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目前,关于俄军对波尔塔瓦军事通信学院第179军事通信训练中心基地进行导弹攻击的事件,各方对于乌克兰武装部队具体伤亡人数尚无统一说法,主要分为600人、700人和900人的不同数据。
![](https://img.jasve.com/2024-9/01b629536e92f4f8ff3bcdb67fd0a710.webp)
早在5号,当地的波尔塔瓦居民就发布视频称,停尸房内已有760具遗体被卡车转运。他呼吁「乌克兰地方政府应该坦白真相」,「760具遗体,但这并非最终数字。」
![](https://img.jasve.com/2024-9/1ab54ac44cc25c12fef677478fa5c32f.webp)
事实上,俄军利用伊斯坎德尔对乌克兰军队及北约雇佣兵集结地进行打击的情况以往也屡见不鲜,但这次北约的反应如此强烈,或许是第一次。
更为异常的是,泽连斯基迅速慌忙出来就波尔塔瓦的袭击事件发表讲话;而就在一天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自告奋勇辞去了职务(库列巴的字迹相当不错,居然使用了手写形式)。
![](https://img.jasve.com/2024-9/f774a7cfd8dac19a2cd0335f256c91ce.webp)
当然,在库列巴辞职的同一天,还有五位乌克兰内阁的高级官员选择了集体辞职。这显然与乌克兰政府内部复杂的权力斗争息息相关。
![](https://img.jasve.com/2024-9/8590933a09ef9d5a0b44b7739ed2f590.webp)
尽管库列巴是外长,但他也是乌克兰与北约事务的主要对接人。他的职责不仅包括在北约各国之间寻求「援助」,还要协调具体的援助内容,以及推动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等。
多年来,库列巴时常与各国外长或领导人亲密拥抱,似乎关系非常融洽。
这是与德国外长兼副总理贝尔伯克有关的。
![](https://img.jasve.com/2024-9/f1fcbc8f7f2be319ab42593d8c3aad54.webp)
这是与当时的英国首相莉兹·特拉斯。两人同样有着如夫妻般的大方拥抱和深情对视。
![](https://img.jasve.com/2024-9/c5ff963d347b00c14b2ca46c3a4033ce.webp)
接待其他北约领导人。
![](https://img.jasve.com/2024-9/c23966857d75b1d65d31ec3b152eb836.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9/1863c1dcbfcd031841fab4d85b8eaf74.webp)
然而,也许正是由于库列巴与北约之间的「特殊联系」,波尔塔瓦军事通信学院遭袭后,库列巴成为了此事件的重要替罪羊之一。
此次导弹袭击的重创对象并非学生(乌克兰),而是那些在乌克兰开设辅导班的教师(北约专家团,甚至包括现役军人)。
虽然大家都提到人人平等,但在现实中,北约军事专家的死亡所引发的轰动和压力,或许远超过一千名乌克兰人的牺牲。
![](https://img.jasve.com/2024-9/d4af586dd18ff1ea571fb813d2de8a49.webp)
此次事件中,推测显示死伤人数里至少有37名来自瑞典的预警机电子战专家。
派往乌克兰的瑞典专家小组,很可能已经全部遇难。
要清楚,整个瑞典的机载预警系统专家数量可能不超过200名。
而且,瑞典加入北约才半年,就遭遇如此牺牲……
因此,我们注意到,在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辞职的那一天,瑞典外交大臣托比亚斯·比尔斯特伦意外地也宣布了辞职,并主动放弃了他在议会中的席位,同时表示将退出政界。
显而易见,比尔斯特伦是瑞典与北约事务的实际负责人,同时也是库列巴外长的重要联系对象...
![](https://img.jasve.com/2024-9/006320d114408e64ad5a06d7868f17a2.webp)
更为离奇的是,在波尔塔瓦军事通信学院遭遇袭击后的24小时内,美军中校约书亚·卡马拉突然被宣布在波兰某训练营中身亡,具体死因尚未对外透露。
请注意,约书亚·卡马拉并非外籍志愿者或雇佣兵,他是一名正式的美军现役军人。
因此,他必须「死在波兰」。
![](https://img.jasve.com/2024-9/a0f7433db7e391eebff8884a5a96f6dd.webp)
这就让人感到困惑了。
为什么波尔塔瓦军事通信学院这片敏感区域在众多「外国专家」汇聚的情况下没有做好防护和预警措施呢?
更何况,现在它被用作培训乌军无人机操控、预警通信和电子战人员的专业基地。
北约的预警专家们最后却白忙一场,居然把自己「预」成了提前与上帝见面?
![](https://img.jasve.com/2024-9/4f6843e42fec0bf4d0594b1399a223c0.webp)
其实,若说俄罗斯的情报机构很强,不如说北约的保密措施太过简单。
北约的保密能力在今年年初就得到了验证。
德军指挥部竟然在民用软件上召开了军事会议。四位高级将领畅谈了整整半个小时,居然毫无察觉地多了一名与会者!
俄罗斯的情报官员不仅监听了会议,还成功破解了德国国防军上传到网络盘上的录音文件——原因在于,那个密码是个「典型的简单密码」,根本不需要费力去解密。
随后,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播放了这四位北约高级军官会议的录音。
![](https://img.jasve.com/2024-9/22d90c1333ba55e1d68480b3f04d0ff2.webp)
好了,让我们回到这次被俄军导弹袭击的乌克兰军事学院。
有关此过程的更多信息,可以查看【纽约时报】与福克斯新闻所提供的一些细节。
8月22日,乌克兰波尔塔瓦州的地方官员在网络上发布了一则军事通信学院毕业生的预告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多个地标,并自豪地提到其中包括来自北约的电子战、预警机及无人机领域的专家。
![](https://img.jasve.com/2024-9/dda50955fe5b6c3bba44bae259d09f15.webp)
真是惊人,或许之前网友们还认为俄罗斯的情报实力相当强大,克格勃依旧活跃…结果实际上是乌克兰主动披露了相关信息…
对于任何稍具保密常识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在毫无掩饰地向敌人泄露情报——时间、地点以及所有参与者的信息一应俱全。
以至于许多网友开始质疑,这位发布毕业预告的乌克兰官员,是否可能是被俄罗斯军方派来的「内鬼」?
在一般情况下,即使是间谍传递信息,也应该使用某种编码,进行隐秘的伪装,怎么会有如此公开且毫不掩饰的「情报转递」方式呢?
![](https://img.jasve.com/2024-9/3ba841cd243ac3c81a0597fa03516546.webp)
更令人感到震惊的是,这个拥有众多「洋专家」驻扎,专门培养电子战、预警人才和无人机操控员的基地,竟然完全没有察觉到任何威胁信号。
根据相关报道,事件发生前,一架俄罗斯军方的无人机曾靠近进行观察。此时,校内的阅兵场上有超过500名人员在列队接受检阅。而旁边的大楼,就是泽连斯基所提到的「教育大楼」,里面有众多教官和学员正在上课。
无人机迅速将情报传递给了俄罗斯军队的后方指挥中心。某个基地随即向无人机所显示的坐标发射了两枚伊斯坎德尔导弹——一枚装有集束弹头,另一枚则为高爆弹头。
集束弹头导弹在阅兵场空中爆炸,散布的子炸弹覆盖了正在接受检阅的500多名乌军技术学员及其教官;而高爆弹头则准确地打击了「教育大楼」。
![](https://img.jasve.com/2024-9/9c6e04f83422e2c79e62a2fad7b51c2d.webp)
高爆弹头用于毁坏建筑,而集束弹头则用来进行露天的物理消灭。此外,此时恰逢教官和学员的大规模集结活动,安排得清晰明了。
两次精准出击,完全没有浪费。
有人问,既然设定了如此出色的目标,为何只用了两枚伊斯坎德尔?
有人认为,如果换成以色列,后续的救援医疗队肯定会被一并处理掉。
实际上,与以色列和哈马斯相比,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军事行动上相对遵循规则,他们的主要攻击目标都是双方的军人。
此外,无论它是否愿意承认,俄罗斯内心深处始终对西方抱有幻想。因此,事情不能做得太过绝断。
此外,可能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以及对发射车位置暴露的担忧,因此只发射了两枚导弹,恰到好处。
更巧合的是,这一天恰好碰上了乌克兰驻日本的大使拜鬼,算是不经意间为我们出了一口气。
![](https://img.jasve.com/2024-9/5d9c39c4edd0607ec9f3329c55197695.webp)
提到这一点,大家应该已经理清了思路。这次俄军的精准打击,其实离不开乌克兰那边提供的「情报支持」。
更让人感到讽刺的,是那些高大上请来的「外国专家」和一群乌克兰的「门徒」。这些专注于电子战和预警机的技术人员,最终究竟得到了什么样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