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来临,山东省乐陵市杨安镇交出一份喜人的经济答卷:2023年,全镇调味品发单量超9000万单,线上销售额首次超过线下。面对记者采访,杨安镇党委书记孟宪军说:「万般滋味,皆是生活。我们调料小镇为全国人民新春佳节增味、添香、加色。」
年味愈浓,香味愈佳。腊月二十七,走进「味道小镇」杨安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调料香。在调味品产业园里,不少企业仍是一派忙碌景象。经过糊化、灌装、杀菌等工序进入仓库,一箱箱调味品被打好包、贴上快递单,发往全国各地。
工作人员在乐陵市杨安镇调味品产业园将调味品打包发快递。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从11月底到春节前,是调味品传统销售旺季,线上订单大幅增长,每天发出快递约5万单。」山东华百邻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白书梅说,这基本上是春节前最后一次发货了,工人们加班加点,尽快让消费者吃上更有味道的新春佳节餐。
被称为「味道小镇」的杨安镇,是全国知名的调味品集散地和香辛料深加工基地。孟宪军说,在不到90平方公里的小镇上,目前已有280家调味品生产加工企业,香辛料占全国40%以上市场份额,年产值达260亿元,小调料做成了大产业。
「这里几乎囊括了餐桌上所有的味道。」在杨安镇调味品博物馆,讲解员刘文雅告诉记者,馆里展出了全镇调味品企业生产的1200余种产品。记者看到,从花椒大料、炖鸡炖肉料,到方便面酱料包、火锅底料、火腿肠调料,再到黄焖鸡、瓦罐汤等定制调料,密密麻麻,多而不乱。
「经过40多年发展,杨安镇已形成包括生产加工、冷链物流、运输包装、检验检测、产品辐照杀菌等各环节的调味品全产业链条,辣椒、胡椒、小茴香年均用量分别占全国的10%、20%和30%。」乐陵市调味品行业商会会长刘杰说,从20世纪70年代末始,当地商贩肩挑手扛走街串巷叫卖干辣椒、辣椒面,此后从交易集散逐步转向精深加工。特别是这几年,调味品企业抢抓电商风口,企业规模越做越大,产品越销越远。
电商主播在乐陵市杨安镇调味品产业园直播销售调味品。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我们这个讲究美食不可或缺的国家,调味品与群众生活密不可分。」杨安镇党委副书记郝亚明说,不少企业顺应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质,开始向健康化、便捷化、时尚化新赛道发展。
从单一的原料、粉料生产加工,拓展到复合料、酱料等多个领域,杨安镇企业近几年推出的小炒酱、油醋汁、零脂调料汁、药食同源调味料等产品,成为销售爆款产品。新飞达(山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崔俊良说:「小炒酱可以一酱成菜,厨房小白也能秒变大厨,线上非常受年轻人追捧。」
创新为上,质量当先。刘杰介绍说,推动调味品产业守正创新,当地政府颇费心思。比如,针对企业科技创新后劲不足等问题,联合高校院所搭建「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检验检测中心和共享实验室;成立由国企注资、调味品企业入股、行业协会运营的调味品集团,成立调味品产业链联合党委,整合当地企业力量与国内外的原料供应商谈判,增强议价权、提升竞争力。
工作人员在乐陵市调味品产业共享实验室对送样调味品进行检测。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不仅为中国人增味添香,杨安镇调味品还出口到欧美、东南亚、日本、韩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买全国卖全国」向「买全球卖全球」转变。山东庞大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外贸经理朱俊杰说,这几年公司三分之一的销售收入来自出口业务。「我们推出的火锅料、烧烤料产品,在日韩等国家很受欢迎。」(记者杨守勇、贾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