿子听完若有所思,最后说了一句:但我控制不住!
我哈哈大笑,说:「是很难,但可以试试。」
于是,儿子拿出一张纸给自己定规则: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最多玩1个小时,周六周天完成作业可以随便玩。
看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非常难。
第一二天,儿子还能控制住,但第三天,他一口气玩了2个多小时,有时候周末作业还没完成,就开始玩起了游戏。
说实话,看到他没说到做到我很生气,但我告诉自己:
坏习惯的减少就是好行为的开始,要给孩子不断调整修正的时间。如果孩子一没做到就批评,他就会为自己的失败而沮丧,认为自己没有实现自控的可能。
所以看到儿子满脸羞愧,我笑着安慰他:「今天超时了有点不好意思对吧。」
儿子摸着脑袋点头,我说:「你意识到问题已经很好了,而且你头两天都做得很好,偶尔一天没做到也没关系,你刚好可以想想今天怎么没控制住,后面能怎么调整。」
儿子长舒一口气,认真思考起来:
「我今天第一局失败了,就想着再玩一局,结果又没赢,总想着必须赢,结果一局又一局,就没控制住自己。」
「我觉得后面得定个规矩,就是连输两局就必须下线。」
我给他竖起大拇指:「我觉得你分析得很对,方法也很好,明天试试!」
第二天,儿子早早就把手机还给我了,我有些惊讶。他笑着说:「今天噶太快了!」
我发现,当我开始放权,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看到孩子的进步,在他没做好时给他打气,他反而能心平气和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配合调整。
在我们完美的配合下,儿子在第一个月结束时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最让我欣慰的是,他不仅能抵制诱惑,还学会了合理规划学习和生活。
比如怎么做作业既能保证质量和速度,也能腾出更多玩的时间。
不仅如此,他还想到了一些分散游戏瘾的方式,比如下象棋,跟我们一起看书等。
我实在有些震惊,因为小学时他虽然成绩不错,但更多是靠我催、吼、监督,但现在完全靠主观能动性。
现在想来,我真的非常庆幸,庆幸自己没轻易放弃。
我也意识到教育是有方法可言的,虽然过程远不是我讲的这么轻松,反而痛苦煎熬,见效很慢。
但我坚持下来,从根上解决了孩子的问题,实现从内到外的改变却能一劳永逸。
这是最好的结局,也是最美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