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是什么?

2024-01-15新闻

身心健康。

尤其是心理。

身体上的疾病很容易察觉到,但是心理上的,很难。

之前看过一本纪实文学【少年抑郁症】,让人很心疼,也很窒息,也是为人父母的我们所要警醒的。

书里提到一组可怕的真实数据:

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 相当于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可能抑郁。

青少年抑郁症的病因主要包括4个方面:1.遗传因素;2.家庭因素;3.社会因素;4.应激事件。

其中,家庭因素是导致青少年罹患抑郁症的重要因素,因为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缺少家庭支持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应激事件的影响。

每5个孩子就有一个抑郁症,这个数据实在让人无法忽视。

但可怕的是,相当数量的父母,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而把原因归咎于孩子不够勇敢,太懦弱。

然后对着孩子说出更糟糕的话,做出更可怕的行为。

如果父母本身如果还有一些心理障碍而不自知,那就更万劫不复了。

所以,比起健康,其他的都应该往后退退。

图源自网络,侵删

01糟糕的家庭,真的会毁掉一个人

一个心理生病的孩子背后,往往是一个生病的家庭。

一个糟糕的家庭,真的会毁掉一个人。

比如现在很突出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据全国妇联课题组2013年报告,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 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 70% ,占全国儿童的21. 88%。

这些孩子长期与父母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和亲子关系的缺失致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容易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和敏感、封闭的心理。

书中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里人又都重男轻女,孩子在家得做很多繁重的家务活以换取伙食。

她这样写道:

永远不在家的父母,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没有可口的饭菜,甚至连吃饱饭都是奢望,还有永无止境的压抑氛围……

在家里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被嘲笑,甚至生病了也无法得到很好的照顾,反而被母亲说:

要死就死在外面,不要连累家里。

长期的「精神虐待」和生理疾病的困扰,最后她被确诊为中度抑郁和重度焦虑。

好在后来遇到良人,得到妥善的照顾,才慢慢得以走出阴霾,战胜疾病,重获新生。

图源自网络,侵删

02缺爱的孩子,大概率成为不会爱的父母

她和大多数中国母亲一样,没有自己的生活和兴趣爱好,一直不知疲倦地为了家庭兢兢业业付出,心中难免会积压很多怨气。

最令我绝望的是,每次母亲打我的时候,父亲只是在一边默默看着。就算我向他大喊「爸爸救救我」,他也不为所动。

父亲在成长过程中继承了奶奶性格中的隐忍和软弱,这就是他从他的家庭中学会的处理家暴的方式——逃避。

一个原生家庭离异,在家暴力长大,把逃避当解决问题的「隐忍」的父亲;

一个性格强势,因父亲的无能和对孩子未来的忧虑不断放大,继而发展成为对孩子不间断家暴的母亲;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身体上的虐待加上情感上的忽视和虐待的孩子,最终落入重度抑郁症的深渊中……

好在,最后,他通过绘画和音乐实现了自救,成为了想成为的人。

这个过程很漫长,但还好结果是好的。

对比前文的庞大的病历数据,书中的孩子还是比较幸运的,或是幸运地遇到了一些温柔的朋友和良人,或是父母也努力地改变自己,给孩子最大的支持;

和父母一起消灭「病耻感」的他们,都慢慢有了治愈的方向。

所以,不要只关注孩子的成绩,不要把未知的压力提前预支,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才能有更多的潜能和可能更好的未来。

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充分理解并接纳他的意愿,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

做父母的,努力成为一位稳定且可以提供可靠学习资源的照顾者,要比成为一位直接教导式的照顾者更有价值。 努力为他们的成长旅程提供养分,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道路,让他们成为快乐、自信的成年人。

和大家共勉。

我是 @小多麻麻爱分享
分享实用的育儿经验和靠谱的遛娃攻略;
和孩子一起成长,欢迎关注,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