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如何看待精神分析治疗师与患者之间存在的博弈行为?

2023-06-26新闻

这个问题其实挺重要的,而且经常被忽略,尤其是在和边缘人格来访的咨询里。

说起博弈,在咨询里不是来访者和咨询师互相算计,而是有研究依据的:

人在超过一定次数的攻击和被攻击之后会出现合作行为(通常是100-300次)。比如澳大利亚,最早是由一群被流放的罪犯建立的国家;又比如苏德和抗日战争中,双方明明是带着家仇国恨来的,但在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之后,双方会默契的在一个时间段,在河的两岸停战。有些士兵会在水里洗澡,甚至经常会有双方友好地交换物资。

如果有人不遵守规定放黑枪,那下次对方也会一样还击,但时间长了规则又会重新建立起来,只是中间会死几个人,让大家明白放黑枪是有代价的。

放在心理咨询里的话:

主要是和在建立规则方面有困难的来访者,这部分是想和别人联系,但联系的方式经常让人受不了。

有些人生气了就直接打人、摔东西,而不观察、整合自己的感觉;有些人咨询感觉不舒服就直接爽约;有些人会想方设法地干预咨询师的私人生活……

很多咨询师会觉得要无条件接纳来访者的一切,却忽略了如果来访者用一种非反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这种模式没有后果,不能被控制的话,两个人其实没有交流的空间,咨询也不会有进展,反而会让自己更加难受,以致于咨询最后失败——这往往是两个人都无法接受的。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咨询师要学会在来访者破坏咨询边界的时候设立规则和惩罚,要重建两个人对话的空间。这规则不能不痛不痒——代价很小或者可以不执行,也不能重到没有后路——比如不给机会直接结束咨询,最好能让人分阶面对后果。

而且,对于这种规则只能和每个来访者去创造,没有现成的可以参考。在可接受、可交流的攻击和被攻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会倾向于学着合作,最后达到稳定——来访者也能学会有建设性的和人相处,这是心理咨询里的博弈。

这个过程通常并不容易,所以一般情况下,一个咨询师每周要博弈的来访不能太多,不然会提前职业倦怠——还有些人是离开了特点的来访之后立刻不倦怠了,这也是前面咨询的问题没有处理的表现。

这些在移情焦点疗法或者别的人格障碍的疗法里会有提到,不过通常讲的不是特别清楚,容易被误会(第一版移情焦点疗法容易给人感觉要死板的坚持咨询设置),很多时候要通过实践中不断尝试才能学会。

在生活里也是,有人学了心理学,开始学着倾听和理解自己的父母/恋人/孩子,如果对方总是不带反思的抱怨或者没有底线的破坏关系,并且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的结果无非是自己感动了自己,所有努力石沉大海,继续当冤大头。

就像孔子说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要「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也是朴素的博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