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文章中,我曾经谈到过中美两国在军事领域进行的激烈交锋。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最近中美发生的两次激烈交锋。
据报道,美国空军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B-2隐身轰炸机群演习,向中国发出了示威信号。据美媒体报道,当地时间4月15日,位于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第509轰炸机联队进行了「幽灵警戒-2024」训练演习结束之际的滑行起飞,共有12架B-2隐身轰炸机参与,以确保飞行员随时准备执行全球打击任务。
自1987年至1997年,美国空军共配备了21架B-2隐身轰炸机。其中,「堪萨斯精神」号(89-0217)于2008年2月23日在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坠毁。因此,此次摆拍的规模占了美国空军B-2机队总数的六成。考虑到还有两架正在维修,那么这个比例将接近七成。可以说,这已经接近了B-2轰炸机出动率的极限。
需要留意的是,这次行动是B-2自服役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美国空军在本土举行的例行训练演习中如此大动干戈,显然是向美国的对手释放某种威慑信号。正如「战区」网站所述:「4月15日的公开展示是美国三位一体核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国空军唯一一型全部具备核能力的战略轰炸机,B-2是美国空基核力量的关键一环。在过去,它们也曾被用于传递威慑信息,包括针对中国、朝鲜等潜在对手。」
尽管顺带提到了「朝鲜」,但这次美国空军不惜耗费巨资(B-2的维护和使用费用非常昂贵)出动了六成的B-2进行摆拍,关键原因在于针对中国。
面对美国的对策,我们很快做出回应,并且这次回应非常具有性价比。据称,港媒【南华早报】在18号发布的一篇文章被视为针对美方「幽灵警戒-2024」的回应。由于在15年底被内地资本收购,人们认为【南华早报】是中国向国外传递声音的渠道。
【南华早报】在一篇报道中提到,由西安空军工程大学空天防御学院的谢军伟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北航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一种隐身目标跟踪雷达组网系统的资源优化分配算法】的论文。论文指出,该团队研发了一项创新的雷达探测技术,能够将F-22的雷达信号强度增强6万倍,从而达到非隐身战斗机的6平方米,这意味着F-22可以在数百公里外就被中国军方的雷达有效探测和跟踪。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强化对隐形战机的探测能力,而且覆盖范围非常广,达到了63000平方公里。这意味着即使F-22进行广泛机动,也依然可以被解放军的雷达网络牢固捕捉。
这项技术的定位误差仅为约20米,锁定F-22所需时间仅为0.008秒,而详细信息则可在0.02秒内获取,从而确保了我方战斗机和防空导弹系统对F-22的有效拦截。据【南华早报】报道,这一技术将大幅增强解放军对F-22和其他隐身战机的探测能力。
虽然【南华早报】只提到了F-22,但正如所说的那样,「醉翁之意不在酒!」这种技术也同样适用于对付B-2隐身轰炸机。
自B-2隐身轰炸机诞生以来,凭借其杰出的隐身能力,能够轻松穿透现代化防空网络,进入敌方腹地实施攻击。此外,B-2还是美国空军唯一一种能在作战中使用30000磅(约合13.6吨)的GBU-57大型穿透弹药的飞机,在左右弹舱内各携带一枚,可毁灭地底加固工事等各类目标。B-2的隐身突防能力和强大打击能力,使其成为悬挂在美国对手头顶的"达摩克斯之剑」,并成为美国三位一体核威慑力量的重要支柱。美国凭借B-2在包括中俄在内的其他国家具备强大的不对称战略威慑能力。
对我们来说,B-2隐身轰炸机是美国肆意干涉我们国内政,插手台海问题和挑动南海问题的主要工具,再加上99年在南联盟留下的那笔血债。美空军在「幽灵警戒-2024」训练演习结束之际大肆展示B-2巨型轰炸机,向我们进行了极为明显的挑衅。
然而,美国这一次显然已经将我们提出的「三打三防」战略中的隐身战机定位为最重要的目标,这一战略自1999年起便开始实施。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我们已经建立起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反隐身网络,并且在日常应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此,美国军方的F-22、F-35隐身战斗机以及B-2隐身轰炸机在我们的反隐身网络面前早已无所遁形。
美国空军这次耗费巨资出动12架B-2搞「大象漫步」,结果却毫无意义,而我们选择发表这篇文章作为「回应」,不仅轻松化解了美方的举动,而且性价比更高,效果更好。
美方其实也了解这一点,因此美方再次采取了行动,这次选择的地点是南海。根据知名博主【南海战略态势感知】透露的消息,美国海军「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群于4月18日通过巴士海峡再次进入南海。
美国「罗斯福」号航母最近进行了一系列在南海、冲绳东南海域、东海以及巴士海峡附近的活动,这被视为美国对中国的最新一系列挑衅行动。该航母于4月2日驶离南海经圣贝纳迪诺海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先后进行了冲绳东南海域活动、参加了美日韩三边演练以及美日双边演练,并于17日行至巴士海峡以东海域。
美、日、菲三国领导人于4月11日在华盛顿举行了首次三边峰会,会后发布的【日菲美领导人共同愿景声明】不仅在南海问题上大肆渲染,而且无端指责中国在东海问题上,并妄称台湾问题。
美国太平洋陆军宣布,美国陆军第一多域战特遣队已经在菲律宾的吕宋岛北部地区成功部署了「中程能力连」,该连装备了具有打击中国本土能力的「中程打击能力」(MRC)导弹系统,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美国海军第18舰队的「罗斯福」号航空母舰打击群再次驶入南海,被视为是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于23号开始访华之后向中国施加的压力。简而言之,美方习惯于在寻求合作之前采取行动,然后将此作为谈判筹码。这不仅是美国的老把戏,更是陷入全球霸权迷思中的美国自我意识的缺失。从实力和地位来看,中国早已成为美方需要平等对待的对手。
针对美国的举措,我们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就在18号,网络上传出了一段显示轰-6N携带高超音速导弹的视频,以及携带无侦-8高空高速隐身无人机的图片。尽管这个视频很可能是以前的,但以往并没有在网络上出现过,并且这次的发布时间非常敏感,正值美国「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群进入南海当天。很明显,这是对美国举措的回应。
凭借持续不断的努力,我们已经构建了能够覆盖整个第二岛链的反航母作战系统。一旦战争爆发,第二岛链内的所有敌方水面目标都将面临毁灭性打击。
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在这一装备系统中颇有名气,它们的射程分别达到了2000公里和4000公里。
2020年8月的一次实弹演习中,一枚东风-21D和一枚东风-26分别在飞行1600公里和2900公里后,几乎同时命中南海靶场上的水面移动标靶。这场实弹演习给美军造成了极大的震慑,美国海军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维森公开承认「解放军在8月26日的演习中发射的两枚远程反舰弹道导弹成功击中了位于海南岛以南海域的移动船只标靶」。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我们的防御体系实际上是由海空地三位一体组成的,地面部分由东风-21D和东风-26掌控,海面则是由055和052D驱逐舰搭载的鹰击-21反舰弹道导弹负责,而空中部分则由轰-6承担,值得注意的是,新型轰-6携带的这款反舰弹道导弹相比地面和海面部分更加先进。观看视频可以发现,这款弹道导弹采用了与东风-17同款的乘波体弹头。
大家早已熟知乘波体的优势,它的突防能力远超双锥体。我们所采用的是比桑格尔弹道更为厉害的「钱学森弹道」,在它面前,美军的萨德系统和宙斯盾系统都是无力应对的。
此外,新型轰-6搭载的这种导弹也尺寸十分巨大,采用了两级弹体设计,总长度几乎达到了轰-6机身的三分之一,超过11米。由于导弹在空中发射,其射程比地面和海面发射的更远,再加上乘波体的增程效果,据推测,这种导弹的最大射程将不会低于3000公里。
随着轰-6升级至轰-6K系列(即新型轰-6),其作战半径已显著增加至5000公里。换言之,轰-6搭载这种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后,已经具备对位于夏威夷的美军基地发动攻击,也即拥有覆盖第三岛链的能力。
唯恐六爷挂一枚,而不怕六爷挂一堆,正是指这个道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得新轰-6一举成为全球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最强的航空器。
目前,空军已装备超过260架各型轰-6飞机。在战时,一架轰-6每天能够进行4次起降,24小时内具备向8000公里内的任意目标发射超过1000枚高超音速导弹的能力。可以想象,这种恐怖的打击能力,恐怕地球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抵挡。而且这还只是在没有计算火箭军和海军的情况下。
我们展示了轰-6携带无侦-8高空高速隐身无人机的图片,这也是我们的回应之一。在我们的反航母作战体系中,无侦-8扮演着目标最终确认和打击效果确认的重要角色。无侦-8是迄今为止全球首款投入使用的高空高速隐形无人侦察机,具备临近空间的飞行能力,最大飞行高度超过40公里,飞行速度不低于3马赫,能够逃避大部分防空系统的拦截,成为我军打击航母的必备利器之一。
在军事冲突期间,将会实施多种无人侦察-8的协同作战。一旦卫星及其他侦察系统捕捉到航母等水面目标,无人侦察-8将利用其突出的高空高速和隐蔽能力,迅速飞往目标水域进行最终确认。在快速传输数据链路回传信息后,各种反舰巡航导弹和反舰弹道导弹将接踵而至,对目标实施毁灭性打击。同时,另一架或多架无人侦察-8将前往战场,执行目标毁伤确认任务。
笔者实际上认为,发布轰-6N携带高超音速导弹的视频很可能是在嘲讽美军。这种嘲讽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嘲讽美军将战斧巡航导弹重新定义为「中程导弹」。"泰豐"中程导弹发射系统的核心装备有战斧巡航导弹和标准-6,但目前只携带了战斧。
作为一种亚音速巡航导弹,战斧根本无法突破现代化防空系统的拦截,这一点在伊朗最近对以色列的反击行动中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美军虽然废柴,却无法研制出可用的中程弹道导弹,因此将战斧巡航导弹重新定义为「中程导弹」,我们嘲讽他们也是理所当然。
另一个引人嘲笑的地方,自然是美军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的表现不佳。美国空军也在开展类似于轰-6N携带的高超音速导弹的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项目,即著名的「AGM-183A」。该项目启动于2018年,设计最大射程为1600公里,可由B-52H、B-1B等轰炸机携带。然而,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命运多舛,不仅连续多次试射失败,而且当前的最大射程也仅稍微超过900公里。
尽管美国空军在3月17日宣布了从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了一枚AGM-183A的B-52H战略轰炸机,但却没有公布其飞行速度。对于高超音速导弹而言,飞行速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考虑到美军一贯高调的作风,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很有可能这次试射并未完全成功,这也意味着美军装备高超音速导弹的时间还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