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如何看待小米于 12 月 28 日举办的小米汽车 SU7 技术发布会?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

2023-12-28新闻

小米的影响力是真心NB,

连着几天的知乎微博各种热搜高位,

小米发布汽车,基安一下子多了好多关于汽车的热点讨论,

就连懂球帝都专门发了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的报道,我看到评论区有人说,小米汽车SU7应该找CR7代言,S(I)U7……

关于小米SU7的配置和相关技术,知乎大V们已经分析了很多了,大家肯定也不是来看我「复述一遍」的,我觉得下面两个话题,可能大家也会同样感兴趣,

小米SU7可能会是什么价格?

发布会上,包括这几天,雷军不止一次让大家不要抱过低价格的预期。今天的发布会也不止强调,即便小米是第一次做车,也要把产品力标准定位在保时捷Taycan 和特斯拉Model S 的级别,

为此,小米汽车设定了「至少做到100项全球第一/唯一」的目标,比如在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电机和电池技术上,小米通过提升电机内钢强度,搭配双向全油冷散热技术,实现小米超级电机V8s 27000rpm的最高转速,还有全球最高的98.11%电机峰值效率,99.85%的电控峰值效率,92.39kW/L 电控体积功率密度,以及全球唯一的电芯倒置CTB一体化电池,最高电压871V,CLTC续航最长超过1000KM,

我也看到有小米的工程师 @工科男老王 很自信负责任地说,小米SU7的高压电池热失控安全防护水平和低温续航保持都是业内TOP1,他说欢迎大家自行测试验证。

通常来说,能有这样的措辞底气,那这观点的可信度确实接近100%,比如在先前骁龙8+手机陆续上市的时候,好几家厂商都为了打消用户对「火龙」的顾虑,公开表达了「欢迎自测验证」的态度,事实也证明,骁龙8+正式结束了高通连续两年的火龙问题。

而至于两颗老黄的OrinX算力芯片,骁龙8295的内部交互设备,9100吨大压铸机研发制造出来的一体化压铸,仅0.195的风阻系数,2000MPa高热度热成型钢安全材料,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设计,51000N`m/deg的整车扭转刚度,仅33m的百公里刹车距离,保时捷宝马高端车型同款的米其林PS4ev轮胎和布雷博卡钳,博世的EPB,ESP10.0,等等等等,内饰与内部空间我都不重复赘述了,总之,小米SU7 Max几乎所有的内外配置都是绝对牢牢定位在C级高端轿跑,

发布会上雷军特别有一句话,101kWh的电,三元锂,宁德时代,麒麟电池,这些加在一起就是十几万的成本,用这些配置的车子都在40万以上。

所以,平心而论,小米SU7 Max要卖在25w以下,我觉得概率非常低,但我觉得上面雷军的话也可以同时引发我们的另一层猜测,

小米SU7 Max的价格,会比那些同配置但卖40万以上的车型更有竞争力。

在高端市场同时拿出水桶的产品力和相对更低的价格,常看小米发布会的朋友,应该对此都有体会,我想这可能也是雷军这次说的「小米SU7会贵的有道理」。

综合来看,我觉得,小米SU7 Max还是会和之前大获成功的小米12s Ultra、小米13 Ultra走类似的策略,它们定价不便宜,但一定比相近配置的机型卖的相对便宜,也会是同价位最水桶、最有竞争力的之一。其实这也完全可以理解,我前几天说过,小米汽车未第一部车型定为高端,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看再正常不过,不然一下子就把小米的品牌与价格区间给限制住了……这和10多年前小米作为创业企业,发布第一台手机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

真正的关键,

还是看小米手机在高端价位段内能不能拿出更有竞争力的配置和质价比,

就像大获成功的小米12s Ultra、小米13 Ultra一样,

你说它便宜吗?6000、7000的手机,肯定不能算便宜。

但是,同价位没有产品的综合产品力比它高,

所以它就是卖的相对最好的之一,也没有正常人会纠结说小米的超大杯卖6000多了,大家都觉得值。

对于小米汽车SU7 Max,同样的,能不能在同价位里车型里做到综合产品力的」领跑「,才是真正的关键。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这次还同步推出了一个小米SU7的标准版,在依然做到出色安全性、内饰,以及相同车身流水设计的基础上,相比Max版本,在一些内在配置没有特别极致,无疑能满足更多的大众消费者,比如从双电机改为单电机,电池是73.6度的磷酸铁锂电池,充电400V(CLTC 668公里),无HUD,电吸门,升降尾翼等。其实标准版的最大马力也有299匹,最高时速210km/h,百公里刹车距离也控制在了35m,已经能满足几乎所有大众消费者的需求,一定要说的话,可能主要就是少个激光雷达,对自动驾驶相对会有影响,不过现阶段可能大部分人还是自主驾驶、倒车为主,更何况就算开了自动驾驶,也没法手离方向盘,交警不允许。

如此来看,小米SU7两款型号的定位(后面可能还有个pro版),就是Max版秀技术肌肉,立高端品牌,标准版面向相对更大众的价位段,走量。

至于小米SU7标准版的价格,我觉得会是一个比Max版本定价更大的悬念。小米这次先单开SU7系列的技术发布会,一方面是单独展示技术,提高新汽车品牌的高端形象与用户信任感,另一方面,我觉得可能也是不适合直接发布价格,毕竟「小米」二字与低廉价位段、下沉性价比的绑定依然比较深,很多人还是会用手机的眼光来看待汽车。小米SU7标准版,其实也算是行业里偏中高端的配置,要说定在15w以下,我觉得基本没可能,但我看到有些自媒体在说20-25w,我想SU7标准版的定价范围可能已经略有端倪(更惊喜)。

不论是从小米的市场策略,还是雷军个人的风格来说,我还是相信,小米SU7会给到一个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最终极的价格悬念,就看几个月后的正式产品发布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