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一周军评:退役了老军舰,台湾海军上哪补?

2025-01-06军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本周跨越了2024年和2025年,但全球战乱并不会因为经历了元旦而有一丝好转。俄乌战场上,一段残酷的单兵肉搏战视频,引发了外界对真实战场图景的反思。此外,台湾地区海军传出要再退役一艘「济阳」级巡防舰,如今已成一个颇具象征意味的事件,表明台海军近年建设走过的层层弯路。
「雅库特大象」与战争本质
本周,一则由一名阵亡乌军的头戴摄像机拍摄下来的战斗影像,在互联网上引发诸多反响。这条视频应该拍摄于乌克兰弗勒达方向的战斗中,作为拍摄人的乌军步兵在尝试清缴一座房屋的过程中,与据守屋内的一名来自俄东部军区第68军第39摩步旅的士兵遭遇,双方从步枪互射很快进入贴身肉搏。乌军士兵手持匕首刺伤了俄军士兵,却被俄军士兵夺去匕首反刺数刀后失去抵抗能力。最后,他恳求俄军士兵让他独自死去,俄军士兵则用手榴弹与后续的射击打死了乌军士兵。
07:15
这也许是人们第一次通过如此直观的视角看到战场上使用冷兵器短兵相接的场景。之前在也门战场上,也曾有胡塞武装的军人在近距离枪战中打死沙特军人的视频曝出;但相比于双方扭打在一起使用匕首格斗,其令人窒息的程度还是远远逊色。
不少人由此联想到好莱坞战争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斯坦利·梅利在肉搏战中被德军用刺刀扎入心脏的桥段,并开始感慨战争的血腥与残酷。
但打了将近三年的俄乌战争,并非直到此刻才变得这么残忍。在此前的大多数时间里,通过各种方式展现给普通人的战争画面都没有像这次视频这么直接,又或者说通过偷换概念让人们自我屏蔽了其中的可怕:被各种反坦克弹药击毁的坦克,被街角冲出的步兵战车扫射的卡车纵队,被从天而降的弹道导弹炸碎的防空导弹雷达车或发射车……在大多数的战斗画面中,武器装备作为一个大件平台的概念替换掉了士兵。
即使我们知道每一件装备背后都有不少操作它的士兵,但也往往只关注装备的损失。即使在一些FPV攻击单兵的视频里,由于FPV命中后就失去信号的特点与观测无人机的远距离、低画质,震撼性也往往被大幅削弱。虽然无论以哪一种评估标准,眼下俄乌两国武装力量的伤亡都在数十万级别,但由于人员作为一种相对比较丰沛的资源,各方在面对这些数字时反而表现出了某种理智下的冷漠。
即便在理智上能够认知到这些大型技术装备都是由人操作的,但装备冷冰冰的钢铁外壳仍降低了观看者们对战争残酷性的感知
在两军士兵用刺刀搏杀的战例背后,是战场上几乎无处不在的无人机对双方作战的压制以及各方对这类压制的习惯化。
由于俄乌都在战场上使用了大量无人机,同时反无人机装备的规模及其效果都远算不上普及,其实际的反无人机效果也视战场情况大打折扣。因此,对于态势感知能力更好的俄军而言,从双方接触线到后方的乌军都会遭到各种类型无人机、乃至无人机引导下的其他弹药的联合攻击。但对于乌军来说,即使数量不足、情报态势保障也更差,其无人机依然能有效打击一线部署或发起进攻的俄军部队。
在无人机成为某种「环境」的情况下,双方对免于无人机攻击的幻想不复存在,只不过因为无人机给各方造成的伤亡尚未达到完全瓦解进攻的力度,因而双方选择继续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进攻作战。
相比之下,外界更关注的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以及俄罗斯通过各种方式从朝鲜等地获得俄标弹药的情况。
就在去年年末,拜登再次宣布了对乌克兰24.7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计划,其中12.5亿来自美国总统的特别提款权,另外12.2亿则来自「乌克兰安全援助倡议」。这被认为是美国总统拜登及其背后的民主党政治派别表明想要继续战争的态度。但仗打到这个份上,谁都明白如此规模的援助除了仅仅让战争继续下去,连让战争局势对乌克兰更为有利也很难达到。
当然,等到1月20日特朗普就任美国新一届总统后,乌克兰战争局势可能会迎来根本性的变化;毕竟决定这场战争命运的国家,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则在远离「世界岛」的彼岸。
对乌军而言,之前攻入库尔斯克州的突袭红利在军事上虽然还有所保留,但在政治上已经完全丢掉了。上周,有外媒报道第155机械化旅在战场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就很能体现目前这支乌军较为精锐部队的士气情况。作为一支装备了北约援助的重武器,并在法国培训1924名士兵的机械化旅,从在法国时期就出现数十人开小差的状况,在部队向前线开进的过程中擅离职守人员的规模更是接近于该旅可能拥有的一线作战兵力。
而在故事的最后,155旅在低迷的士气、不足的训练、混乱的组织和缺少无人机装备的战法的情况下实际上已被解散。对于乌军来说,一个整建制机械化旅投入战场后至今一个多月,带给乌军的增益如果只是简单的装备数量的增加,那么其在北约国家经受训练的必要性就值得怀疑。
资料图:乌克兰军人与法国军人,图中左侧乌克兰军人左臂蓝黄旗标识下方佩戴的正是第155机械化旅(基辅安妮)臂章
这也反映出2024年乌克兰军队在进行新编部队的训练和整编上遇到的问题,比2023年更加恶化。
2023年,乌克兰军队尚能在维持一线兵力坚守阵地的同时,将相当规模的部队送到后方进行全面北约化整训,并在关键性的大规模战役反攻中将其投入到设定的作战区域内。虽然此后的「扎波罗热反攻」效果不如预期,但这样的后方兵力编训至少能为乌军在某个方向上一度占据主动的能力。
但进入2024年以后,随着乌克兰将最后的预备部队用于对库尔斯克州的闪电攻击并被牵制在北部后,乌军的各种新编部队就只能作为某种「补丁」被迫卷入战场上几个俄军进攻势头明显的方向上去消耗。
俄军目前在几个主要进攻方向上仍有优势兵力和兵器,乌军的抵抗也没有呈现出不可瓦解的趋势。对他们而言,付出合理的代价摧毁乌军或夺占乌克兰的土地城镇既然是一笔可以接受的交易,那么战争就会按照如此的设想进展下去。
经过几轮消耗后,战场上的俄军仍有新下线的T-72/80/90系列主战坦克可用,而乌军能够动员的新坦克变成贴满爆炸式反应装甲的豹1坦克时,从双方总体国力出发的战争结局几乎已经确定了。
投机取巧皆不成的台湾海军
1月3日,台湾海军「兰阳」号巡防舰在高雄外海执行巡航,随后驶入高雄新滨码头。根据台军方面的信息称,该舰将在本月下旬办理退役。
作为一艘1971年就在美国海军中服役的反潜护卫舰,「兰阳」舰于1994年6月交付台海军时属于「热舰交接」。在台军服役至今已近30年,累计服役时间已经53年。从全舰寿命来看确实是到了该退役的时候,但对于眼下的台湾海军来说,退役一艘护卫舰带来的后续影响,可能远比单纯在台军舰船列表里「-1」那么简单。
2025年1月3日当天,台海军「兰阳」号驶入高雄港靠泊新滨码头,预计将于近期举办退役仪式
简而言之,台湾海军目前正面临几乎无解的「舰荒」。
台军现役的大中型水面舰26艘,包括4艘「基德」级(台海军称为「基隆」级)、8艘「成功」级、2艘「佩里」级、6艘「康定」级和6艘「济阳」级,一直被认为是台湾海军维持几个方向远海作战兵力的核心力量和基础规模。从上世纪70年代20多艘美国二战驱逐舰抵达台湾,到上世纪90年代台海军通过自造、外购和租赁三条路实现的二代舰换装,台湾海军的主战兵力规模就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上。
只不过时至今日,面对台海周边解放军水面舰艇越来越频繁的活动和台军对应的「跟监」需求,台湾海军发觉自己的水面舰船「不够用」了。
就拿此次面临退役的「兰阳」号来说,该舰自2022年8月以来就多次承担对我人民解放军围台、绕台的水面舰只进行跟踪,对一艘累计服役40多年的蒸汽轮机船来说,活动强度不可谓不高。而台海军在当前情况下,即使这样的军舰也不敷使用,经常需要利用台「海巡署」几艘吨位较大的海上执法船进行补位。但饶是如此,「兰阳」号老迈的蒸汽轮机系统估计已难堪重负,考虑到台湾并没有完整的蒸汽轮机生产能力,在很难从外部获得相应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彻底维修,该级舰的陆续退役几乎无可避免。
但在如何填补这些军舰退役的问题上,台军能拿得出手的办法几乎没有。
从最基础的对老舰进行现代化改装上,台军目前主要动脑筋的就是6艘武器简陋的康定级护卫舰。目前该级的「承德」号已进厂进行所谓现代化改装一年,此前的说法是该舰不仅要配备台湾自行研制的「华阳」垂直发射系统,配备32枚海剑-2防空导弹,对空搜索雷达也可能升级为台湾自制的「轻型巡防舰」同款的外购997型雷达,计划在2025年完成改装。
但在台军预算审查时,却意外曝出升级系统中外购的五项产品只到了三项,且全部还在测试阶段没有装舰;近期拍到的照片也显示「承德」号的二坐标对空搜索雷达和近防炮都原样奉还,丝毫没有升级迹象,显然给首舰升级投下重重阴影。
正在高雄台船公司码头施工中的台海军「承德」号军舰
在对舰船数量有关键影响的「自制」与「外购」上,台军目前也是进退维谷。
在自制领域,台军从2014年就开始规划的「新一代导弹巡防舰」案,先是因为军方与研制方对目标舰的吨位规格产生分歧,后又因台「中科院」研制的新一代作战系统成果不如预期,让原型舰建造案在拖延4年之后仅执行了2.58%,于是被迫发函邀请外国厂商对「震海计划」提出规划,直到最终在2022年废弃震海案,转为研制建造2000-2500吨的「新一代轻型巡防舰」。
虽然2023年底和2024年初分别开工了所谓「防空型」和「反潜型」的首艘原型舰,但两舰预计交舰要到2026年10月,后续舰更是需要对两舰进行详细测试、修改设计后才能开工建造,对台军来说是「远水难解近渴」。
尚未成型的「轻型巡防舰」面对台海军日渐老迈的水面舰队,显然是远水难解近渴
在外购领域,台湾面临的状况就更加绝望。在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两轮购舰高峰中,美国海军一直都有较为适合台军需求的3000吨级舰只退役,因此台军得以通过「热舰移交」的形式,或买或租到合意的水面舰。台当局原本计划在2010年前后故技重施,向美国采购至少4艘美军退役的「佩里」级护卫舰,结果却因「佩里」级在美国海军早已沦为巡逻舰只,舰况也因长期服役不佳,因此原定4艘的采购案最终只购买了2艘。
至于更新的水面舰,由于美国海军在冷战后一度停止了护卫舰的发展,而「阿利·伯克」级和「提康德罗加」级又是吨位巨大且有敏感「宙斯盾」系统的高级舰只,台湾的寻购就更为艰难。美国海军一直不愿退役「伯克」级,台军的军购就无从谈起,而美国海军近年来退役的「提康德罗加」级对于台军规格过大,虽然可以替换「基德」级,但对台军主力舰队数量的缺乏并无助力。
虽然前几年美国海军的「濒海战斗舰」因为其定位与美军未来作战需求不符,所以退役了数艘早期批次的濒海战斗舰,台军也确实曾经寻购,但濒海战斗舰原本就是因为舰上的模块研制失败、全舰缺乏足够的战斗力而退役,台军此时求购,颇有病急乱投医的感觉。
资料图: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CG-55「莱特湾」号退役仪式
至于吨位更小的「沱江」和「塔江」等双体巡逻舰,虽然是台湾能够自建的产品,但其吨位规格只适合替代更老的锦江级巡逻舰;要靠这些小船在海上长时间跟踪排水量4000吨乃至更大的解放军作战舰艇,无论是航行性能还是自持力都不允许。
「塔江」级(含原型舰「沱江」)巡逻舰如果说在面对「地动山摇」时的「拼死一搏」中尚有一定威胁,那么在这一时刻到来之前的其他「以武拒统」任务中则难称「好用」
而如果说有什么对台湾海军更坏的消息,那就是解放军虽然将相当数量的056型轻型护卫舰转隶给了中国海警,但同时有越来越多的054A型导弹护卫舰正在批量进入海军序列。
在055型和052D型建造规模不断扩大之时,054A型导弹护卫舰对解放军而言已是某种「二级兵力」,但在台海军看来,这仍是他们必须出动一级舰前往应对的「大舰」。随着解放军在台海方向投入兵力的不断增加,无论台军是改是造,还是买各类水面舰艇,都免不了被人民海军拖残拖垮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