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北约欲扩军24万,俄祭出中国牌,哈里斯表态拒与中国正面刚

2024-10-17军情

一场惊天的消息在2024年十月震撼全球,北约新任领导人在俄乌战争备受瞩目的情况下,公布了一个爆炸性的决定:增加二十四万兵力,规模之宏大前所未有!

毫无疑问,这个措施会为欧洲大陆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俄罗斯将是第一个直接受影响的国家,普京政府也将因此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俄方为了应对北约这种逼人态势,只能将中方纳入谈话,指出中俄在安全方面保持着一致的立场,并对西方发出警告,不要轻举妄动。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则持有不同的看法。

在一次访谈中她清晰的表示,美国有意图在经济领域取得胜利,但无意与中国发生对抗。

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美国等国家在欧亚大陆上演着一场错综复杂的棋局。

为什么此时北约会选择大规模扩充军队?中俄提到的会有效果吗?在幕后,各个国家都有着怎样的策略和想法?

普京政府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俄罗斯高度戒备,外交大臣接连提到中国。

一旦北大西洋联盟大规模增加兵力,最直接的受害者必然是俄罗斯。

普京政府将会陷入两难境地,因为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拉锯战和 NATO 在家门口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他们必须做出选择。

对于俄罗斯而言,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拉夫罗夫非常懂得外交艺术,清楚知道在这种时刻,最佳策略是向国外寻求支持。

当今世界局势下,哪个国家比中国更适合呢?因此,我们目睹了拉夫罗夫在访谈中频繁提起中国。

「中俄相互之间表示理解」,「中国的合作伙伴也会就此作出回应」这样的话听起来是否觉得很耳熟?确实,这正是典型的外交用语,旨在向西方传达一个信息:不要以为你们能够孤立俄罗斯,因为中俄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

俄罗斯的举动是可以被理解的。

这次北约增兵二十四万,绝非儿戏。

这相当于增加了四十九个战斗旅,每个战斗旅人数大约为五千元。

如此大规模的增兵,在上个世纪足以引发一场大战役。

俄罗斯海军在这个关键时刻宣布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太平洋区域进行联合演习。

这种时机的选择,真是一片苦心。

一方面,它向西方展示了中俄军事合作的紧密程度;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增添了一些底气。

然而,这种炫耀武力的方式,是否真的能够威慑北约,还有待商榷。

哈里斯:美国无意对抗中国。

俄罗斯忙着拉近与中国的距离,与此同时,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却在舞台上表演着另一出戏码。

在接受访问时,哈里斯强调:「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

」。

哈里斯的这番言论,初听之下仿佛是对中国友好表示。

然而,深入思考便不难发现,这背后可能隐含着其他意图。

美国目前的首要任务是遏制俄罗斯,如果同时与中国发生冲突,无疑是自找麻烦。

然而,哈里斯也毫不掩饰地强调:「美国必须在21世纪的经济竞争中获胜。

」这句话清楚地表明,尽管美国不希望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但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内的竞争却从未停止。

哈里斯在访谈中还特别强调了保持与中国的军事沟通。

这一方面令人赞赏。

毕竟,在大国博弈中,确保沟通渠道的畅通至关重要。

它能够防止误解判断,降低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

中国低调处事,避免直接冲突。

中国对俄罗斯的"热心"和美国的"友好"态度的回应可谓十分冷静、自我克制。

即使面对俄罗斯的拉拢,中国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

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使用武力。

这种态度不仅维护了国际秩序,而且还避免了被卷入大国博弈的漩涡。

不采取直接对抗行动,但也决不轻易妥协。

这种策略的智慧,是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也是我国作为世界大国的独立自主精神的体现。

然而,尽管面对美国的压力,中俄之间的合作并未中断。

具体表现在,中俄两国在亚太地区进行了多次联合演习。

这种合作并非针对第三方,也非结盟,而是两个大国间的正常军事交流。

此外,中国还积极促进与美国的军事沟通。

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误判的风险,还可以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铺平道路。

中国选择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既不涉及卷入冲突,也不放弃原则,这是应对复杂国际局势的一种智慧表现。

北约东扩之路充满坎坷。

尽管这次北约扩军行动声势浩大,但在其内部却存在着分歧。

尽管德国、法国等欧洲大国表面上支持北约对俄采取强硬态度,但在私下里,这些国家对扩军计划表达了不满。

毕竟,增加兵力意味着国防预算将大幅上涨,这对于尚未完全摆脱经济危机的欧洲国家而言,无疑是一个繁重的负担。

几个月前,有消息称,为了实现扩军目标,北约要求成员国将国防支出提高到GDP的2%以上,许多国家对此感到难以完成。

此外,北约内部在如何分担军费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一些东欧小国认为西欧强国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而西欧国家则认为东欧国家是北约东扩的主要受益者,因此应该承担更多的费用。

除了经济因素外,北约东扩在军事方面也面临许多风险。

乌克兰战事已经陷入胶着状态,北约若贸然介入很可能惹火烧身。

此外,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的核武库,这对北约而言无疑是一柄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普京多次表示,如果俄罗斯的安全受到威胁,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

俄罗斯正在积极应对北约的强势姿态,据俄媒报道,俄罗斯已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了"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其射程可覆盖整个波罗的海地区。

此外,俄罗斯还在北极地区加强了军事存在,并且举行了大规模军演,以展示其捍卫北极主权的决心。

可以预见,随着北约东扩的推进,欧洲大陆将再次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

美俄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将更加激烈,欧洲国家可能会成为这场博弈的牺牲品。

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所言,欧洲不能成为美国遏制俄罗斯的「附庸」,而应该朝着独立自主的方向发展。

结语。

在北约扩军的背景下,中美俄三个国家的关系呈现一种微妙的平衡。

这三个国家都在大国博弈中观察形势,依据自身的利益调整策略。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将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把发展的需要放在首位,唯有如此,才能找到属于我们的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