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日本也进行下饺子,22艘护卫舰接连下水,想和中国来个军备竞赛?

2024-12-23军情

日本海上力量近年来持续扩张,海自与海警舰艇建造数量显著增加,例如30FFM护卫舰已服役多艘,并保持较高建造速度。此举引发外界对其意图的揣测,例如是否意在与中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但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支持此类观点。

12月19日,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再添新丁!日本海上自卫队第10艘30FFM护卫舰下水,将被命名为「长良」号。自2021年首舰下水以来,这支「多面手」舰队正快速壮大,奔着22艘的目标稳步前进,现已接近半数。更值得一提的是,从第12艘开始,30FFM将「增重」至6000吨,这甚至超过了部分早期日本海自驱逐舰的吨位,颇有「小船扛大炮」的意味。

中日两国海军都在马不停蹄地打造新一代「带刀侍卫」。日本祭出了30FFM,意欲壮大其护卫舰队;中国则在054A的「肩膀」上,扛起了更强壮的054B,继续壮大「中华神盾」家族。这场海上力量的较量,颇有「关公战秦琼」的时代穿越感。

054B型护卫舰,排水量或达5500吨级,首舰「漯河」舰(545)和「钦州」舰(555)已披上海军战袍,其中「漯河」舰现身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码头,疑似已入列服役。 有趣的是,后续054B的建造进度似乎有些「掉链子」,与日本30FFM的「下饺子」速度相比略显逊色。

日本海上保安厅强化6000吨级巡逻舰建造,提升海上执法力量,似有意加强在钓鱼岛/尖阁诸岛海域的巡逻力度。此举或将加剧该海域的紧张局势。

钓鱼岛事件后,中国深刻认识到东海局势的复杂性,开始大力强化海上维权力量。曾经分散的海监、海警等部门整合为统一的中国海警,并迅速「扩编增舰」,一大批千吨级执法船艇如同「海上堡垒」般加入了巡逻队伍,有效提升了海上存在和执法能力。

面对中国海警力量的增强,日本选择主动出击,加速建造更大吨位的执法船以维护自身 海运的权益。 「春光」级,这款排水量达6000吨,可搭载直升机的巡逻舰,便是其应对之策。 值得一提的是,该级舰的4号舰已于12月3日下水,后续舰艇的建造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这无疑预示着东亚海上力量对比的微妙变化。

中日海上执法力量对比日趋白热化。中国海警已拥有2艘万吨级(12000吨)、1艘5000吨级、9艘3000吨级和10艘4000吨级等「吨位担当」,实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日本海上保安厅正加紧建造6000吨级巡视船,意图抵消中国海警的优势,双方在海上执法领域的角力正不断升级。

面对复杂的海上博弈和装备代差的挑战,中国海军开启了「下饺子」模式。从水面战舰到水下潜艇,从登陆利器到后勤保障,各种舰艇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迅速壮大海军战斗序列。如今,中国已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护卫舰队,这支「海上轻骑兵」正成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中坚力量。

054A,这款低调的护卫舰,如同海军下饺子般一口气造了50艘,横跨5个批次。2010-2020这十年间,它撑起了中国海军现代化的半边天,堪称走向深蓝的「海上劳模」。 这批量产的先进战舰,也让中国海军的装备水平实现了「换挡升级」。

054B导弹护卫舰,解放军海军吨位最大的「带刀侍卫」,目前仅有两艘亮相。虽说是最新锐,但别急着断言这就是终点。它集一体化桅杆、双面旋转相控阵雷达等诸多新技术于一身,堪称技术探路先锋。5000到6000吨的排水量,在护卫舰家族里也算得上「大块头」了。 短期内不会大批量「下饺子」,毕竟新技术落地,总得先试试水。

待054B技术成熟后,其或将批量入列,接替054A在驱逐舰支队中的位置,成为航母编队及两栖打击群的骨干力量,专司区域反潜重任。 这如同海军进行了一场「换装」,用更先进的「水下猎手」守护舰队安全。

中日两国都在加紧建造6000吨级「海上巨兽」,只不过一个挂的是巡逻船的牌子,一个叫海警舰艇。 有意思的是,中国这款海警船脱胎于052D导弹驱逐舰,相当于「卸甲归田」的052D,船型和强劲的「心脏」(动力系统)都没变,只是「牙齿」(导弹和鱼雷)拔掉了。这就好比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解甲归田后扛起了锄头,但那股子威慑力依然存在。

中国海警正批量建造燃气轮机驱动的6000吨级执法舰艇,弥补了此前同级别舰艇的动力短板。相比柴油机,燃气轮机赋予舰艇更强的加速性和航速,使其更能适应海上执法环境的复杂需要,例如快速反应、高速拦截等。

这就好比警车换装了动力更强劲的发动机,巡逻执法效率自然更高。中日海上力量暗流涌动。无论是穿制服的海保,还是穿军装的海自,都将中国海军和海警视为头号挑战,试图扭转亚太力量格局,梦回20年前美日「说了算」的时代。

二战后,日本虽曾一度雄心勃勃,试图重塑亚太格局,奈何经济引擎失速,陷入「失去的二十年」。 如今,面对中国GDP已是其4.5倍的体量,且差距仍在拉大,昔日雄图已成泡影。 这就好比旧式战列舰面对航母编队,纵使炮火再猛,也难以扭转时代潮流。

造大船,强海军,是大国掰手腕的硬功夫。中国船舶旗下已形成航母、核潜艇、水面舰艇「三位一体」的建造格局。光能造航母的船厂就有两家,造驱逐舰、护卫舰这类大家伙的船厂有三家,还有一家能造大国重器——核潜艇。这可不是造玩具,背后是先进制造业实力的较量。

想靠军备竞赛「逆风翻盘」?日本的历史教科书或许该再翻几遍。这条路,注定是条加速滑向深渊的单行道。#头条创作挑战赛# 欢迎评论区理性讨论。中国海警依法驱离进入钓鱼岛领海的日本船只,又一次在东海这片敏感水域激起波澜。

就像历史上的无数次海上摩擦一样,这并非简单的渔船作业纠纷,而是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的缩影。现代化的海警船,如同披着执法外衣的轻型战舰,在守护海洋权益的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吨位越来越大,装备也越来越精良,从高压水炮到舰载直升机,无不展现着国家实力的延伸。此次事件,也再次凸显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归属的争议性,以及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