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战德国 37 毫米舰炮的传奇身世
在二战的硝烟弥漫中,德国海军的军备武器成为了其海上力量的关键支撑,而 37 毫米舰炮更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存在。这些舰炮分布于各类舰艇之上,从庞大的战列舰、巡洋舰到小巧的鱼雷艇、潜艇,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在德国海军的作战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着中近距离防空以及对海攻击等多项关键任务,成为了守护舰艇安全与实施攻击的重要火力保障。
德国海军的 37 毫米舰炮有着丰富多样的型号,每种型号都有着独特的设计特点与发展历程,犹如一个武器家族,在战争的舞台上各自演绎着独特的故事,共同书写着德国海军舰炮的传奇篇章,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这些舰炮的奥秘。
二、SK C/30 型:早期主力的荣光与局限
二、SK C/30 型:早期主力的荣光与局限
(一)研发背景与初衷
SK C/30 型 37 毫米舰炮的研发历程可追溯至 20 世纪 20 年代,当时克虏伯和莱茵金属两家公司参与了德国海军新型舰炮的竞标项目。莱茵金属公司以 flak18 型 37 毫米防空炮为原型,经过不断改进和优化,最终推出了 SK C/30 型舰炮。
德国海军选择 SK C/30 型舰炮,可能是出于对其性能、可靠性以及与现有舰艇兼容性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该型舰炮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德国海军对于中近距离防空和对海攻击的需求,其稳定的炮架设计以及较为先进的弹药技术,使其在众多候选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德国海军舰艇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性能参数剖析
SK C/30 型 37 毫米舰炮在性能参数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其火炮重量为 243 千克,身管长度达到 2962mm,炮弹重量约为 0.68 千克,采用单发半自动装填方式,理论射速可达 30 发 / 分钟,但在实际作战中,由于装填方式的限制,其射速往往只能达到 20 发左右。
炮弹初速较高,可达 1000m / 秒,在有效射程方面,其有效射程约为 2000m,最大射程则可达到 8500m。
该型舰炮的优点在于其较高的炮弹初速,使其在攻击目标时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和穿透力;稳定的炮架设计也为其射击精度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舰艇晃动对射击的影响。然而,其单发半自动装填方式的射速相对较慢,这在面对敌方快速机动的空中目标时,往往难以形成有效的火力网,无法对目标进行快速、密集的打击,成为其在防空作战中的一大短板。
(三)实战表现与问题
在实战中,SK C/30 型 37 毫米舰炮参与了二战中的众多海战,如著名的丹麦海峡海战。在这场海战中,德国海军的俾斯麦号战列舰装备了 SK C/30 型舰炮,然而在面对英国皇家海军的空袭时,该型舰炮的射速慢、火力密度不足的问题暴露无遗。
由于无法快速有效地击落来袭的敌机,俾斯麦号战列舰遭受了多次空袭打击,最终导致其沉没,这一事件充分凸显了 SK C/30 型舰炮在防空性能上的局限性。在其他海战中,该型舰炮也常常因为射速问题,难以应对敌方飞机的密集攻击,使得德国舰艇在防空作战中处于被动局面,对德国海军的作战行动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也促使德国海军加快了对新型防空舰炮的研发步伐。
三、Flak C/36/37 型:自动射击的初步尝试
(一)陆军原型与海军改进
Flak C/36/37 型 37 毫米高射炮最初以陆军的 Flak18 型防空炮为基础进行改进。陆军型的 Flak18 型防空炮采用十字形底座,可安装车轮便于牵引机动,在底座上安装插轴式旋转炮架,俯仰角度为 + 85 - -8 度,可 360 度旋转,炮手席及俯仰、回旋手轮均位于火炮左侧,在身管两侧有一组平衡弹簧用于平衡炮身重量,弹簧用于大仰角射击时的重心移位补偿,架退火炮在运输状态下的全重为 3560 公斤。
而海军型的 Flak C/36/37 型高射炮在结构上进行了一些适应性调整,例如炮手坐席被移到炮架右侧,左侧改为装填手站立的平台,原先的一组平衡弹簧减为两组,安装在炮架前方,整个火炮及炮架在运输状态下的重量减轻为 2400 公斤。海军型 Flak C/36/37 型高射炮使用的海军炮架资料不详,可能由陆军炮架改进而来,或直接采用陆军炮架。
其名字中的 「C」 表示海军使用的版本,以与陆军型号相区分,主要装备于小型运输驳船和辅助舰艇,为这些舰艇提供一定的防空火力支援,在一些近海护航和运输任务中发挥了作用,增强了小型舰艇在面对空中威胁时的自卫能力。
(二)性能亮点与不足
Flak C/36/37 型 37 毫米高射炮在性能上有其亮点。它采用 6 发弹夹供弹,从机匣左侧插入,弹壳由机匣右侧抛出,这种供弹方式相较于 SK C/30 型的单发装填有了明显进步,理论射速可达 180 发 / 分钟,大大提高了火力输出的速度和密度。
不过在实际战斗中,由于机械结构和操作流程的限制,其射速往往只能达到 80 发 / 分钟左右,但这仍然比 SK C/30 型的射速有了显著提升,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发射更多的炮弹,增加了击中目标的概率。
该型舰炮的炮身长度为 3.301 米,炮口外侧有螺纹,可安装漏斗形消焰器,连同消焰器的全长为 3.626 米,身管长度为 2.112 米,为 57 倍径,身管内有 20 条深 0.55 毫米、宽 3.81 毫米的右旋膛线,炮膛容积为 0.273 升,发射的弹种包括穿甲弹、延迟榴弹和触发榴弹,炮弹全重 1.5 公斤,弹丸重 635 克,发射药重量 185 克,其穿甲弹可在 100 米距离上可击穿 36 毫米的 60° 倾斜装甲,炮口初速为 770 - 820 米 / 秒,最大射程可达 6500 米,最大射高约 4800 米,有效射高 2000 米。
其不足之处在于,火炮的操作相对较为繁琐,需要炮手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且火炮的自动机构在长时间连续射击后可能会出现故障,影响其持续作战能力。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在一些小型舰艇的防空作战中,Flak C/36/37 型舰炮还是能够凭借其相对较高的射速和一定的威力,对来袭的敌机起到一定的威慑和打击作用,为舰艇的安全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四、Flak M42 型:应战争需求而生
(一)研发契机与目标
二战爆发后,随着战争的推进,德国海军在实际作战中深刻认识到 SK C/30 型 37 毫米舰炮存在的严重缺陷,尤其是其半自动射击方式导致射速过慢,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空中威胁,无法满足中近距离防空作战的需求。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为了提升舰艇的防空能力,德国海军于 1942 年紧急委托莱茵金属公司加紧研制具有全自动射击功能的新型 37 毫米高射炮,旨在快速开发出一款能够有效应对飞机突袭的防空武器,以增强舰艇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
(二)技术创新与性能提升
莱茵金属公司在接到研发任务后,选择了陆军的 Flak 36 型 37 毫米高射炮作为原型进行改进设计,以缩短开发时间并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基础。在改进过程中,他们对火炮的多个关键部分进行了优化。
例如,将身管长度延长,提高了炮弹的初速和射程,使火炮在攻击目标时更具威力;供弹方式也进行了重大改进,改为类似博福斯 40 的顶置弹夹供弹,这种供弹方式大大提高了供弹速度和稳定性,使得火炮的射速得以显著提升,从原来的较低射速提升到了 160 发 / 分钟,终于达到了二战时期防空机炮的平均射速水平,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发射更多的炮弹,从而增加了击中目标的概率,在面对敌方飞机的攻击时,能够形成更密集的火力网,有效提升了防空作战的效能。
此外,德国海军还为 Flak M42 型高射炮专门开发了 3 款炮架,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舰船安装需求。这 3 款炮架分别针对潜艇、小型水面舰艇和大型水面舰艇进行了优化设计,充分考虑了不同舰船的空间布局、稳定性要求以及作战环境等因素。
例如,为潜艇设计的炮架注重小巧轻便和易于安装,同时还要确保在潜艇有限的空间内能够正常操作和发挥火力;
为小型水面舰艇设计的炮架则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轻重量,以提高舰艇的机动性;而针对大型水面舰艇的炮架,则更加注重火力的持续性和射击精度,配备了更先进的瞄准装置和稳定系统。
这些炮架的设计与开发,进一步提高了 Flak M42 型高射炮在不同舰船上的适用性和作战效能,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德国海军的作战体系中,为各类舰艇提供更强大的防空火力支持。
在德国海军 1944 年订制的有关舰艇改装的 「巴巴拉」 计划中,Flak M42 型高射炮被寄予厚望,计划让所有潜艇都换装这款新炮,甚至海军总司令部还打算把所有 U 艇上的四联装 20 毫米机炮替换成双联 37 毫米 Flak M42,以大幅提升潜艇的防空火力。
对于驱逐舰,计划不仅用 M42 替换老旧的 SK C/30,还考虑拆除一座主炮塔以增加一座 Flak M42,并拟定了一份将驱逐舰的部分轮机兵也训练成防空炮射手的草案,期望通过这些措施充分发挥新增防空火力的效能,增强驱逐舰在面对空中威胁时的自卫能力。
不过最终这些改装计划由于 Flak M42 防空炮产能不足而未能完全实现,但其在德国海军防空武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为后续防空炮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基础。
五、Flak M43 型:战争末期的潜力之星
(一)深度改进的成果
1943 年,莱茵金属公司在 Flak M42 型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改进,推出了 Flak M43 型 37 毫米高射炮。这款新型舰炮在设计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其自动原理由原型的管退式转变为导气式,这种改变使得火炮的结构更加紧凑,减轻了整体重量,同时也提高了射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M43 型高射炮的自动机构巧妙地利用了炮弹发射后火药燃气的能量,能够高效地完成开闩、抛壳、装填及闭锁等全套动作,极大地提高了射击速度,其射速相较于 M42 型有了进一步提升,达到了 180 发 / 分钟,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目标倾泻大量的炮弹,形成更为密集的火力打击,有效增强了对空中目标的拦截能力。
Flak M43 型高射炮的自动机结构在设计上参考了莱茵金属公司自家开发的 MK103/108 型 30 毫米航空机炮,这种借鉴使得 M43 型高射炮在技术上具备了一定的先进性。
例如,在供弹系统方面,采用了更加高效的供弹机构,能够确保炮弹的快速、稳定供应,减少了因供弹不畅而导致的射击中断问题;在射击控制方面,优化了射击控制系统,使得火炮的射击精度和命中率得到了提高,能够更准确地打击目标,在面对敌方快速机动的飞机时,能够更有效地命中目标,为舰艇提供更可靠的防空保护。
(二)未竟的辉煌
Flak M43 型 37 毫米高射炮于 1945 年开始配备给前线部队,然而此时战争已接近尾声,尽管其具备诸多先进性能,但由于装备时间太晚,未能在战争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在大规模海战中展现其全部实力,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与当时著名的博福斯 40 毫米高射炮相比,Flak M43 型 37 毫米高射炮虽然在口径上略小,但却有着自身的优势。在射速方面,M43 型能够达到 180 发 / 分钟,而博福斯 40 毫米高射炮的射速相对较低,这使得 M43 型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发射更多的炮弹,对目标形成更密集的火力打击,增加了击中目标的概率。
在结构设计上,M43 型更加紧凑轻便,这对于舰艇来说,意味着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更多的火炮,或者减轻舰艇的负载,提高舰艇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虽然由于战争的结束,Flak M43 型高射炮的潜力未能得到充分挖掘,但从其性能特点来看,如果战争能够持续下去,它极有可能成为德国海军防空作战中的一款重要利器。
凭借其较高的射速、紧凑的结构以及良好的性能,它可能会改变德国海军在防空作战中的局面,为舰艇提供更强大的防空火力支持,使德国海军在面对敌方空中威胁时更具抵抗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战争的走向和进程。
六、二战德国 37 毫米舰炮的深远影响与启示
在二战的历史长河中,德国海军的 37 毫米舰炮家族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早期的 SK C/30 型到后来的 Flak M43 型,这些舰炮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德国海军在战争期间对防空武器的不断探索与改进。
SK C/30 型舰炮作为早期的主力,尽管存在射速慢等缺陷,但它的广泛装备为德国海军提供了最初的防空火力,其稳定的炮架设计也为后续舰炮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经验教训。它的出现,让德国海军认识到了中近距离防空武器的重要性,也为后续舰炮的改进指明了方向,即提高射速、增强火力密度以及优化供弹系统等方面成为了关键的改进点。
Flak C/36/37 型舰炮的自动射击尝试,虽然实际射速未达到理论水平,但相较于 SK C/30 型已有显著进步,为德国海军舰艇提供了更可靠的防空保障,尤其是在小型舰艇上,其作用更为明显。这一型号的出现,体现了德国海军在提升防空火力方面的积极尝试,也为后续舰炮的自动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舰炮技术向更高射速、更稳定性能的方向发展。
Flak M42 型舰炮的诞生是德国海军应对战争需求的重要成果,其全自动射击功能和较高的射速,使德国海军在防空作战中具备了更强的应对能力。它的出现,是德国海军防空武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满足了当时舰艇对防空火力的迫切需求,也为后续舰炮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在供弹方式、炮架设计等方面的创新,都为提高舰炮的整体性能做出了贡献。
Flak M43 型舰炮虽然在战争末期才装备部队,未充分发挥其潜力,但它所展现出的先进技术和性能优势,如导气式自动原理带来的射速提升和结构紧凑化,为未来舰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它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舰炮在提高射速、减轻重量、增强可靠性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也为现代海军防空武器的研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从这些舰炮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对现代海军防空武器发展的启示。首先,技术创新是关键,不断探索新的自动原理、供弹方式和结构设计,能够显著提升武器的性能,如 Flak M43 型舰炮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带来的射速提升和整体性能优化。其次,要紧密结合作战需求进行研发,根据不同舰艇的任务和作战环境,开发出适应性强的防空武器,像德国海军为不同类型的舰船专门开发适配的炮架和舰炮型号。此外,还应注重武器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确保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能够稳定运行,这一点在现代海战中同样至关重要,因为可靠的武器系统是舰艇生存和作战能力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