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风景独好」的江西「圈粉无数」!第二场「厅长通道」 4位厅长谈发展话民生

2024-01-25新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刘文琴 全媒体记者沈冠楠、谢梦丽、卜玉莹报道:聚焦高质量发展,回应民生关切。1月24日中午,江西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厅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省会议中心南一楼大厅举行。4位厅局长相继走上通道,围绕教育、生态、农业、文旅等方面,接受媒体记者集中采访。
受邀采访的四位厅长是省教育厅厅长吴永明、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军、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朝辉、省文旅厅厅长梅亦。
省教育厅厅长吴永明(图片均由王祺摄影)
吴永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省教育厅厅长吴永明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回应社会关切。他表示,2023年,江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新进步、新成效。
「2023年是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改革的破题之年。」吴永明提到,江西实施了「10+10+10」专项行动,大力推动「双高」建设,11个设区市实现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全覆盖。高等教育方面,「双一流」建设取得新成效,高校新增院士4人,牵头和参与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5个,ESI前1%学科由19个增加到45个。此外,去年江西新增学位27.4万个、公办园位9.18万个,并实施了县域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试点。「双减」、防溺水、平安高考等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任重道远。对于今年的工作部署,吴永明方向明确、思路清晰。他提到,将在全省范围推进县域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改革,按照全覆盖、有例外的原则,全面优化1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基本优化3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职业教育方面则聚焦「1269」行动计划,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升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成效,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2024年全省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吴永明指出,江西今年将启动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建设一批示范性应用型高校,深化高校管理改革,全面增强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军
李军:让赣鄱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土更净、环境更优美
「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主要指标有稳有进,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中部领先。江西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在「厅长通道」上,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军向媒体记者分享了这一好消息。
据李军介绍,去年,江西空气优良天数比率96.5%,再创历史新高,PM2.5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两项指标继续保持中部第一,11个设区市空气质量连续2年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7%,创历史最好水平,长江干流江西断面连续6年、赣江干流断面连续3年保持Ⅱ类水质。土壤环境方面,圆满完成国家考核任务,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江西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3年获全国优秀。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正当其时。李军表示,接下来,将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深入开展鄱阳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专项行动,加强长江保护修复。全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提档升级,让赣鄱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土更净、环境更优美。
「把好环评审批准入关,绝不给粗放式增长让路。」李军强调,将围绕「1269」行动计划,出台服务发展若干举措,在重点产业链建立「服务链」,对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提前介入、提前指导,全力为高质量发展开路。同时,大力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和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试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此外,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法规、标准和制度。组织实施全省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不断增强监测、执法、应急和辐射监管能力,强化科技赋能、数字赋能。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朝辉
孙朝辉:去年全省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朝辉介绍,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又取得了新的成效。
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粮食生产实现「十一年丰」,产量达到439.7亿斤;农业产业化步入了快车道,去年的招商引资总金额突破了1200亿元,网络销售突破了200亿元,是2022年的2.6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达到2.13万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省,是我们农业农村部门的主责主业,我们责无旁贷。」孙朝辉表示,下一步,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推进机制。
谈到具体工作部署,孙朝辉指出,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将守牢「保障粮食安全」和「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全力以赴稳面积、攻单产、调结构、增效益,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实施好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让种粮农民愿种粮、种好粮、有效益。大力实施好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让脱贫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与此同时,继续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外引内培」,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从生产、加工、销售、流通、供应「五端」发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全力打造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四融一共」和美乡村,联动提升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水平。
此外,探索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种业振兴、机械强农、智慧强农、设施强农,努力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改革攻坚行动,激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通过持续努力,最终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农业强省之路。
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梅亦
梅亦:「风景独好」的江西正努力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江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古色、红色、绿色」文化资源丰富。第二场「厅长通道」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梅亦表示,2023年全省文旅市场「高开稳走、逐季回暖、持续向好」,主要指标全面恢复至2019年水平。「风景独好」的江西,正在努力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据梅亦介绍,2023年,江西文化事业「百花齐放」,遗产保护「守正创新」,文旅融合「踏歌而行」,新增31个国家级品牌,滕王阁下诵诗词、武功山特种兵高山漫步、篁岭崖山晒秋、景德镇「进货式」旅游等新业态「圈粉无数」,「宝藏」江西成为「网红」江西。
迈入2024年,江西如何开创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对此,梅亦成竹在胸、字字铿锵,其指出,今年将聚焦「乐游江西」和「如画江西风景独好」两大主题推广活动,持续擦亮「江西风景独好」品牌;深入推进「赣鄱好戏」惠民工程、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工程、文博场馆「百馆晋级」工程,打造江西特色文化惠民品牌。
与此同时,梅亦透露,今年将加快推动景德镇窑址申遗行动、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创建行动、赣鄱文化标识打造行动、「非遗点亮生活」江西行动,在固本兴新中传承弘扬赣鄱文化。此外,大力实施旅游业态换新、龙头文旅企业培育、旅游品质提升、旅游产业倍增、文旅消费扩容「五大计划」,持续壮大市场主体,激发消费潜力,全力助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