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在珠海航展现场的摄影博主们对苏57的高机动飞行表演都感到颇为震撼,反观我们的飞机表演则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不得不说这是矢量发动机带来的特效。
最近也有人挖掘到了一大堆歼35正在追求配置二元矢量发动机的论文和招标公告:
早在去年,歼-20总师杨伟在一场演讲中就明确指出,装矢量发动机在航展上嘚瑟嘚瑟是可以的,但以后打的不是这个仗。
类似苏57那种高机动飞行表演动作,我们不是做不到,比如多年前歼-10B TVC 矢量发动机验证机的表现就同样精彩刺激。
不是说矢量发动机不香了吗?为什么又开始追求了?
七年前,杨伟总师在回应未来装备问题时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对于更远未来的航空装备发展,有人希望什么都比现在好——飞的要比现在快、要比现在远、比现在高,什么酷炫「超能力」都有。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产品? 任何一个产品都有取舍,没有取舍的产品不是一个好产品。你有针对性的目标,比如,依据未来战争的特点要突出一些东西、舍掉一些东西,这是必须的。
六年前,他又接着这样说:
装备是用来博弈的,无论研发什么装备都得有权衡,权衡的理念之一就是非对称。 完全跟着别人做,那就不存在非对称,是一种对称式的和别人在比。在权衡的时候,你必须突出或提高一些东西,同时也可以放弃或降低一些东西,这样就会形成非对称优势。
比如,歼-20小展弦比高升力体气动布局,与生俱来就有先天的敏捷性,尤其是在进入超音速作战时的机动性更强,这可不是航展上的亚音速机动所能比拟的。
歼-20最新型号已经实现了涡扇-15的换装,这款发动机同样没有选择矢量方案,为的就是减重, 换来了歼-20的超高推重比优势 ,这就将进一步放大歼-20超音速巡航能力,能够先敌一步抵达有利阵位,进而率先发起攻击。与此同时,也将进一步放大进入超音速状态后的机动能力。
反观歼-35则不同,该机属于常规气动布局,超音速机动作战并不是它的优势,那就要从其它方面寻找优势并放大之。比如强调亚跨音速条件下的能量机动,矢量发动机就能带来很大助力。
而且作为舰载主力机型,换装矢量发动机之后可以大幅降低起降速度,这也是刚需。
总结起来就是「有所取舍地建立非对称优势」,就像杨伟总师说的,装备是拿来博弈的,言外之意「不是拿来表演的」,表演只是作战能力的一个很微小的局部展示,而绝非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