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动乱结束后,叶剑英找到荣毅仁,对他说:「黑暗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你可以出来为国家做贡献了。」后来,叶剑英与邓小平、王震等中央领导同志商量,决定让荣毅仁担任政协副主席。
这是荣毅仁十年后首次涉足政治。
1978 年末,中央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如何推进现代化建设,这是邓小平、叶剑英和很多中央领导同志都在思考的问题。大家经过讨论,决定请荣毅仁出山,帮助国家开展对外开放事业。
没过多久,荣毅仁接到通知,说邓小平要见他。荣毅仁准时到人民大会堂后,发现还有其他四位工商界代表以及经委、外贸等有关部门领导也在被邀请之列。
大家围坐在一起,邓小平向大家介绍了刚刚闭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然后请大家谈谈如何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荣毅仁非常赞同中央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加强对引进项目的管理,合理利用外资。
邓小平希望荣毅仁出山,投身国家经济建设。
好无聊啊,能干点啥呢?
邓小平的嘱托让荣毅仁感到激动和责任重大。摆在他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是继续在中央担任职务,这是中央领导的倾向;另一条则是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荣毅仁深思熟虑了几天,最终做出决定:「我不想当官,还是继续办企业,当我的企业家。」
深夜,荣毅仁坐在书房里,埋头苦思未来的发展道路。他深知,对外开放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于是决定创办一家投资信托公司。为此,他连续几个夜晚熬夜起草报告,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力求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
没过多久,中央领导就批准了这份报告。邓小平、陈云和李先念等人都在上面签了字。陈云还提议把这家公司变成一家由国务院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这样在国内外开展业务就更方便了。
你得负责找人、管事,责任也得由你来负。
有了邓小平给的「尚方宝剑」,荣毅仁立刻从上海请了很多工商界的老友,开始筹备中信。
在中信的组建过程中,要不要设立党组,存在一些争议。有人认为中信这样的机构可以不设党组,但荣毅仁坚持要设立,因为他和工商界的老同志都是党外人士,有了党组就有了依靠。
在中央的深思熟虑后,他们批准了荣毅仁的请求,并任命了一位长期从事统战工作的专业人士——熊向晖,担任党组书记。熊向晖刚刚从调查部副部长和统战部副部长的职位上退下来。当叶帅和聂帅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们主动向中央推荐了熊向晖。
熊向晖长期从事统战工作,对党的统战政策非常了解。因此,对于中央对荣毅仁的任命,熊向晖表示坚决服从。他认为,中央选择荣毅仁「出山」,表明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既然如此,只要自己还在这个位置上,就一定会全力支持荣毅仁和中信的发展。
1982 年,熊向晖和荣毅仁开始在中信并肩作战。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政府机构改革,当时全国上下都在精简机构和人员。中信虽然是国务院直属的部级企业,但编制只有 60 人,实际却已经膨胀到 206 人,严重超编。
熊向晖经过调查,发现中信所的业务范围已经扩大,导致编制不够,与相关部门关系紧张。
为了解决编制不够的问题,中信决定与国家的人事、业务和财务脱钩,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问题,但也加剧了中信与有关部门之间的矛盾。
熊向晖和荣毅仁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他们积极向中央反映情况,争取支持,提出了扩编的请求。国务院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研究,并最终批准中信扩编至 400 人。
在荣毅仁的协助下,熊向晖仔细梳理了各方面的关系。由于人员安排合理,中信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在与荣毅仁共事的过程中,熊向晖深刻理解了同事们所说的荣毅仁「比共产党还共产党」的含义。
荣毅仁对党组的各项活动和工作都非常支持,每次开会或举办活动,只要邀请他,他都会来参加,发表讲话,与大家合影。
在一次表彰大会上,荣毅仁曾表示:「我这个资本家,就要讲社会主义,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就是比共产党还共产党的资本家。」
上海解放初期,荣毅仁看到解放军战士露宿街头、不入民宅,内心深受触动,他对共产党有了初步认识。1950 年,荣毅仁受邀参加毛主席举办的党外人士宴会,周总理戏称他为中国资本家的「少壮派」。
在全国工商联执委会议后,荣毅仁深受启发,明确了接受共产党领导的认识。
邓小平大胆起用荣毅仁的原因,是想让他作为代表,率领一批党外人士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作用。
中信成立后,荣毅仁不辞辛劳,却分文未取。他不仅关心员工的工作,还十分照顾他们的生活。甚至将自己的房子腾出来,作为公司单身员工的宿舍,让他们免费居住。
1983 年,熊向晖觉得自己年龄大了,想申请离休。但荣毅仁给国务院写信,恳请不要批准。于是,熊向晖一直在中信工作,直到 1989 年才真正退休。
1985 年,荣毅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红色资本家第一人。这件事一直以来都没有公开,甚至连他的秘书和家里人都不知道。每个月到了交党费的时候,荣毅仁就会将党费放入一个密封的信封,派人交到中办某个办公室。
1993 年,荣毅仁辞去中信公司董事长的职务,转任国家副主席。在担任中信公司董事长的 14 年中,荣毅仁走遍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与许多国家的政商人士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 1986 年的「世界最富魅力的 50 位企业家」评选中,荣毅仁成为了唯一入选的中国人。他是中国开放政策的重要执行者,因此被誉为「中国开放政策的重要执行者」。
20 世纪 90 年代初,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制裁。为了打破这种不利局面,荣毅仁代表中信公司邀请全球各界重要人士到北京,与中央领导直接交流,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基辛格曾评价荣毅仁:「像荣毅仁这样既能了解东方,又能了解西方的企业家,非常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