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疑似中国反导测试的目击视频在社交媒体上悄然传播。拍摄发生在晚上,大约8点左右,画面中一条火焰如龙般升起,随后再次在空中燃烧,可以看到一个火球瞬间向天空冲去。
目击者不断喊道:「看,那是什么东西,一会儿出现在天上,一会儿又掉到地面。」业内专家观看后表示,这应该是中国进行的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测试,因为视频清晰显示了第二级火箭点火的瞬间。
「中段反导」技术是全球军事领域中的一项先进技术,主要用于对抗弹道导弹,尤其是战略核导弹。通常情况下,从发射到击中目标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被称为「初段」,指的是导弹从发射井或发射架升空并飞出大气层;
第二个阶段则为「中段」,这是指导弹在大气层外运行的时期,而最后一个阶段被称作「末段」,即指导弹重新进入大气层。在理论上,初段反导拦截技术的难度相对较低,但由于多数伪装严密甚至藏于偏远山区或高原峡谷内的发射阵地,使得实现这一环节的拦截变得异常艰难。
军事强国高度重视中段反导拦截,若这一环节失利,将使末段防御面临更大压力,尤其是当来袭为核导弹时,末端拦截将带来更严重的后果。2016年,即韩国「萨德事件」发生之年,中国首次对外公开了中段反导试验的视频。
而在2023年4月14日,中国国防部在罕见的深夜时分发布消息称,其陆基反导成功进行了「七战七捷」。这表明中国在多项核心技术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如精确探测、信息处理和导弹追踪等能力。
当时国防部的原话是「不针对任何人」。然而,反导系统与核武器同样至关重要。若一个大国缺乏先进的反导技术,就相当于将自己置于对手核武器的威胁之下,面临随时可能出现的「核讹诈」和「核恐吓」。
我依然记得,在中苏关系恶化之后,苏联公然对我国实施了所谓的「核恐吓」,声称要用核武器来「教育」我们。面对这样的直接侵扰,中国决心自强不息,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后,苏联才有所收敛。
当今世界,百年未见的重大变局正在加速发展,全球局势愈发动荡不安。作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安全与全球安全息息相关,也关乎全人类的命运。因此,我们必须同时重视「矛」和「盾」,在确保有强大的核武器的同时,还需具备高效能反导系统,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13日,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正式召开之际,美国、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军方代表刚抵达时,中国便已悄然进行了中段反导拦截测试,意在向美国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中国热爱和平,却也毫不畏惧冲突。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近期日本和菲律宾又有新动作,两国均希望引进美国的「堤丰」中程导弹。
尽管这款导弹对中国不构成实质威胁,但我们不能排除美日菲会采取「切香肠」的策略,今年先引进「堤丰」导弹,明年再部署「萨德」系统,再过几年可能还会配置「民兵」核导弹,因此我们需要对此保持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