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2023 开年之际,有什么投资理财的建议可以分享一下?

2023-01-27新闻

我的建议是「 不要为了投资理财而去投资理财,而是要把投资理财融入到你的生活中 。」

这么说可能有点玄乎,但是我举个例子,可能大家就明白了。

之前全民「阳了个阳」的时候,朋友圈里有几个常年跑全马的选手纷纷表示自己 「无症状」、「药都没吃就过去了」,让刀片嗓水泥鼻的小趴菜们很是羡慕,纷纷表示「看来真的还是得运动健身」,然后大家缓过劲儿来,也确实是有不少小伙伴去办了健身卡。但是能坚持下来的,至今也没有一个。都是认真打卡了一个多星期,好点的半个月,就开开心心过大年去了。

于是健身卡闲置了,之前练出来的那点耐力和爆发力,也全部归零了。

这种「为了运动健身而去运动健身」的行为,与我开头说的「为了投资理财而投资理财」,就非常像了。

本质上都是看到别人吃到红利之后,就火急火燎地急着进场 ,觉得自己也能分到一块蛋糕,结果门票买了,盘子端了,轮到分给你的时候,可能也就剩点蛋糕渣或者奶油花了,还不够塞牙缝的。

这种理财方式,是我最反对的。

如何把投资理财融入日常生活?

那么,怎样才能「把投资理财融入到日常生活里」呢?

还是拿健身作比喻。

真正能吃到健身红利的人,绝对不是看了健身博主晒出的人鱼线马甲线就冲去健身房办年卡的人,也不是仗着自己年轻时是灌篮高手就挺着四十岁的啤酒肚下楼打野球的人。

他们一定是先评估自己的身体情况,包括心肺功能、体脂率、每日摄入能量值,甚至是每天能拨出多少时间运动,每个月能累积多少运动量;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以及兴趣爱好,去选择适合的运动,并且循序渐进地去坚持。

那么短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一年,肯定能收获更板正的身材,更饱满的精气神以及更能打的免疫力。

正所谓「厚积薄发」。

理财也是一样。

无论投资还是理财,一定是一个长线作战的方案。

哪怕有人靠短线快进快出买卖基金/股票赚到了钱,那也必然是积累了相当的金融知识, 才能获得相应回报的。

所以我建议: 平时的碎片时间,可以用来学习下金融知识 ,不一定要马上下手买入基金或者股票,你可以先广泛地去留意这方面的资讯,比如说打开支付宝看一看理财讨论区或者理财直播,看看老基民或者是基金经理们是怎么操作的,基金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最近哪些赛道比较热门,哪些赛道发展潜力比较大,债基跟股基的收益预期和风险预期有多少等等,把这些问题搞明白之后,你再下场,就比较稳了。

其实说起来很复杂,真的付诸于行动,也就是 每天花个半小时四十分钟,午休或者通勤的时候刷刷手机 的事儿,花费时间不多,消耗精力也不多,也就更能坚持下去。

学习和思考,让投资理财与生活更密不可分

比如说我自己,就会时常这样刷一些金融资讯和理财知识,今天上午刚刷了支付宝上蚂蚁财富开门红理财节「基民开年十问」的理财直播。

我觉得这个直播还挺接地气也很中肯的,关键是还很犀利,毕竟主持人是易立竞,哈哈。

并且,嘉宾还是5位「经常出现在基金讨论区」的基金经理,让他们来回答十个基民在2023年最关注的问题。

这就挺有参考意义了。

第一个犀利的问题就是: 2022基金不好亏成这样,2023可能好吗?

其实我有个习惯,不管是看直播还是看新闻的时候,对于这样预测性的问题,我也会自己试着来回答一下,一来是验证下自己的逻辑思维跟专业大咖是不是一致,有没有什么思维盲区;二来也是用别人的观点来检验一下自己的眼光,来考虑下自己下一步的方向需要怎么走。

总之边学习边思考,肯定是错不了的

而这个问题,基金经理的回答跟我预想的差不多,不过比我更乐观。比如说我觉得2022年沪深300指数跌了百分之二十多,那么基金肯定是跑不赢大盘的,但是基金经理就觉得虽然2022年沪深300指数整体跌了接近22%,但是有的主动股票基金还是正收益,并且整体基金的收益率跌得还是比沪深300指数少的,也算是跑赢了大盘的。

这个回答对于我今年的投资观就比较有指导意义了,2022年我投资基金可能会更关注它的长线发展,而不是追求赚快钱,在对这个行业领域以及这款基金有所了解的前提下,允许它有些短期的波动,以 少量、稳定、分散投资、随时补仓 为主,这样就比较适合2023年的大环境形势。

这也算是「把理财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的一个表现吧。

资产管理:理财与生活结合来看,别浪!

当然,光有思想上的「融入日常生活」是不够的,既然是理财,那么在财务上,也需要去融入。

这一点我也参考了蚂蚁财富开门红理财节的理财直播中「基民开年十问」的内容——

比如梁杏讲「消费」,就说: 消费作为第一架马车,2023年一定会迎来复苏,但也同时认为消费复苏的增幅会有限,不会回到2019年前没有疫情时的增速。

这里她举了个「三亚已成全国最堵城市」这样的新闻。表示作为国内旅游的晴雨表,三亚的复苏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后疫情时代消费上的抬头。

这一点我是同意的。因为我自己生活的城市杭州,在春节前后出门的时候,也明显感觉到车流量要比22年大很多,这就表示大家其实是「憋疯了」,都是有消费欲望的。但是这个欲望并不会像有些人预计的「报复性消费」,还是比较理性的。

比如说2022年电商节整体遇冷、以及90后储蓄意愿增强,还有就是抖音上各种低价团购销售火爆,大家对「钱」看得还是比较重的。

所以, 2023年无论是投资还是理财,都还是要以「维稳」为主

不要乱入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不要听一面之词就追涨杀跌,不要看别人赚钱就盲目跟风下场,最关键的是,不要拿自己的生活资金或者展业资金来「赌一把」 ——稳住,别浪!万万不要「报复性」进场,否则哪怕亏的概率倒是不大,但达不到收益预期也是基本没什么悬念的事情。

加buff: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但是,哪怕你已经把「投资理财」变为了融入你生活起居中的习惯,那也不能「浪」。

我的最后一个算是「附送」的建议就是: 普通人理财,万万不可闭门造车,一定要找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我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

虽然说理财也有那么几年的经验攒下来,但是我从来都没有单枪匹马的杀入股市,哪怕身边有「投资鬼才」各种给小道消息内幕资讯,我也从来不会跟着盲目进场,即便是近亲好友来说赚了多少之类的,我也不会去脑子一热跟风下场。

因为本质上我很清楚 我的认知、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预期受益之间是一个怎样的三角关系 也就是说我是配不上那些横财的。 我和我身边绝大多数朋友的理财能力仅仅算入门,根本没有能力为自己带来稳定的符合预期的收益。如果你像我一样见过脱产炒股赔得从小洋楼搬进车库杂物间的爷叔们,或者是玩基金把自家工厂公司全玩没了一夕之间从头再来的小老板们,那你也会像我一样谨慎的。

人呐,真的贵在自知。

像我这类业余玩家段位的人,在理财这件事上,只能做个「 决策者 」,而不能做「 出题者 」。也就是说,我只能 凭借自己的金融知识,理性地接纳基金经理的理财建议和对市场行情的分析 ,而不是按照自己的认知,去杀入未知领域妄想开荒圈地,否则真的还不如把钱放在余额宝这样的货币基金里收益高。

简单解释下这其中的合理之处。

现代社会的核心框架之一就是 先进的协作体系和日趋复杂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对冲关系 ,说人话就是:我虽然有很多东西不懂,但却可以成本可控的找到专业的人去帮我解决问题。

跟着基金经理投资理财这件事的本质,其实本质上和去医院看病和去饭馆吃饭没有任何区别。

你想吃佛跳墙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找一家餐厅,而不是自己在家鼓捣?

你牙疼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去找专业牙医,而不是自己拿起老虎钳伸进嘴里干活?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你的付出和收入,必然是成正比的。这个道理你干饭的时候明白,拔牙的时候明白,为啥轮到投资理财的时候就闹不明白了?

非得撸胳膊挽袖子亲自下场,是嫌亏得还不够多,脸蛋子被扇的还不够疼?

永远不要用自己的爱好去挑战职业,听我的,好么?

当然了,这里我也必须多叨咕一段「免责声明」,也是给诸位提个醒: 基金经理和投资理财的关系很像经验丰富的船长和大海 船长的技术和经验是抗击风浪的关键,但没有任何船长敢说自己能够征服大海。

最后总结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对于理财的态度,万万不能是「三天打鱼,一百天晒网」,而应该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这里给个甜枣吧,算给大家一个「奔头」—— 照刷到这篇文章80%人的平均收入,如果科学理财,按6%到8%的预期收益率来看,每年的预期理财收益,换个新款水果手机问题不大,相当于一个中位数的年终奖

这就是最基本的利好,每年6%左右的资产增值,对于每个人来说其实吸引力都还是挺可的。而你需要去坚持的,其实就只有两点:1、学习;2、理性。只要你能做到 不要乱理财,也不要不理财 ,把 理财当作一种长期有效且不会间歇性退场的生活方式, 那么你就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当然了,以上我讲的所有建议,只能供大家做理财的参考,朋友们千万不要当成投资指导,我们自己才是自己投资理财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