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中国重大突破,全氮炸药超TNT,绿色威力比肩核弹

2024-10-13军情

全氮炸药?一看到这个名字,第一个念头就是,氮?不会是氮气吧?这也能做炸药?

是的,全氮炸药中的氮确实指的是氮气的氮。

并且它的威力比TNT炸药还要大,能量相当于核弹,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它极其环保。

现今的核武器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

第一代是裂变武器,也就是原子弹;第二代是聚变武器,也就是氢弹;而第三代则是中子武器,也就是中子弹。

现在,正在研发的第四代核武器,可能是一种以氮为原料的核武器。

那么今天让我们围绕着氮作为炸药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了解一下各种各样的爆炸。

要被用作炸药,必须具备高品质的能量。

这类高品质的能量可以是化学能、应变能等等。

首先,我们来看看化学能爆炸。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炸药,其能源来自于化学键中所蕴含的巨大化学能。

当化学键被打破时——通常通过燃烧来实现,尽管也存在其他特殊情况——将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进而引发高温高压气体的产生。

这些气体受压膨胀,对外界做功,将周围的所有物抛出或挤压,从而实现了爆炸。

若气体的膨胀速度超过音速,就会形成冲击波,导致附在气体上的固体碎片以极高的速度被抛出。

这些高速抛出的固态碎片会对人或建筑物造成直接攻击,引发爆炸的致命后果。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应变能。

王子之泪,外观宛如一只较大的蝌蚪,头部圆润,尾部弯曲而细长。

尽管被称为王子之泪,但实际上它只是熔融的玻璃在落入冷水后形成的。

它拥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当用锤子敲打时,不仅可能不会碎裂,甚至还可能将锤子反弹,使其飞起。

然而,它也有自己的弱点,比如只要折断了尾巴,就会立即化为粉末。

由于在熔融玻璃形成蝌蚪形状的过程中,大量应变能被积累。

因此,当面对铁锤的直接打击时,应变能聚集成功抵御了铁锤的冲击,并将其反弹,这显示了其强大的能量。

将尾巴截断后,应变能得以释放,就像气球泄气一样。

然而,与气球泄气不同的是,主体在爆炸中被摧毁并化为粉末。

整个过程就是一次爆炸过程,产生的冲击波导致主体被炸成了碎片。

当然,此时的应变能看似威力有限,仅能将自身摧毁,似乎无济于事。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还存在着另一种具备更大威力的应变能爆炸。

比如,钻石应变能爆炸便是如此。

钻石在高温高压的极端环境中形成,因此被誉为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

在科学家看来,石墨比钻石更加稳定,因为后者代表着更加稳定的排列方式。

从长远来看,比如以宇宙时间为尺度,最终的结果是钻石会还原为石墨。

谈及此事,科学家们便会产生一个疑问。

既然钻石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产生的,那么它必然吸收了大量的能量。

钻石的稳定性较低,意味着它能被碾压成石墨。

那么,能否将钻石加工成炸药,利用其中的能量呢?

答案是可以,这种能量是一种应变能。

医学领域已经实现了这种爆炸。

使用纳米级的钻石,将其输送到病灶位置,比如肿瘤。

将纳米钻石固定后,用紫外线照射,使其膨胀并发生爆炸,从而杀死肿瘤细胞。

这种爆炸明显威力较小,那么能否通过提高钻石的浓度来增强炸药的效果吗?

珍妮·詹金斯,美国陆军实验室的一名研究人员,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首先,将纳米钻放入六角形足球烯中,这与用一个网兜将纳米钻包裹住类似,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纳米钻必须完全填满足球烯。

为何选择足球烯?

足球烯因其弹性非常好,不仅意味着可以容纳更多的纳米钻,也意味着在纳米钻爆炸时,能够约束更多的能量。

当能量达到临界点时发生爆炸,这种威力将会更强大。

因此,这种钻石炸弹的爆炸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纳米钻发生爆炸,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气体膨胀推动足球烯向外凸起,接着发生第二次爆炸。

第二次引爆的不是应变能,而是足球烯化学键断裂后产生的化学能。

这种爆炸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火箭燃料的能量,因此,钻石炸药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火箭燃料。

当然,要让钻石爆炸,还需解决两个问题。

首要问题是价格,钻石并非廉价,然而随着人造钻石的广泛使用,这个问题已经迎刃而解。

第二个问题是引爆纳米钻需要高功率激光,当前的技术尚未达到这一水平。

具备了这些知识,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清晰起来。

氮真的能做炸药?

大气中约有78%的物质是氮气,由两个氮原子构成,结构异常稳定,几乎在所有情况下都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因此,氮气被誉为极其惰性的气体。

丹尼尔·卢瑟福,1772年发现氮气的科学家,甚至将氮气称为「死的空气」。

尽管如此,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依然离不开氮气,比如微生物能够将氮气转化为更活泼的形式。

氮气非常独特,这让科学家们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

然而,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里的观察和研究中,科学家们并未发现任何变化。

有人甚至认为氮气太稳定了,只能以双原子的形式出现,这与氧原子可以组成氧气的事实形成了鲜明对比,氧原子由两个原子构成,而臭氧则由三个原子构成。

硫原子甚至可以结合六个、七个、八个原子,甚至是十个。

就在科学家们几乎要放弃的时候,1890年,他们发现了三个氮原子结合在一起的氮元素。

这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叠氮离子,当这种叠氮离子与金属混合时,会形成一种爆炸性的化合物。

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尝试将铅、水银,甚至钡与叠氮离子混合,从而形成了许多具有爆炸性能的化合物。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双原子构成的氮气如此稳定,而三原子构成的氮气却极其不稳定,要爆炸?

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个问题有些复杂,但我可以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进行说明。

所有物质都倾向于追求稳定,这是它们的基本属性。

当氮以双原子结构存在时,它处于极其稳定的状态。

其他不太稳定的元素,在面对三原子氮时,会为了追求这种稳定,自然地与三原子氮结合。

这个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异常迅速,以至于形成的化合物极其不稳定,随时要爆炸。

这种爆炸的威力如何?

相当巨大。

因为双原子氮结构中有三根化学键相连。

在化学能方面,这已经算是相当可观的了。

那么,若有三个氮原子或更多数量的氮原子结合在一起呢?

显然,化学键的数量将会增加,这意味着存储的化学能将会增加,因此释放出的能量也会随之增大。

请接着听我讲。

自从发现了三个原子组成的氮,科学家们开始怀疑:难道还有别的形式的氮存在吗?

然而,研究陷入了僵局,长时间都没有重大的新发现。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许多因素,但最关键的因素是,除了双原子氮外的其他结构都具有爆炸性。

一旦发生爆炸,即使不是在实验室里,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也会面临危险。

因此,这项工作很少有人愿意从事。

当然,人数少并不意味着没有。

直到1999年,五原子氮结构才被发现。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美国科学家在加州首次发现了这个物质。

这种五原子氮与三原子氮不同,它带正电。

整个制备过程极其危险,涉及三种危险原料:一种是叠氮酸,一种是极其危险的爆炸物;另一种是毒性极强的砷化物;最后一种是腐蚀性极强的液体氟化氢,足以将玻璃溶解。

这三种原料各自代表了危险的三个层次,因此,在混合配置时,可以想象其危险程度极高。

怎么做呢?首先将前两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溶于第三种物质中,经过化学反应后,会得到一种白色沉淀物。

五原子氮就是这种白色的固体,常温下它非常稳定,但只要稍微受到碰撞或者温度略有升高,就会发生爆炸。

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这位科学家经历了一次爆炸,导致一部分实验设备遭到破坏。

很明显,这种物质无法被使用。

下一步是合成一种可以在常温下存在的纯氮物质,这样就可以安全地加以利用。

中国的进展。

2017年,胡炳成教授率领的团队突破了这个限制。

他们合成了名为多氮化物的物质,与美国的五氮原子结构不同,这种物质由氮阴离子构成。

此外,这种全氮阴离子盐的分解温度为116度,因此在常温下可以说是相当稳定的。

相比美国实验小组的成果,这个显然更具实用性。

最关键的是,胡炳成教授团队使用的原料价格非常低廉,这满足了工业推广的一个必要条件。

后来,美国也不甘落后,再次提到的那位科学家珍妮.詹金斯,成功合成了一种全新的多氮化合物。

这是一种蓝色的液体,由巨大高压钻石在压腔中合成,密度是水的三倍,液态氢的五十倍。

截至2018年,仅合成了三克该物质,并被保存在77K的低温环境中。

爆炸力如何呢?

很遗憾,无法进行测试,因为每次测试都需要十克的量,而且这种测试需要多次进行才能得出有效数据。

然而,根据理论计算,其爆炸威力可以达到TNT的三到十倍。

最关键的是,这种多氮化合物极其不穩定,必須在低温下保存,并且与空气接触就会发生爆炸。

同样,它也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因此,中国在2017年合成的全氮物质,是最大的突破。

这种实验仍在不断进行中。

2023年,中国的科研团队成功地又一次驾驭了这种物质,立方氮横空出世。

此外,还可以实现量产,这意味着在常温下不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可以将其用作一般的炸药。

事实上,立方氮在分解时需要达到四百八十八度的高温,其能量密度是TNT的五倍。

最关键的是,使用立方氮后,生成的唯一产物是氮气。

因此,如果要讨论环保和可持续性,立方氮无疑是首屈一指的。

谈到此处,似乎与题目中提到的将其作为第四代核武器的关系不大。

氮的研究需要继续深入,才能与之相符。

最终目标是金属氮,其能量密度仅为TNT的十分之一。

如果成功制成了金属氮,它作为核弹的原料,其杀伤力将远远超过原子弹的威力。

爆炸时产生的高温瞬间可达七千七百度,只需一瞬间就能摧毁一座城市。

此外,它还可以实现威力和方向的控制,甚至连产生的电磁脉冲都能摧毁敌方的通信指挥系统和电子系统。

可以从最小的一吨开始调整当量,这将进一步缩小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之间的界限。

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设想金属氮的体积可以被缩小到像子弹一样大小,从而实现核武器的小型化。

这种武器最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当量和体积都可以被精准控制。

爆炸结束后,不会像前三代核武器那样造成污染,周围的人员和环境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它还有一个优点,通常核武器会使用原子弹作为引信,而全氮核弹则不需要,因为它可以被激光、强射线或磁压缩等多种方式引爆。

最后,我想指出,上文中提到的全氮阴离子炸药,如果使用二百吨进行引爆,其威力将超过战场首颗原子弹爆炸时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