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华为一边强调自己不造车,一边又在造车的边缘疯狂试探?其实这是两个问题:
1、华为为什么不造车?
华为作为通信设备供应商,核心业务一直都是通信技术、设备制造,并在通信技术领域积累大量的技术和经验。只是因为智能汽车、车联网的高速发展与通信技术产生了交集,但汽车制造业作为高投入、高竞争、低回报的产业,几百亿扔进去,也不见得能听声响。许家印、贾跃亭、姚振华就是鲜血淋漓的例子。
而华为在面临制裁,收入和净利润都连年下降的情况下,拿出重金去造车,显而不现实。毕竟别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爆,百车争艳,真正实现盈利的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两家。蔚小理2022年亏损分别高达144.37亿元、91.4亿元、20.32亿元。华为既然要过冬,就必须确保财务稳健,现金流充裕。所以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保持华为在通信领域的绝对优势,是更为稳妥的策略。
华为近五年全年营收和利润表现:2022年销售收入6423 亿人民币,净利润 356 亿人民;
2021年销售收入636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137亿元人民币;
2020年销售收入891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646亿元人民币;
2019年销售收入858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627亿元人民币;
2018年销售收入721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593亿元人民币;
2、华为为什么又想造车?
花了老板的钱,拿不出业绩,怎么给老板一个交代?大嘴很难受。余承东曾公开表示,华为每年在汽车相关领域的投入约100亿人民币,研发人员约7000人,加上华为其他平台的人员投入,仅研发人员就超过10000+。车 BU 事业部从成立以来累计投入 30 亿美元。而在智驾领域的投入最大,芯片、算法、云需要一整套的体系支撑,研发费用都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钱烧了这么多,如果不能实现商业变现,就形成不了商业闭环,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事业部前途暗淡。
那单纯新势力车企中,蔚小理、特斯拉都标榜自己是科技公司,智能驾驶都选择自研,不管水平强弱,也不愿被供应商卡脖子。传统OEM,拥有很强的整车能力、基础能力,包括工厂、供应链制造等硬件能力。华为擅长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软件、算法、云、芯片等软件能力,如果能合作共赢当然最好。但传统OEM担心失去灵魂,沦为华为的代工厂。即使是尝试合作,最终还是选择自研,比如上汽、广汽。那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到底卖给谁呢?大嘴很纠结。
目前车 BU 有三种盈利模式:
1、零部件Tier1供应商:售卖标准化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如激光雷达、电机电控、域控制器、智能座舱、软件系统、智能驾驶平台等产品,比如广汽埃安、吉利、比亚迪等
2、HI 模式: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 Huawei Inside 模式,包括MDC计算平台、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云等解决方案,合作对象包括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等;
3、智选模式:华为会深度参与产品定义、造型设计,并为车辆销售提供网络渠道。合作车企负责整车平台开发和生产制造。这是目前华为布局智能驾驶的主要营收来源,合作对象包括问界、奇瑞、江淮等。
华为汽车业务: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增量部件,主要产品涵盖电动化(数字能源业务)和智能网联化(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在电动化领域,产品包括电驱动系统、车载充电系统、端云电池管理系统等;
在智能网联化领域,产品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网关、激光雷达、算力平台、AR HUD、T-Box等产品与解决方案。
华为虽然不造车但可以帮助车企一起造好车,形成自己的生态品牌。华为更擅长软件能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才是华为手中的王牌。特别是智能驾驶,属于行业内第一梯队。而且华为十几年To C转型积累的用户体验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品牌营销、渠道零售等能力,也可以帮助车企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产品。M7的大卖就是最好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