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教育学考研|孔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经历篇)

2023-08-10新闻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著名史学家柳诒徵

孔子常言:「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时代变化不停,人潮川流不息,正如鲁迅所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或远在天边,却千丝万缕,如近在眼前。

孔子,名丘,字仲尼。 名字的出现就把我们的思绪拉到春秋末期的鲁国陬邑。作为华夏思想之光,孔子与山丘就有着不解之缘。传言道,孔子父母曾在尼丘山上祈祷,所生孩子脑袋中间居然匀称凹陷,俨然尼丘山,因而取名「孔丘」。

一、时代背景

孔子,字仲尼 ,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出生正是春秋末年,中国社会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国的贵族,大约在孔子的前三四代就没落,失掉了贵族的地位。由于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倾轧,孔家避难流落到了鲁国。

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孔丘生活在春秋末期 。当时, 在经济上, 土地私有已得到确认,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变革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在政治上, 王权已经衰落,政权的控制在逐级下移,旧贵族的没落和新势力的兴起,使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遭受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意识上,一些传统观念已经动摇,另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尚贤」思想都有发展。时代变化给孔丘的教育思想以深刻影响。

孔丘生长在鲁国, 鲁国的社会变革开始较早。公元前594年实行 「初税亩」,标志着经济变革的开始,新旧势力的矛盾逐步趋于尖锐。 鲁都曲阜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文化中心,保存着西周的传统文化,这种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给他留下较深的烙印,是他在政治观、教育观上存在 既要求革新又要求复古 这种两重性矛盾的重要根源。

二、孔子生平

孔子, 三岁失去父亲,在一个贫困的单亲家庭长大,又在17岁时失去母亲 ,独自寻找生存发展的道路。日后成年的孔子一直提倡「克己复礼」,无疑与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年幼的孔子,可不只是光知道玩耍,孔子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孔子的母亲颜徵从乡下迁到了鲁国都城。生活的清苦、地位的低下不但没有消磨掉孔子的意志, 反而是让孔子更加坚强 。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吾十五而志于学」。因为,此时的孔子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正是因为如此,此时的孔子才如此的爱好学习并善于学习。

在困苦的环境中,孔子慢慢长大了。穷困生活的磨炼,使孔子身体很健壮,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他的性格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他一改过去的腼腆内向而广交朋友, 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 他的知识越来越广博。 17岁那年,相依为命的母亲又不幸病逝,孔子悲痛欲绝。

失去了双亲的孔子曾一度悲观失望,成天无所事事,在街上闲逛。有一天,他正闲得无聊,闻知鲁国的贵族季氏宴请名流,便跑去了,想挤在人群里混碗饭吃。谁知还穿着孝服的孔子一去就被看门人认出来了,他对孔子喝道:「我们今天请的是有地位的人,不是请叫花子,你赶快走吧!」孔子当着众人悻悻地退了出来。这件事对孔子打击很大。他认识到,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无所作为,将永远没有地位,永远被人瞧不起。从此以后,孔子 闭门思过,发愤读书 。没过两年,他的道德修养和各方面的知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远近闻名的博学多才的人。

大约在30岁(前522年)左右时 ,正式招生办学,开始他的教育生涯。他招收学生,对年龄不予限制,以个别教学为主,集体讲学为辅,有时也在户外开展教学活动。他的私学,产生了社会影响,不仅吸引了平民出身的学生,也吸引了个别贵族学生。 办私学,虽不是孔子首创,但是孔子办私学的影响之广之深是空前的 ,是中国教育史上同「学在官府」相对立的「学移民间」的划时代的标志。

他一面为师,一面继续学习,向一切有知识的人学习,还利用机会出去游学。为了教学需要,他注意对历史文献进行整理研究,编成【诗】、【书】、【礼】、【乐】等教材。

大约在40岁左右, 他形成了自己的学说,并通过讲学活动扩大宣传,争取信徒,在私学组织的基础上,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对鲁国产生政治影响。

大约50岁(前501年)时 ,获得从政机会,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中都在今山东汶上县西),颇有政绩,后提拔为管理建筑工程的司空,再提拔为管理司法事务的司寇,曾参与国政 3个月,因与执政者季桓子政见不一,终于弃职出走,学生也随之而去,他的私学也即成为流动学校。

公元前497年,孔子带着一批学生,乘着马车开始了他 长达14年之久的流浪生活 。他们来到城外的十字路口,往哪里去呢?往东是对自己不怀好意的齐国,去不得。往西是卫国,鲁卫两国是「兄弟之邦」,关系比较密切,当权的卫灵公执政已经38年,国内政局也比较稳定,到卫国可能会有所作为。于是,孔子便选择卫国作为访问的第一站。

孔丘离鲁周游列国,同行的弟子有数十人,一面进行政治游说活动,一面进行教育活动,先后到过卫、陈、宋、曹、郑、蔡、楚等国,奔波14年,走到哪里,都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只有在卫、陈稍受礼遇,其他则受冷待, 甚至遭到武力威肋和围困。在累受挫折的情况下,他仍不消极,还是讲诵弦歌不衰。

三、著书立说

在现实中处处碰壁之后,孔子认识到应该转变努力方向,整理典籍,传播文化,以待将来。离开鲁国十四年后,孔子返回故地, 68岁那年,他受礼聘返鲁,被尊为国老。

孔子走访列国14年,备受艰辛,屡屡碰壁,虽然政治上一无所获,但他却利用这个机会,实地考察了沿途十几个国家的风俗民情,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回国后,他对这些资料进行了鉴别、分类、分析、综合,终于 整理出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第一次系统清理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成为中华民族古代文化承上启下的集大成者。

孔子晚年非常喜欢【周易】,对之反复研读,以至于连接简册的绳子被他翻断了多次,所谓「韦编三绝」即来于此。孔子写了【彖辞】【系辞】【象辞】以及【说卦】【文言】等内容,相当于给【周易】编写了若干篇阐释论文,有助于后世对易经的全面深入了解。此外,还必须提及孔子写作【春秋】。孔子通过【礼】【诗】【易】等著作表明了自己与周文王等圣贤一脉相承的价值观念,如何在现实中有效运用,则需要通过实际史例来加以示范说明。由此也可以说, 孔子的【春秋】算得上典型的案例教学 。孔子以道统为准绳,通过历史书写来校正时世。对历史人物的褒贬,都是利用简约的文辞来委婉表达。【春秋】弘扬了正道的标准,天下的乱臣贼子感到害怕。

孔子从30岁开始收徒讲学, 一生从事教育活动,成果累累 。特别是他晚年回国后,更是集中精力,把晚年余热全部献给了教育事业。他总结归纳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如启发数育,举一反三:因材施教,发展个性;联系实际,褒贬时事;学思结合,相得益彰等等。这些数育方法直到现在还有很大的影响。晚年的孔子,除对自己整理历史文献、培养学生而快慰,日子过得并不舒畅。孔子回国的前一年,他的妻子不幸病逝。回国后的第三年,惟一的儿子孔鲤又去世了。老年丧子,人之大哀。孔子忍受营生活给他的种种磨难。接着,他心爱的学生颜渊、子路也一个个先他而去。打击一个接着一个,至此,孔子再也没能振作起来。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一日,孔子终于走完了他漫长而又坎坷的一生,在家乡病逝, 终年73岁

孔子在教育领域大获成功, 兼通六经的七十二人,弟子数量多达三千 。孔子死后,弟子们按照礼制,服了三年之丧。子贡对老师的感情尤其深,服丧前后达到六年。在此期间,孔子弟子以及鲁人陆续前往墓地附件安家,多达一百多户,形成孔里。再往后,人们开始建庙,对孔子进行祭祀,这就是 孔庙的发端。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我们都以为孔子教学,是把学生们聚集到一起,讲深奥的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其实不然,孔子 教学的内容分为六部分:礼、乐、射、御、书、数,总称六艺。 每一部分,又都有系统而详尽的分支,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知识体系,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运用,几乎无所不包。而孔子 仅凭一己之力,完成了的全科教学。

孔子被后世尊为 万世师表 ,不仅仅因为他是个优秀的老师,更重要的是他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他的观念里, 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应对方法,以及针对不同的人,传授不同的知识。

同样是问怎样才能把天下治理好的问题。

齐景公问,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父子子。」只要君王、臣子、父亲、儿子都各自有各自该有的样子,待在各自应该待的位子上,天下就得到了治理。

蔡国的叶公问,孔子回答说:「最重要的是让远方的人来归附,让近处的人服帖。」

鲁哀公问,孔子说:「最重要的是选对合适的人来治理国家。」

冉雍问,孔子说:「待人要谦恭有礼,使用民力要谨慎。」

子路问,孔子说:「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和表率。」

孔子以后近四百年的时间,儒家思想被官方确定为唯一的官方指导思想。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孔子更是被尊为万世师表。

下篇结合教育学考研的内容讲孔子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