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税才是关键!
2020年土地出让金8.4万亿;
2021年土地出让金8.7万亿;
2022年土地出让金6.68万亿;
2023年 前7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2875亿;
我们可以看出来,以前地方的三条财政支柱,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土地出让金,以及转移支付,卖地的收入绝对可以称之为一条大腿,且卖地收入相比于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以及转移支付,使用起来地方的自主性更高一些,自主性越高,自然透明度越低。
一般把政府部门从市场拿来的钱,可以计入到广义税负,这也是我国宏观税负并不低的重要原因,2021年顶峰时首先从房企手里拿走8.7万亿的收入,基本与地方性的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相当,也就是有官方发言人说的越一半的财政收入。但房企也不傻,自然希望把债务转移到居民口,这也是过去十几年居民负债激增的重要原因,本质还是政府部门向所有购房者征收的巨额隐形税收。
但我们可以就看到2022年开始,土地出让金开始大幅度下滑,原因也比较复杂:
1)居民杠杆基本见顶,刚好是居民负债稳定在62%左右以后,土地出让金就增长不动,甚至开始快速下滑,税收的艺术讲究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房地产这个工具绝对是现代宏观税负的典型代表,经常用到一个词,我国的居民韧性强,但现在考虑到薪资收入占GDP的比重低,社会普惠的福利支出占GDP占比低,又有可以匹敌发达国家的居民杠杆率,都说美国的居民杠杆高,次贷危机时可以达到90%以上,然而经过十几年都已经下降到了70%左右,而我国现在已经63.3%了,就发展阶段来说,已经高的离谱了,所以房地产作为税收工具就自然无法运转,居民接不住了。
2)一般情况下,居民扮演最终接盘的角色,然而2020、2021年还有一个不可能忽视的问题,就是曾经坐拥首付位置的某大暴雷,当然跟着暴雷的小开发商数不胜数,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烂尾楼激增,这就给居民接盘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我国特色预售制风险和收益剥离太精明了,把居民都当傻子,然而大家不吃亏也很难发现问题,有人出了问题,必然导致其他人引以为戒,房地产的销售,尤其是预售制多一分心,导致房企的庞氏信贷更难以维持,逐渐出现更大规模的房企暴雷,能拖到今天的高杠杆高周转企业已经不得了了。但你要说还能贡献多少土地出让金,不给金融体系增加风险就已经是极限了,现在看来房企的规模性暴雷大头还在后边,这也是土地出让金快速下降的另一个原因,至于保交付,且等着吧。
前面两个是土拍下降的原因,而第三个则来分析土拍下降的影响,房地产下行明面上是经济泡沫问题,在我国实际上还要再加一个地方财政困局,以及地方隐形债的问题,现在不止房企有风险,看起来大几万亿,实际上相比于核心的财政困局反而是小问题,毕竟企业是可以破产的,地方隐形债务可是由地方政府担保的,城投在2022年大规模拿地,根本没能力开发和创造太多现金流来偿付债务,本质是我国版本的地方财政赤字货币化,而卖地收入预计两年就要腰斩,也就是4万亿左右的缺口,地方能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吗?现在看很难,不大幅举债扩张就不错了。
结果就是地方隐形债务风险激增,这个问题仅靠2万亿的债务限额打开可能远远不够,毕竟这个只是置换高息贷款,现在地方要深刻认识到什么叫做苦日子,当然不是只有他们过苦日子,居民在经济增速放缓、高杠杆、收入放缓下更苦,相比来说有无限兜底的群体再苦能哭到哪里呢?最终也还的是居民的负担,以前的宏观税负也都是居民的财富。现在可以动用的资源越来越少,叠加经济下行和风险频发时,救其他方向都是效率极低的,反而给居民让点利真就是一本万利的刺激经济政策,且不限规则,任何让利方式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