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氮炸药?一看到这个名字,第一个念头就是,氮?不会是氮气吧?这也能做炸药?
是的,全氮炸药中的氮确实指的是氮气的氮。
并且它的威力比TNT炸药还要大,能量相当于核弹,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它极其环保。
现今的核武器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
第一代是裂变武器,也就是原子弹;第二代是聚变武器,也就是氢弹;而第三代则是中子武器,也就是中子弹。
现在,正在研发的第四代核武器,可能是一种以氮为原料的核武器。
那么今天让我们围绕着氮作为炸药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了解一下各种各样的爆炸。
![](https://img.jasve.com/2024-10/09cd1794e63ae05c82b52ad8a2769576.webp)
要被用作炸药,必须具备高品质的能量。
这类高品质的能量可以是化学能、应变能等等。
首先,我们来看看化学能爆炸。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炸药,其能源来自于化学键中所蕴含的巨大化学能。
当化学键被打破时——通常通过燃烧来实现,尽管也存在其他特殊情况——将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进而引发高温高压气体的产生。
这些气体受压膨胀,对外界做功,将周围的所有物抛出或挤压,从而实现了爆炸。
![](https://img.jasve.com/2024-10/6b2d1b4ca0968022c6c5cc64ff91ab99.webp)
若气体的膨胀速度超过音速,就会形成冲击波,导致附在气体上的固体碎片以极高的速度被抛出。
这些高速抛出的固态碎片会对人或建筑物造成直接攻击,引发爆炸的致命后果。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应变能。
王子之泪,外观宛如一只较大的蝌蚪,头部圆润,尾部弯曲而细长。
尽管被称为王子之泪,但实际上它只是熔融的玻璃在落入冷水后形成的。
它拥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当用锤子敲打时,不仅可能不会碎裂,甚至还可能将锤子反弹,使其飞起。
然而,它也有自己的弱点,比如只要折断了尾巴,就会立即化为粉末。
![](https://img.jasve.com/2024-10/a3707c9cce7468b267ae36900a472803.webp)
由于在熔融玻璃形成蝌蚪形状的过程中,大量应变能被积累。
因此,当面对铁锤的直接打击时,应变能聚集成功抵御了铁锤的冲击,并将其反弹,这显示了其强大的能量。
将尾巴截断后,应变能得以释放,就像气球泄气一样。
然而,与气球泄气不同的是,主体在爆炸中被摧毁并化为粉末。
整个过程就是一次爆炸过程,产生的冲击波导致主体被炸成了碎片。
当然,此时的应变能看似威力有限,仅能将自身摧毁,似乎无济于事。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还存在着另一种具备更大威力的应变能爆炸。
比如,钻石应变能爆炸便是如此。
![](https://img.jasve.com/2024-10/5b149d7a28e7da2b5864a56e2bcaa5c8.webp)
钻石在高温高压的极端环境中形成,因此被誉为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
在科学家看来,石墨比钻石更加稳定,因为后者代表着更加稳定的排列方式。
从长远来看,比如以宇宙时间为尺度,最终的结果是钻石会还原为石墨。
谈及此事,科学家们便会产生一个疑问。
既然钻石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产生的,那么它必然吸收了大量的能量。
钻石的稳定性较低,意味着它能被碾压成石墨。
那么,能否将钻石加工成炸药,利用其中的能量呢?
![](https://img.jasve.com/2024-10/1eef26dfd043165d1108cd4de13808f8.webp)
答案是可以,这种能量是一种应变能。
医学领域已经实现了这种爆炸。
使用纳米级的钻石,将其输送到病灶位置,比如肿瘤。
将纳米钻石固定后,用紫外线照射,使其膨胀并发生爆炸,从而杀死肿瘤细胞。
这种爆炸明显威力较小,那么能否通过提高钻石的浓度来增强炸药的效果吗?
珍妮·詹金斯,美国陆军实验室的一名研究人员,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https://img.jasve.com/2024-10/416cbbca4dc3efde5ecdb522ad742d1e.webp)
首先,将纳米钻放入六角形足球烯中,这与用一个网兜将纳米钻包裹住类似,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纳米钻必须完全填满足球烯。
为何选择足球烯?
足球烯因其弹性非常好,不仅意味着可以容纳更多的纳米钻,也意味着在纳米钻爆炸时,能够约束更多的能量。
当能量达到临界点时发生爆炸,这种威力将会更强大。
![](https://img.jasve.com/2024-10/3d39e381c2b97bbf9eda1c4ab2ef23ee.webp)
因此,这种钻石炸弹的爆炸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纳米钻发生爆炸,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气体膨胀推动足球烯向外凸起,接着发生第二次爆炸。
第二次引爆的不是应变能,而是足球烯化学键断裂后产生的化学能。
这种爆炸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火箭燃料的能量,因此,钻石炸药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火箭燃料。
当然,要让钻石爆炸,还需解决两个问题。
首要问题是价格,钻石并非廉价,然而随着人造钻石的广泛使用,这个问题已经迎刃而解。
第二个问题是引爆纳米钻需要高功率激光,当前的技术尚未达到这一水平。
具备了这些知识,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清晰起来。
氮真的能做炸药?
![](https://img.jasve.com/2024-10/7f1ccfd94111cefdebf8f84ac359a9c1.webp)
大气中约有78%的物质是氮气,由两个氮原子构成,结构异常稳定,几乎在所有情况下都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因此,氮气被誉为极其惰性的气体。
丹尼尔·卢瑟福,1772年发现氮气的科学家,甚至将氮气称为「死的空气」。
尽管如此,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依然离不开氮气,比如微生物能够将氮气转化为更活泼的形式。
氮气非常独特,这让科学家们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
然而,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里的观察和研究中,科学家们并未发现任何变化。
![](https://img.jasve.com/2024-10/f5538babf95f1180e14974c6d9e160fa.webp)
有人甚至认为氮气太稳定了,只能以双原子的形式出现,这与氧原子可以组成氧气的事实形成了鲜明对比,氧原子由两个原子构成,而臭氧则由三个原子构成。
硫原子甚至可以结合六个、七个、八个原子,甚至是十个。
就在科学家们几乎要放弃的时候,1890年,他们发现了三个氮原子结合在一起的氮元素。
这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叠氮离子,当这种叠氮离子与金属混合时,会形成一种爆炸性的化合物。
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尝试将铅、水银,甚至钡与叠氮离子混合,从而形成了许多具有爆炸性能的化合物。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双原子构成的氮气如此稳定,而三原子构成的氮气却极其不稳定,要爆炸?
![](https://img.jasve.com/2024-10/fc2d2c61162350371e6e5804c061373e.webp)
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个问题有些复杂,但我可以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进行说明。
所有物质都倾向于追求稳定,这是它们的基本属性。
当氮以双原子结构存在时,它处于极其稳定的状态。
其他不太稳定的元素,在面对三原子氮时,会为了追求这种稳定,自然地与三原子氮结合。
这个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异常迅速,以至于形成的化合物极其不稳定,随时要爆炸。
这种爆炸的威力如何?
相当巨大。
因为双原子氮结构中有三根化学键相连。
在化学能方面,这已经算是相当可观的了。
那么,若有三个氮原子或更多数量的氮原子结合在一起呢?
显然,化学键的数量将会增加,这意味着存储的化学能将会增加,因此释放出的能量也会随之增大。
请接着听我讲。
![](https://img.jasve.com/2024-10/f0870e1544f0c7df95ac9cc96dc3cc1c.webp)
自从发现了三个原子组成的氮,科学家们开始怀疑:难道还有别的形式的氮存在吗?
然而,研究陷入了僵局,长时间都没有重大的新发现。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许多因素,但最关键的因素是,除了双原子氮外的其他结构都具有爆炸性。
一旦发生爆炸,即使不是在实验室里,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也会面临危险。
因此,这项工作很少有人愿意从事。
当然,人数少并不意味着没有。
直到1999年,五原子氮结构才被发现。
![](https://img.jasve.com/2024-10/75d46878bb2907851927d4dfaa5eab0e.webp)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美国科学家在加州首次发现了这个物质。
这种五原子氮与三原子氮不同,它带正电。
整个制备过程极其危险,涉及三种危险原料:一种是叠氮酸,一种是极其危险的爆炸物;另一种是毒性极强的砷化物;最后一种是腐蚀性极强的液体氟化氢,足以将玻璃溶解。
这三种原料各自代表了危险的三个层次,因此,在混合配置时,可以想象其危险程度极高。
怎么做呢?首先将前两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溶于第三种物质中,经过化学反应后,会得到一种白色沉淀物。
![](https://img.jasve.com/2024-10/285ee558cd207a200146a6bd82c258ae.webp)
五原子氮就是这种白色的固体,常温下它非常稳定,但只要稍微受到碰撞或者温度略有升高,就会发生爆炸。
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这位科学家经历了一次爆炸,导致一部分实验设备遭到破坏。
很明显,这种物质无法被使用。
下一步是合成一种可以在常温下存在的纯氮物质,这样就可以安全地加以利用。
中国的进展。
![](https://img.jasve.com/2024-10/48620811ee5288a2f2e038bbf1053609.webp)
2017年,胡炳成教授率领的团队突破了这个限制。
他们合成了名为多氮化物的物质,与美国的五氮原子结构不同,这种物质由氮阴离子构成。
此外,这种全氮阴离子盐的分解温度为116度,因此在常温下可以说是相当稳定的。
相比美国实验小组的成果,这个显然更具实用性。
最关键的是,胡炳成教授团队使用的原料价格非常低廉,这满足了工业推广的一个必要条件。
后来,美国也不甘落后,再次提到的那位科学家珍妮.詹金斯,成功合成了一种全新的多氮化合物。
这是一种蓝色的液体,由巨大高压钻石在压腔中合成,密度是水的三倍,液态氢的五十倍。
![](https://img.jasve.com/2024-10/f6d54058ef513e2b99af8c4a3bc65c20.webp)
截至2018年,仅合成了三克该物质,并被保存在77K的低温环境中。
爆炸力如何呢?
很遗憾,无法进行测试,因为每次测试都需要十克的量,而且这种测试需要多次进行才能得出有效数据。
然而,根据理论计算,其爆炸威力可以达到TNT的三到十倍。
最关键的是,这种多氮化合物极其不穩定,必須在低温下保存,并且与空气接触就会发生爆炸。
同样,它也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因此,中国在2017年合成的全氮物质,是最大的突破。
![](https://img.jasve.com/2024-10/5a4ad032837a9ce4442496f72a4359ca.webp)
这种实验仍在不断进行中。
2023年,中国的科研团队成功地又一次驾驭了这种物质,立方氮横空出世。
此外,还可以实现量产,这意味着在常温下不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可以将其用作一般的炸药。
事实上,立方氮在分解时需要达到四百八十八度的高温,其能量密度是TNT的五倍。
最关键的是,使用立方氮后,生成的唯一产物是氮气。
因此,如果要讨论环保和可持续性,立方氮无疑是首屈一指的。
谈到此处,似乎与题目中提到的将其作为第四代核武器的关系不大。
氮的研究需要继续深入,才能与之相符。
![](https://img.jasve.com/2024-10/007d67efdef3b1d3a3731475751695e3.webp)
最终目标是金属氮,其能量密度仅为TNT的十分之一。
如果成功制成了金属氮,它作为核弹的原料,其杀伤力将远远超过原子弹的威力。
爆炸时产生的高温瞬间可达七千七百度,只需一瞬间就能摧毁一座城市。
此外,它还可以实现威力和方向的控制,甚至连产生的电磁脉冲都能摧毁敌方的通信指挥系统和电子系统。
可以从最小的一吨开始调整当量,这将进一步缩小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之间的界限。
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设想金属氮的体积可以被缩小到像子弹一样大小,从而实现核武器的小型化。
![](https://img.jasve.com/2024-10/1bba021679609aaaad06dd4bda50ec07.webp)
这种武器最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当量和体积都可以被精准控制。
爆炸结束后,不会像前三代核武器那样造成污染,周围的人员和环境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它还有一个优点,通常核武器会使用原子弹作为引信,而全氮核弹则不需要,因为它可以被激光、强射线或磁压缩等多种方式引爆。
最后,我想指出,上文中提到的全氮阴离子炸药,如果使用二百吨进行引爆,其威力将超过战场首颗原子弹爆炸时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