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人民论坛网-人民论坛杂志
转载请注明来源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多部门有关负责人在人民日报「政策问答」专栏解答经济发展热点问题,传递出2024年经济发展积极信号。面对外部压力、内部困难,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下一步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关注【人民论坛】独家文章。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怎么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做好经济工作,时刻关注经济运行,科学把握经济走势。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会议既分析总结全年经济工作,也基于新的形势对下一年经济工作定出基调、作出部署,成为观察中国经济走向、判断政策方向的重要「风向标」。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奋进、攻坚克难,成效十分显著,成绩可圈可点。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何谓外部压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中国难以独善其身。何谓内部困难?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适变应变、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中国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奋进,走出了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进入四季度,随着宏观调控组合政策发力显效,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更加明显,支撑经济大盘的四大宏观经济指标总体运行平稳。尤显发展亮点的是,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各地各部门紧抓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孕育。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2023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2%,接触性消费快速增长;前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持续激发各类市场经济主体的创造活力。与此同时,2023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态势良好,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从中央到地方,采取一系列新部署、新举措,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人民高品质生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总体判断:「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表述更为审慎,对发展环境的认识更加实事求是。为此,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也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不断深化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鲜明提出了「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立足点在「新时代」,着眼点是「规律性认识」,关键点是「深化」。认识规律、尊重规律、运用规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做好经济工作的宝贵经验。对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及时进行总结,不断深化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新时代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中央更加注重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和总结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规律。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洞见。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新形势下,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五个必须」。这里的「深化」表明这些新的规律性认识既相互贯通、相互承接,又延续递进、拓展了内涵。「五个必须」在积累过往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新目标新征程,站位更高、立意更广、思想引领力更强。▲「第一个必须」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主题主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跃升。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这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有机统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第二个必须」强调「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
。这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关键抓手。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平稳运行必须解决好供求关系的总量和结构平衡。一方面,必须从满足需求出发,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以供给牵引需求,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必须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充分释放国内需求的巨大潜能,促进供给质量改善。这就必须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协同发力,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切实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让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有效引导资源配置,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第三个必须」强调「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这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动力引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立足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强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第四个必须」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这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如果安全基础不牢,发展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如果发展难以为继,安全的保障也就无从谈起。立足新时代的世情国情,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确保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第五个必须」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这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方向。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实践总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五个必须」相互关联、内在统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必须运用好这些规律性认识。
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果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原则。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与「进」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在经济工作中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稳」是大局,关键是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前三年我们面对新冠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实施「六稳」「六保」,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兜住民生底线,稳住了经济基本盘,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进」是进取,进的重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着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稳」和「进」是相互促进的,需要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时度效。「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8个字突出了「进」和「立」。「以进促稳」体现了2024年经济工作更要主动作为、开拓进取。这里政策的牵引作用非常关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现实困难和挑战还十分突出,我们决不能消极等待、「躺平」观望,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施策、拓展政策施力空间,通过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中央财政在2023年四季度增加发行1万亿元国债,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按此测算,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赤字率由3%提升至3.8%。国债资金投入使用以后,有利于推动国内经济更快向潜在增速回归,巩固稳中向好基础。货币政策要充分体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实施精准滴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五个金融」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定向「输血」。在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防止经济出现通缩,切实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先立后破」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出台政策、推进改革要审时度势、深思熟虑,尊重市场规则,「立」字在先。坚决反对冲动蛮干、急于求成,在制定政策上不能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不能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也不能把攻坚战打成消耗战,避免「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为此,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要准确把握2024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在政策实施上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在政策储备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在政策效果评价上注重有效性、增强获得感,着力提升宏观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中国经济在劈波斩浪中坚定前行。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历史地看,纵观百年党史,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战胜了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不断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今天的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今天的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更有志气骨气底气,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现实地看,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就在于具有强大的产业发展韧性、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潜力和巨大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力,就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形势判断和相关决策的正确性预见性以及党中央具有在复杂多变的局面下驾驭经济工作的高超智慧和娴熟能力。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底气认为,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无比广阔。未来地看,党的二十大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无比广阔。只要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一定能破浪前行、扬帆远航。
上文略有删减选自 | 【人民论坛】杂志12月(下)原标题 | 扎实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胡敏新媒体编辑 | 常嫦原文责编 | 银冰瑶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