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解放军在公开军事演习方面展现出越来越强的自信,连歼 -20 这款王牌战机也一改往日的低调,在演习中大方亮相,甚至连对抗细节也毫不避讳地公开了。 9 月 15 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运营的新媒体账号「中国军号」发布了一条名为【这都能播?!隐身战机对抗画面曝光】的短视频,视频中就展示了歼 -20 与模拟同代战机对抗的细节,吸引了不少军事爱好者的关注。
视频中,代号 「天眼」的预警机,也可能是天基侦察卫星,向 01 、 02 编号的两架歼 -20 通报发现三组敌机,这些敌机正以纵队形式接近,距离 150 、高度 80 、方位 090 。按照惯例,这种方位通报的单位是百米,也就是说「敌机」距离歼 -20 大约 15 公里、飞行高度为 8000 米,位于歼 -20 的正前方。
面对
「敌机」来袭,
01
、
02
号歼
-20
的飞行员则回应称:已收到告警,但是雷达上并未发现目标。这说明「敌机」虽然开启了雷达搜索歼
-20
,但是歼
-20
的雷达却并没有发现「敌机」,因此判断「敌机」也是与歼
-20
性能相近的隐身战机,毕竟以歼
-20
所装备的高性能有源相控阵雷达,如果「敌机」不是隐身战机,不可能在距离
15
公里的情况下还没被发现。
虽然雷达暂时还无法探测到对手,但这并不意味着歼 -20 就束手无策了,它依然有办法对「敌机」展开攻击,那就是「 A 射 B 导」,也就是发射后锁定目标。只见编号 01 的歼 -20 呼叫 02 号机,请求其协助创造攻击条件,由于有预警机在后方提供数据支持,因此歼 -20 可以大致判断出目标方位, 01 号机负责发射导弹,前出的 02 号机以及后方的预警机负责收集「敌机」的精确方位数据,然后引导导弹飞向目标。 等到导弹距离目标足够近之后便会进入自主导引阶段,最终成功将 3 组目标全部「击落」。
这次对抗演习,实际上就是向全世界展示了歼
-20
未来可能会如何对付美国的五代机。众所周知,与以往的四代战斗机不同,五代机的问世,几乎完全改变了过去的空战规则。与前几代战斗机相比,四代机虽然在性能上有了质的飞跃,但依然没有跳出「探测、发现、锁定、攻击」的传统空战模式,归根结底比拼的还是谁先发现并锁定对手,谁的导弹射程更远,以及谁的机动性更胜一筹。
四代机相比前几代战斗机,主要优势在于航电设备更加完善、机动性更强,但如果前几代战斗机能够进行现代化升级并配合合理的战术,在面对四代机的时候并非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历史上就曾出现过不少低代战机战胜高代战机的案例,比如在
2010
年的一场演习中,经过现代化升级的土耳其
F-4
「鬼怪」战斗机就曾经战胜过苏
-27
战斗机;印度空军与美国空军的一场演习中,印度的米格
-21
也曾经战胜过美国的
F-15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演习中,巴方的歼
-7
战斗机利用战术成功接近中方的歼
-11B
战斗机,双方最终打成平手。
这些案例都表明,只要建立起完善的指挥体系、对战斗机进行必要的技术升级,落后的战斗机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战胜四代机。然而,五代机的出现却彻底颠覆了现有的空战规则,隐身性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让四代机在面对五代机时几乎毫无招架之力。
五代机之所以能够制霸天空,主要依靠的是隐身以及超音速巡航这两大法宝。现代化战斗机装备的短波火控雷达,无法有效探测到具备隐身能力的五代战斗机,这直接导致装备了现代化航电设备的四代机在面对五代机的时候变成了 「睁眼瞎」,连敌人在哪都发现不了,更不用说展开攻击了。
而五代战斗机却可以在很远的距离外就发现四代战斗机,以美国的
F-22
为例,凭借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它可以发射一个不容易被敌方告警系统侦测到的窄波束为导弹提供火控诸元,然后发射
AIM-120
导弹,等到
AIM-120
距离目标
20
公里的时候便会进入自主导引阶段,而此时
F-22
早就利用超音速巡航能力快速逃离目标区域了。等到敌机察觉到自己遭到攻击的时候,
F-22
早就飞到安全距离以外了。
在这种情况下,四代战斗机面对五代战斗机时,往往只剩下两个选择:一是放弃对自己极为不利的超视距空战,选择主动拉近距离,利用格斗来寻找击落五代机的机会;二是干脆掉头避战。然而,在拥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的五代机面前,这两个选择都很难成功。
以 F-22 为例,一旦察觉到目标企图接近自己,它就可以利用超音速巡航能力重新拉开与目标的距离,继续利用「放风筝」的战术消耗目标;如果目标选择逃离,那么 F-22 就利用超音速巡航能力追上对手,让其无路可逃。 所以,第四代战斗机面对第五代战斗机的时候,完全处于一种「看不到、打不着、追不上、跑不掉」的尴尬境地。
当年 F-22 就曾凭借着这两大法宝,在演习期间将美军的一众四代机折磨得苦不堪言,美军的四代机想要击落 F-22 ,就只能寄希望于「机海战术」,也就是从各个方向包抄 F-22 ,无论 F-22 往哪跑,都会有四代机近身,被迫跟四代机进行近距离格斗。从 F-22 服役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快 20 年时间,在这么多年的演习中, F-22 有记录的败绩,几乎都是被对手在近距离击落的。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
EA-18G
「咆哮者」电子战机就曾利用强大的电子干扰能力,成功实现过对
F-22
的「逆袭」。在一次对抗中,一架
EA-18G
就利用强大的电子干扰能力让
F-22
无法从外距离外发起攻击,然后利用自身携带的
AIM-120
导弹击落了
F-22
。
不难看出,第四代战斗机想要击败第五代战斗机,常规战术已经基本失效。而且受制于原始设计带来的局限性,四代机也无法通过升级改造来弥补与五代机之间巨大的性能差距。就算为四代机换装了与五代机性能相当的航电系统,但由于不具备隐身能力,它依然要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当然,为了提升四代机的战场生存能力,一些国家也尝试通过改进设计赋予其一定的隐身能力,比如 F/A-18 「超级大黄蜂」、阵风以及歼 -10C 战斗机都具备了一定的隐身能力,但这只是缩短了被雷达探测到的距离,根本无法像五代机那样将被探测到的距离缩短到 50 公里以内,因此效果十分有限。
如何才能有效对抗五代机,已经成为了各个军事强国都在重点研究的课题。比如俄罗斯就选择了为战斗机加装 「反隐身雷达」,也就是长波段雷达。由于五代战斗机的隐身设计主要针对的是短波雷达,因此长波雷达依然能够有效探测到五代战斗机,只不过这类雷达的精度有限,很难精确定位目标。
比如,俄罗斯就在苏
-35
战斗机的前缘机动襟翼上装备了一对
L
波段雷达,总面积甚至要超过机首的
X
波段无源相控阵雷达。在
L
波段雷达的帮助下,苏
-35
的确有机会在较远的距离上发现
F-22
,不至于像其它四代机那样,被
F-22
攻击了都还没发现敌机在哪。
至于苏
-57
战斗机,俄罗斯的设计师更是将其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雷达控」,在这款飞机上足足安装了
7
台雷达,包括
1
部机首的
N036
有源相控阵雷达、
2
部侧面的
N036
补盲雷达、
2
部安装在边条翼上的
L
波段搜索雷达、以及
2
部安装在襟翼的
L
波段雷达。
在这么多雷达的帮助下,苏 -57 理论上能够在远距离外发现 F-22 ,然后凭借更快的速度接近目标,利用更擅长的近距离格斗来「欺负」机动性相对较差的 F-22 。不过,俄罗斯之所以如此执着于强化苏 -57 的单机性能,也是无奈之举。
由于缺乏先进的航电设备和完整的空战体系,俄罗斯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面对美军五代机时的胜算。俄乌冲突已经证明,俄军在一般烈度战争下,都无法保证自己预警机的安全,指望利用预警机来协助苏
-57
作战,很可能反而会让预警机陷入危险境地。
相比之下,中国则拥有更加完善的作战体系、更加先进的反隐身雷达以及数量更多的预警机、天基探测卫星。依靠着强大的作战体系,歼 -20 不需要像苏 -57 那样配备各种各样的雷达,而是可以背靠体系作战,充分发挥体系优势。
虽然歼
-20
自身装备的雷达无法在远距离外发现五代机,但五代机同样无法在远距离外发现歼
-20
,双方在隐身性能方面可谓是「棋逢对手」。要知道中国的雷达水平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研制出口到巴基斯坦的
KLJ-7A
有源相控阵雷达,虽然尺寸较小,只有
1000
个
T/R
组件,但是探测距离却高达
170
千米,性能已经接近
F-35
的雷达,而这仅仅是中国对外出口的雷达型号,并非最先进的型号。
而歼 -20 使用的 1475 型雷达, T/R 组件数量更是多达 2000 个,并且使用了氮化镓材料,功率得到大幅提高,因此探测距离至少超过 300 千米,整体性能非常先进了。
然而,即便是如此先进的雷达,却依然无法在
15
公里外发现歼
-20
,这已经足以说明歼
-20
的隐身性能相当强悍了,凭
F-22
的
AN/APG-77
雷达,更不可能在
15
公里外发现歼
-20
了。事实也证明美军对自己的雷达性能也信心不足,否则现在也不会急着为自己的战斗机加装红外搜索装置了。
虽然歼 -20 自身的雷达无法发现远距离外的 F-22 与 F-35 ,但是中国预警机装备了尺寸更大、性能更为先进的雷达,很可能包含了多个波段,因此能够有效发现远距离外的美军五代机。
虽然长波段雷达受限于精度问题,很难对五代机进行坐标精确定位,但以歼
-20
的数据链和导弹性能,只要知道了美军五代机的大致方位,就可以「先发射后锁定」,通过「
A
射
B
导」的方式,指引导弹接近美军五代机。只要导弹距离目标足够近,霹雳
-15
导弹上自带的高性能雷达导引头就能够牢牢锁定目标,接下来利用双脉冲技术「死死咬住」美军五代机,令其无法规避导弹攻击。
据悉,霹雳 -15 的出口型就拥有 145 公里的射程,如果从较近的距离发射,充足的动能将确保其拥有极高的命中率。而且歼 -20 凭借着自身的隐身性能,即便距离美军五代机较近,依然能够保证自己不会轻易被对方发现。虽然美军可以利用相同的战术来反制,但歼 -20 拥有射程更远的霹雳 -15 导弹,美军预警机如果为了支援五代机而过于靠前,很容易就会成为歼 -20 的攻击目标。
而美军五代机使用的
AIM-120
导弹,如果想威胁到中国的预警机,可能要抵达距离中方预警机
100
公里左右的位置才能发起攻击,但在这个过程中,它很可能早就遭到歼
-20
的层层拦截了。
在目前中国所构建的作战体系下,依靠天基卫星、岸基反隐身雷达、预警机、 055 型驱逐舰的多重探测手段,想要大致确定美军五代机的位置并不是什么难事,因此歼 -20 甚至不需要主动开启雷达,利用先进的数据链系统被动接收目标信息就可以了。
而且歼
-20
凭借着更加先进的气动外形,拥有极好的超音速性能,用飞行员的话来形容就是「只要进入了超音速,那就是歼
-20
的天下」。
F-22
可以利用超音速巡航来「戏耍」四代机,但却无法轻易摆脱歼
-20
的追击。
面对中国精心打造的作战体系,美军的五代机哪怕单机性能再先进,也无法与中国在家门口建立起的体系优势相抗衡,这就是歼 -20 「主场作战」的最大优势。依托先进的探测手段和射程更远的导弹,足以让美军的五代机疲于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