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童年时期未被满足的需求是NPD形成的原因

2024-01-25新闻

童年时期未被满足的需求是自恋人格形成的原因。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对前夫的经历充满关怀。想到小时候他吃百家饭长大,父母从未在身边,他也从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心后,内心充满同情和理解。或许也是这部分东西成功触动了我小时候的缺失,我想要为这个家庭付出,希望这个家庭不是父母的翻版。

只可惜,万物皆有轮回。

大多数人成年后假如无清晰的自我意识,基本无法逃脱隐藏的「原生家庭」模式的复制。

在洛夫的书中,推动孩子向自恋方向发展的以下几种养育型父母,可能包含一位或者两位父母或照顾者:

1.溺爱式父母
2.过度保护式父母
3.疏忽、冷漠或暴力式父母

从心里学家角度,溺爱其实就是不爱,而溺爱即是为了控制。被溺爱的孩子没有边界和真正的自我,认为全世界都应该围绕他/她转。对自己是一套标准,对别人又是另一套标准。而这类被溺爱的孩子,无面对挫折的能力,不会管理情绪,极其爱发脾气,总之,是双重标准能手。

而被过度保护的孩子永远都会认为你的付出是理所当然,你不付出,当然是你错!他可能偏爱走捷径,逃避责任以及无法养成好的职业道德。他出错时,会苛责他人,推卸责任。

最后一种父母养出的孩子会关注「好处」,认为爱只能通过操纵他人得到。长大后他可能是一个追逐成功的突出者,工作狂,一个成绩全A的完美主义者。他可能会沉迷某件事情,比如股票、赌博、药物或者极限运动。

其实之前,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疏忽或者冷漠型」,但也不排除综合式的类型。

理解自恋人格形成的原因很有必要,但没必要过度同情或理解。有一个必须秉持的原则是NPD不是靠你的理解或者付出就能改变的,无论你怎么做,都改不了对方分毫!但是有一点,对方会在关系中学习你的优秀品质,并把它应用到下一段关系中。但N只是应用,空洞的内核永远都改不了!

在过去的这么多年中,我始终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对方明晃晃把你当傻子!而你甚至甘愿当傻子!

你会非常困惑,他们怎么能做的出来这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事实是,他们的确做的出来。因为「好处」或者「利」在前时,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爱」这种东西,他们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