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成都建机场直飞日本轰炸,中美定的秘密计划,真的打到日本了吗?

2024-09-17军情

全面抗战的时候,美国在中国弄了飞行航空大队,来给中国抗战帮忙。在这几个航空大队里,大家最熟悉的是第十四航空大队,也就是后来特别出名的「飞虎队」。不过除了十四大队,还有一支航空队叫第二十航空队也很有名,这支队差不多承担了抗战最后一年轰炸日本本土的全部任务。这场持续了一年的轰炸任务,被罗斯福当成中国战区最重要的任务,它叫「马特洪恩」计划。

一、中国战场的首要任务

1941 年 12 月,日本攻击了珍珠港,这就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本海军挑起太平洋战争的目的特别明确,就是要除掉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力量,保证日军在远东战场和东南亚战场能够顺利展开进攻,还得守护日本本土的安全。然而日本没能达成心愿,1943 年的中途岛之战和瓜岛战役能说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日军在这些战役里输得很惨,只得放弃对美军的进攻态势。美军则开始改变之前的防守态势,在太平洋战场上向日军发起全面进攻。

光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展开反击不行,美国政府琢磨着在远东的中国战区,也搞同样的对日进攻。按照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研究的结果,美军打算在中国战区启动一个顶级的战略任务,就是安排一支厉害的轰炸大队,从中国战区直接飞往日本本土去轰炸。这个战略任务叫「马特洪恩」计划,负责执行的是第二十航空队。

轰炸日本本土这事儿,老早就被美军列入了战略任务里,可因为美国本土离日本太远,一直没弄成。要是直接派轰炸机去炸日本,只能从中国或者离日本近点的岛屿出发,综合考虑后勤补给、机场大小、天气等各种因素,从中国出发去炸日本是最合适的。1943 年,罗斯福跟中国战区最高领导人蒋介石讲,说了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性,还建议蒋介石在成都修五个大型的轰炸机场,好让 B-29 新型轰炸机去执行任务。

为了达成这个计划,国民政府召集了几十万工人去修建机场,给「马特洪恩」计划的执行打下基础。

二、计划的落实

1944 年 6 月,成都各处的机场差不多都建好了,第二十航空队把印度加尔各答和中国成都的机场当作基础,开启了「马特洪恩」计划。从 1944 年 6 月到 1945 年 4 月,这个航空队总共实施了 49 次轰炸行动,轰炸的地方包括中国东部沦陷的区域、日本本土、台湾,还有东南亚的像泰国、印度尼西亚这些地方。

就执行的成效而言,真不咋样。1944 年 6 月 5 日,航空队从印度启程,展开第一次轰炸行动,要炸的是泰国曼谷的日本铁路。然而在出发前,接连碰上轰炸机出故障和天气改变这类突发状况,致使 98 架轰炸机里最终仅有 18 架飞到曼谷,轰炸的效果差得很。

6 月 15 号,航空队安排了 70 架轰炸机去日本本土的八幡工业基地。轰炸队在成都机场准备好就陆续出发,到日本的时候就剩下 47 架了。可倒霉的是,八幡工业基地的烟雾挡住了轰炸机的视线,好多轰炸机只能靠着不太准的雷达扔炸弹,最后只有 1 架轰炸机把炸弹全扔准了,被轰炸的日本工厂几乎没啥损失。不过,中美两国对这次轰炸都热烈报道了,因为这是美军飞机第二次成功飞到日本本土轰炸,对鼓舞士气特别有意义。

有学者表示,瞧瞧中美两国投入的众多人力、物力和财力,「马特洪恩」计划所达成的成效压根没达到两国最初的预想。特别是罗斯福在这计划上费了好多心思,还把它列为中国战区的顶级任务。这在美国引发了好多人的怀疑,有人觉得马特洪恩计划轰炸的目标不对头,与其大老远跑去炸日本本土的钢铁厂,倒不如直接炸运输原料的船只。还有人质疑为啥不把这个任务交给战斗经验更足的飞虎队。甚至有人把这计划的意义彻底否定了,觉得它对战争的推进一点作用没有。

三、罗斯福为啥这么执着

面对这么多的质疑声,罗斯福本人压根没回应为啥这么看重这一轰炸计划,还把它列在中国战区任务的最高级别里。

这一说法出现后,很快又有人表示怀疑,要知道在马特蒙恩计划实施的前后,中美在修建机场贷款的事儿上闹得很凶。罗斯福变卦了,拒绝支付给国民政府承诺的 10 亿美元贷款,中国战区也一直没取代欧洲战场,没成为美国优先考虑的对象。罗斯福对马特洪恩计划期待很高,为此投入了好多资源,可他好像没太把中国战区当回事儿。这么一看,罗斯福的形象好像挺「扭曲」和「分裂」的。

问题又回到了最初那地方,就是「马特洪恩」计划真像之前学者说的那样,一点效果都没有吗?其实吧,要是不看轰炸计划在轰炸方面的成果,马特洪恩计划在战略上还是挺有效果的。第二十航空队袭击日本的计划,让日军对美军的战略想法判断错了。就说 1944 年 6 月 15 号轰炸日本本土那次,日军早就知道了美军的轰炸计划,所以从太平洋调部队回日本本土防守。就在这天,美海军向马里亚纳群岛进攻,原先在这的日本海、空军正好被调回日本了。可以讲马特洪恩计划把日本的军事部署弄乱了,让美军打了日军个猝不及防。另外,这回用来轰炸日本的 B-29 轰炸机,是美国新研制出来的最牛的轰炸机,计划的实施给检验轰炸机效果提供了最好的机会。有学者觉得,要是把时间往后推,能看到 1945 年 8 月美军扔原子弹时,用的飞机正是 B-29 轰炸机。不光这样,在韩战的时候,B-29 轰炸队在朝鲜战场上也是王牌,有拿核武器吓唬别的国家的任务,从这个角度想,罗斯福把有试验 B-29 轰炸机作用的马特洪恩计划看得那么重要,也就不奇怪了。

文史君讲

1944 至 1945 年的马特洪恩计划,是中美联手搞出来的轰炸计划,罗斯福在这上面费了好多心思。虽说从轰炸的成效来讲,没有特别出色的成果,不过在干扰日军军事安排,还有测试 B - 29 轰炸机性能这些方面,那可是起了大作用。就冲这点,马特洪恩计划也有了一些让人想不到的成效。

胡越英:【二战后期美国马特洪恩计划与核战略】,出自【抗日战争研究】2008 年第 3 期。

任东来:【1941 - 1949 年美国于中国的军事机构及其变迁】,【抗日战争研究】1995 年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