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提问我首先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
怀孕生孩子这件事,对于女性来说,是必然会有损失的吗?
无论从几个方向上考虑,生孩子好像真的是一件无法避免损失的事。比如时间和金钱,比如因为怀孕和分娩需要面临的样貌和身材上的改变,以及怀孕和分娩过程中需要承受和面对的风险和并发症,还有生下来之后在养育过程中需要做的付出。
当然,拥有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成长,看着他长大,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也是其他事情无法比拟的。
思来想去,也许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讨论一下这个「损失最小」的问题。
健康风险损失最小
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最佳生育年龄」,这个年龄确实存在,因为从统计数据上来看, 25~34 岁,无论是母亲自身的孕产并发症,还是胎儿的异常或不良预后,都处在风险最低的时段 。
也正是因此,我们把35 岁界定为「高龄产妇」与「普通产妇」的分界线。
比如胎儿染色体异常,在母亲 35 岁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涨幅逐渐增大。
除了胎儿,还有母亲发生孕产并发症的风险。2009 年,有研究者对全美 700 多万住院人口统计,列出了不同年龄段与孕产妇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把多种相关并发症在 1000 人中发病的人数 数据叠加一下,就会得到一段 U 型曲线,我们可以发现,25~34 岁这个年龄段,就是出于处于生孩子风险最低的时段。
所以,如果单纯从这方面说,女性生孩子的年龄选在25~34岁这个年龄段,应该是风险相对更低,损失也相对更小的。
经济损失最小
生一个孩子,女性需要经历坐月子,哺乳期的过程。而且在哺乳期中,很多女性往往因为需要看护孩子和喂奶,只能暂时离开职场。
坐月子加上哺乳期,一直算到3岁左右孩子可以上幼儿园,这3年期间,很多全职妈妈都是没有收入的。有的妈妈甚至因为需要接送孩子,也很难去找到稳定的工作。
如果是处于事业上升期或者已经达到一定收入高度的女性,这个时候生育可能意味着三年甚至更久的收入锐减。
所以,也许我们可以认为,生孩子,要么在上班之前,或者工作初始,早点生的经济损失更小。或者等到经济实力雄厚足够躺平的时候,但是话说回来,到了后者这个时候,还是要考虑「年龄」这个因素。
生活损失最小
这个问题大象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那就是:
结婚以后再生。
飒姐我也认识一些坚强独立的单亲妈妈,她们活得也很努力而精彩,但是生孩子,本来应该是两个人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婚姻的保障,总会有更多一些辛酸,哪怕不为人知。
无论是怀,还是生,还是养,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任何一方的缺席都不是什么好事,如果真的不是瞎了眼选了人渣的生物学父亲,那么对于女性来说,有另一半的照顾和支持,这个孩子,生的无疑可以更稳当一些。
如果两个人,抗风险能力也会更好一些,日常生活柴米油盐不能有情饮水饱,如果女性此时无法工作,丈夫还可以努力赚钱养家糊口。
在生孩子的过程中,另一半的体贴和帮助,能够分担这份辛苦,这,应该也是一种损失更小。
结婚后再生育,对于孩子和对于母亲,都相当于多了一份保障。身边有另一个人,比起孤军奋战面对所有,总要好得多。
精神损失最小
如果你以为自己还是一个孩子,那么飒姐觉得,你应该谨慎考虑生孩子。
生育不是简单的相当然,更不是头脑一热随便来一个完事儿,生育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责任,是漫长的人生中需要去学习去成长的过程。
一个小生命的到来,会带来幸福和满足,也会带来压力和焦虑,如果自己根本没有准备好来承担这一份责任,甚至觉得生下来就行,反正可以扔给老人照顾,那最终可能的结果就是苦了自己,更苦了孩子。
告别幼稚,努力成熟,让自己的肩膀准备好承担这一份责任,能够承受可能遭遇的压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尽可能成熟地去应对,给孩子一份安心舒适的父母爱,不把自己的坏情绪一味转嫁给孩子。
如果你能做到这些,那么生孩子带给你的精神损失,可能就会更小。而且,取而代之更多的,可能是另一种成长和精神满足。
身为一个母亲,生完孩子之后我常常会想,如果,如果我没有孩子,现在我的生活会是怎么样?
我可能会更轻松,可能会更自由,可能啥都不用想天天随便嗨,但是这一切假设,跟拥有他之后的充实和幸福相比,好像也没有那么富有吸引力。
是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育,确实会让女性遭遇辛苦,疼痛和损失,但是我们说这些,目的并不是吓唬谁或者让大家不要生,而是生育这件事,从一开始,你就应该更加谨慎地对待。
你要明白它的双刃剑,你要知晓这其中的利弊,你要了解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你要思考你究竟需要做什么,并且怎么样才能做好。
生,或者不生,都是一种选择的权利。在茫茫人生几十年,这短暂仓促却又漫长的日日夜夜中,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选择和被选择。
你可以潇洒来去无所束缚畅游这天地间,你也可以为了那一声「妈妈」,瞬间明白了这世间幸福的终极含义。
只希望,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深思熟虑过后做出的。
只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次选择后,都不会后悔,只有庆幸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