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27年5月26日墨索里尼在众议院的演说中说道:「在1935年至1940年之间,我们将处于一个我称之为欧洲历史上的关键时刻 ——那时我们所处的地位将使人们听到我们的声音,并看到我们的权利将终于被承认。」
关键时刻
他所预言的关键时刻业已来临,但是那时在欧洲最值得大家注意的声音却并非来自意大利。墨索里尼在1927年可能确曾希望在未来的10年中德国会复兴,法国将衰落,足以使他能同那些得到「满足」的国家做成一笔扎实的交易 ,并确保意大利在欧洲四强的均势中至少能同法国并驾齐驱。但是当时他认为希特勒只是一个卑微的和不可靠的模仿者,甚至连接受一张他的亲笔签名赠送的照片也不配;从他目睹他的这位独裁伙伴发迹以来,他就一直有着这样复杂的心情。
墨索里尼为意大利所要配备的充分军备、工业能量、原料、粮食、财政储备,或是为奋勇投入这场全球范围的并由纳粹规定其步调的强权政治角逐而须具备的政治和社会团结这些方面,他都没有取得成功 。帝国的扩张,甚至是捍卫法西斯思想,在整个意大利都不是产生英雄事业和坚韧不拔精神的原因。许多因建立意大利帝国并取得反制裁胜利而深感自豪的意大利人,这时对追求经济独立政策以及在西班牙两年半不宣而战的极度紧张也正在感觉到,并且不安地意识到意大利是与德国人拴在一起走向战争,而远在纳粹革命尚未发生以前,意大利人对德国人就不曾有过好感。另一方面,施加经济制裁对意大利人民的影响,怎样估计也很难说是过高的。墨索里尼利用巧妙的宣传成功地说服了大批意大利人,使他们相信埃塞俄比亚为意大利提供经济开发的可能性是巨大的。
意大利的政治上的犬儒主义不仅始自法西斯政权时期,在文艺复兴时代就已经流行了,这就使意大利人看不到真相,即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已成了一项激起海外真正义愤的罪行, 也使他们看不到国际联盟体现的那种集体安全观念,对许多非意大利人说来是十分可贵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它本身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联被认为是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惟一堡垒。意大利人轻易地作出结论,认为制裁只不过是强权政治角逐中的一个步骤,从而不自觉地牺牲了自己;这种犬儒主义式的天真设想,就使意大利团结起来支持墨索里尼,其团结的程度是意大利以外的人无法认识的,正如意大利国内的人也从来认识不到在外国人眼中的意大利侵略是多么丑恶一样。为此,意大利人对英国怀有强烈的怨恨,尽管肯定是没有根据的。
这股怨气延长到缔结了1937年和1938年英意协定以后很久还未消除,甚至在1943年以后的一半对英国友好的意大利人中间仍然还流露出来。
制裁措施
与此同时,未能施加断然的制裁措施大概也加强了墨索里尼的信念,认为西方国家是软弱可欺和意见分歧的。对普通的意大利人说来,心理上的影响较之经济上的重要得多,这种持久的憎恨有助于使接受轴心国的政策成为可能 ,而此项政策与意大利人的感情是多么格格不入,连墨索里尼自己也是经过了长时期的踌躇才采取这一政策的。此外,法西斯主义仍然有着热烈拥护它的人,很多意大利人也从中取得了既得利益。政府能够依赖一般群众的默认,防止形成任何有效的反对派,而法西斯党内的上层分子对外交政策的批评也往往只是逐渐流于发牢骚而已。维克多·艾曼努尔国王和他的臣民一样,不喜欢德国;但自他让君主制受制于法西斯主义后所保留的那一点儿权力使他对墨索里尼起不了什么影响,墨索里尼憎恨任何哪怕是潜在的同他竞争最高权力的对手。
对轴心国政策提出的最有力挑战来自天主教会。1939年1月,法西斯政府曾预期因梵蒂冈反对他们的反犹太人法规,将会发生一次大危机。即便反对意大利和德国联盟的人还不够强大, 不足以阻止法西斯意大利作为一个侵略国参加战争,意大利由于其经济劣势,由于人们普遍不愿意进行战争,它在这样一场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机会也是渺茫的。墨索里尼的权力正在衰落,他的专制方法,他只注意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他部下的素质窳劣,这些都组不成一个有远见和有效率的政府,也训练不成一届能统治国家的有政治家风度的接班人。法西斯「统治阶层」实际上是以腐化、愚蠢和不负责任而闻名的,不过才能和胆识在意大利并未消失,因为几年以后的抵抗运动即将有所表现。
这一时期的经济形势将在本书其他章节讨论。至于大肆宣扬的16年来在法西斯主义统治下形成的庞大军事阵容,虽不能说完全是虚张声势,但它的缺点已引起了罗马的不安。在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战争中, 在不如预期的未来那样严酷的条件下,意大利军队取得了作战经验,付出的代价却是厌战情绪和物资及财政储备的大量消耗。此外,从1936年起,墨索里尼已着手进行大规模的三军改组的重整军备的计划,要经过两三年以后才能达到下一个战备的高峰。而且,在鼓励意大利人以进攻精神、运动战和杜埃将军的空军密集战理论为思想方法的同时,又提醒他们,消耗战是和法西斯经济的「铁律」相抵触的。
墨索里尼本人似乎认为,在与法国单独进行的战争中,任何一方的防御工事都会阻止在阿尔卑斯山边界或在北非进行决定性的战斗,而即便是对付吉布提,法国的增援也会使进攻更难以进行,虽然不是不可能 。他预计在空中和海上,意大利军队都会证明可与法军相匹敌或者胜过法军,但这样的战争将是一场长期战,除非战争蔓延到欧洲的其他国家或全世界。他实在并不认为此刻是进行法意战争的理想时间,更不是进行全面战争的理想时刻,虽然在他与法国的关系中,他准备冒战争的风险,但他似乎是把战争视为可能发生而不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在1942年底以前他不要打仗,他希望到了那年年底,意大利的炮兵已全部更新,还有八艘现代化的新战舰可以交付使用,潜艇也比已有的多一倍,平定下来的和足以自给的埃塞俄比亚可以有一支50万人的本地军队 ,为意大利本土争取的自给自足的计划也已完成了一半,1942年的展览会将充实意大利的外汇储备,并将有尽可能多的居住在法国的意大利人被遣送回国。这一喘息时间还可以用来向法国勒索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关于殖民地方面的让步,怂恿对立国家的任何分裂倾向。例如,鼓动少数民族和殖民地人民反犹太主义与和平主义,甚至包括墨索里尼长期以来在西班牙圣战中所反对的「布尔什维主义」。他与希特勒不同,似乎并不认为这时轴心国的实力已经可以说到达了顶峰,进攻一定要在这时发动,或者根本不必进攻。
?参考资料
【概览,1927年】,第120—121页。
马里奥·多诺斯蒂(笔名):【墨索里尼和欧洲】(MarioDonosti, pseud.:Mussolini e l'Europa),罗马,莱奥纳尔多,1945年版,第80页。
【概览,1938年】,i.91—96。
参阅雷诺:【法国拯救了欧洲】,i.439。
见「法西斯意大利的军队」,【意大利评论】,1939年,6—9月号,第1—380页,特别是陆军副部长帕里亚尼将军和空军副部长瓦莱将军题为「理论——精神」的两篇文章。
M·G·甘末林:【服役】(M.G.Gamelin: Servir),巴黎,普隆,1946年版,i.134。
见1939年5月30日墨索里尼致希特勒的「卡瓦莱罗备忘录」。【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xxxi.156—159(2818—PS);摘录译文载【文件,1939—1946年】,i.170;参阅【阴谋与侵略】,v.453—455。又见齐亚诺:【日记(1939—1943年)】,1939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