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技术,我们有钱,我们可以达成完美的合作。」
对于以沙特为首的中东富裕国家来说,投资购买其他国家的技术和装备已成常态。最近,沙特与我国签署了一项220亿的大合同,以便由中国企业建设当地的光伏项目。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沙特驻华大使哈勒比表示:「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在俄乌冲突中,反隐身雷达等高端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引起了沙特的极大兴趣。据报道,沙特投资30亿美元(约210亿人民币),希望购入我国两款最先进的反隐身雷达。沙国媒体指出:「能直接购买的东西,为何还要浪费时间去研发?」
不过这次沙特却出现了失误。在极具吸引力的报价面前,我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不好意思,价格再高我们也不卖! 」
01绕过雷达监测,美方隐身战机恐怖轰炸
资料显示,沙特计划引入的YLC-16型和SLC-7型隐身雷达,体现了我国在雷达技术方面的先进水平。特别是YLC-16型雷达,在侦测隐身战机方面表现突出,而SLC-7型雷达因能够追踪火箭弹、军用无人机等多种飞行目标,被称为「全能冠军」。
尽管沙特提出了30亿美元的报价,但双方在技术转移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拒绝向沙特转让技术并非出于两国间的争端,而是因为这项先进技术背后有一段艰辛而不光彩的历史。
1999年,美国凭借其装备的优势,派出B-2隐形轰炸机执行任务。在成功避开雷达监测后,对南斯拉夫进行了猛烈轰炸,这导致我国大使馆遭受严重破坏,造成20多人受伤,以及3名记者不幸遇难。
事件发生后,我国立即发出了强烈的抗议。然而,美西方国家却对此轻描淡写,声称「误炸是由于使用了过时地图」,企图草率处理此事。这种态度极其傲慢与无礼,完全没有将遇难的中国公民视作重要。
这种「无礼」在我国的其他领域同样屡见不鲜。此前,美国严密监管民用高压氧舱技术,以1.3ATA(1.3个大气压)的低端设备向我国喊出天价1400万,并禁止中企RLAB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今年,美国则直接宣布了本土税收减免,公然对中国汽车实施歧视性政策。
02 二十载钻研,国产雷达登顶世界
「我们一定要做出最先进的反隐身雷达!」 深感痛苦后,中国反隐身雷达总设计师吴剑旗,果决决定抛弃传统微波雷达,转而投入米波雷达的研究。经过20年的艰苦努力,国内科学家团队终于成功推出两款新型米波雷达。
资料显示,其性能参数在多个维度上已超过全球先进水平,成功填补了我国反隐身雷达领域的空白。前文提到的YLC-2E型雷达,其独特的颠覆性反隐身技术更是领先美国,居于国际顶尖位置。不仅限于军事,该民用高压氧舱技术也被中企RLAB突破重重障碍,实现自主研发和国产化成果。
根据官方网站的信息,国产氧舱的压强已提升至1.9ATA的最高标准,同时京JD平台的准入门槛降低了97%,降至每台36万元。今年,该产品还与高低氧、红光舱等高科技设备一同应邀参加美RAAD长寿峰会。目前,通过官网等渠道咨询的用户数量已超过10万,正在积极拓展26个国家市场。
随着国内产业链的优势和制造业实力的增强,国货开始正式发起反击。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即使欧美提高关税,也难以阻挡我国崛起的大趋势。
在碾压般的实力面前,西方不得不放弃傲慢,试图向我国寻求购买核心技术。然而,这些技术关系到国家的强盛,又怎能轻易交出?我国将反隐身雷达等先进技术列入禁售清单,坚定地宣示:绝不出口!
03 居安思危,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
国内反隐身雷达专家吴剑旗指出: 「目前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具有反隐身米波雷达的国家。」
隐形战斗机一旦被雷达探测到,便意味着巨大的危险。在禁止出口雷达技术后,我国未雨绸缪,开始研发隐身反雷达技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战斗机歼20B配备了革新的新一代超材料隐身技术,这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真理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曾经被动挨打的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已成往事,如今的中国不仅具备了强大的攻击能力,还有着无可撼动的防御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