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海军高层有关大陆「2027年前后采取行动」的言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在岛内激起了层层涟漪。台当局如同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接连派遣代表团远赴重洋,向美国求援,企图寻求安全保障。然而,这种「病急乱投医」的做法,真的能够换来台当局想要的「定心丸」吗?
或许是被台当局近乎哀求的姿态所触动,白宫方面终于抛出了一枚看似强力的「定心丸」:多家媒体披露,美国正计划向台湾地区部署「毒刺」防空导弹,试图以此增强台湾的「自卫能力」。「毒刺」导弹,这款在俄乌冲突中一度被渲染得神乎其神的武器,如今又被美国搬上了台面,试图将其打造成为台海局势中的一张「王牌」。
然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那些被寄予厚望的「神奇武器」,往往会在实战中暴露出致命的缺陷。当初,乌克兰方面也曾对来自西方的「毒刺」导弹寄予厚望,但很快,这款武器的赫赫威名便在俄军的钢铁洪流面前被无情撕碎。如今,美国故技重施,试图将「毒刺」导弹复制到台湾,其结果恐怕也难逃覆辙的命运。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这种持续向台湾地区出售武器装备的行为,不仅无助于缓解台海局势,反而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将台湾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对于这一点,美国方面并非不明白,但他们却执意要充当「麻烦制造者」,其背后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与寄希望于外部势力「保驾护航」的台当局不同,岛内一些明智之士早已看清了局势,对台湾的未来充满忧虑。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大陆完全可以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兵不血刃地瓦解台军的抵抗意志。这种观点在台湾社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让一些原本对「以武拒统」抱有幻想的人开始反思。
台湾军事专家、战略学会副研究员蔡炫在一篇题为【陆制拼装军品,国军打得安心吗】的文章中,以犀利的笔触,直言不讳地指出:大陆的力量已经悄然渗透到台军内部,形成了强大的威慑。通过掌控关键武器装备的供应链,大陆便能轻而易举地让台军陷入瘫痪,不战而屈人之兵。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蔡炫在文章中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台军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方面对大陆的依赖程度之高,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甚至连台军日常使用的许多军用通讯设备,都采用了大陆的技术和标准。这一现状让他联想到此前发生在黎巴嫩的电子通讯产品爆炸事件,并担忧类似事件未来可能在台湾上演,给台军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在蔡炫看来,一旦大陆在这些军用设备的零部件中植入「不安全程序」,就能够远程操控一切,让台军在顷刻间陷入瘫痪,丧失作战能力。届时,台当局苦心经营多年的「防卫体系」也将土崩瓦解,不堪一击。
蔡炫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而是建立在对现实情况的清醒认识之上。无独有偶,此前也有西方专家指出,某些国家政府有能力远程操控,引发大规模的手机安全事故,提醒公众提高警惕。讽刺的是,这种卑劣的手段最初却被某些国家及其盟友滥用于实战,如今却反过来担心其他国家采取同样的行动,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事实上,即便蔡炫没有发出这样的警告,台军高层也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着手全面禁用大陆生产的零部件,试图降低对大陆的依赖,但这无异于扬汤止沸,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在不久前,来自美国的多家无人机企业高管「组团」窜访台湾,并在会谈中明确提出了构建「去大陆化」无人机产业链的目标,试图在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与大陆的「切割」,妄图彻底摆脱对大陆的依赖,但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事与愿违。
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需要雄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撑,而这些恰恰是台湾地区所缺乏的。如果台军真的要将「去大陆化」进行到底,这意味着他们将为了一架小小的无人机,付出比市场价高出数倍的成本,并投入巨资建设大量基础设施,其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
总而言之,种种迹象表明,台军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战备状态,并开始就更多细节展开讨论,试图为可能发生的冲突做好准备。但他们似乎忘记了,真正的战争不是靠堆砌武器装备就能赢得胜利的。
对于大陆而言,或许也是时候放弃幻想,认清现实了。指望某些「台独」顽固分子主动「放下屠刀、回头是岸」,已经不切实际了。他们已经铁了心要与外部势力沆瀣一气,充当外部势力的「棋子」,甘愿将台湾的未来绑上「台独」战车,最终只会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