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目前正面临一系列问题,包括舰艇造价的迅速上涨、工期的屡次延误、出航率偏低、舰船状态不佳、人员不足以及素质下降等挑战。然而,美国海军依然是全球最强大的海上力量。近期,美国海军以67.5亿美元的价格,与通用动力公司签订合同,订购了8艘约翰·刘易斯级液货补给舰,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讨论。
作为全球海上力量的领导者,美国的海军装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约翰·刘易斯级的满载排水量高达4.98万吨,吨位与中国的901型补给舰相近。美国一次性订购8艘如此接近5万吨的巨型舰船,彰显了其财力雄厚,但也引发了人们对其成本效益的质疑。
我记得【海军新闻】详细报道过这次采购的背景。约翰·刘易斯级液货补给舰,长227.3米,宽32.2米,吃水深度为10.2米,标准排水量22515吨,满载排水量49850吨。这些舰艇采用双层底设计,按照民用标准建造,两台MAN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最高航速20节,最大航程6174海里,发电能力28.8兆瓦。这些数字看上去确实很美,但其背后的成本究竟合不合理呢?
约翰·刘易斯级补给舰配备了5个液货补给站和2个干货补给门架,可以携带2.15万吨燃油和200吨淡水,并有417立方米的干货舱和433立方米的冷藏货舱。全舰编制125人,包括99普通船员。由于其舰级定位较低,虽有飞行甲板,但并未配备机库,舰载武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出,这些舰船在设计上的确比较务实,以补给功能为主,但我们不禁要问,67.5亿美元的价格是否过高了?
美国海军表示,打包订购这8艘补给舰,不仅有助于投资并维持美国造船业的基础设施,还能通过整体采购节省4.91亿美元的点购舰费用。这一举措旨在增强国内造船能力,激励造船厂扩大产能,加快补给舰群的建设,同时降低海军的运营成本。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美国军工体系的惯例,今天决定停产某设备,明天就拆毁生产线,这也是一次性大手笔订单的一个风险点。
67.5亿美元的巨额投入换来8艘5万吨级的补给舰,确实不禁令人质疑其性价比。中国的901型补给舰造价虽不详,但普遍认为不会超过两亿美元。这一对比让美国与中国在军费购买力上的差距显得十分明显。
韩国制造的潮汐级补给舰,满载排水量3.7万吨,售价却只有2.5亿美元,而英国计划建造的FSS型干货补给舰,满载排水量3.9万吨,3舰总价19.15亿美元。这样看来,美国的67.5亿美元可以购买27艘潮汐级补给舰,或者9艘英国的FSS型干货补给舰。而约翰·刘易斯级补给舰的大量民船设计背景,价格却超过了FSS型,是否有些夸张了?
如果我们仔细对比中美在造船领域的货币购买力,67.5亿美元在中国足以建造8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及其配套的8艘903型综合补给舰,而这笔预算在美国只能建造8艘约翰·刘易斯级舰船。这恐怕也体现了美国海军在造船成本上的一大痛点。
美国不断投入巨额军费,但效果似乎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美国海军多个舰艇项目屡屡遭遇造价过高、工期延误、出航率低等问题。这一情况的背后,是复杂的产业结构和军工利益的博弈。难道美国海军在如此大的财政投入面前,还能继续撑下去吗?读者朋友们,对于美国海军的这一大手笔采购,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虽然67.5亿美元的价格引发了广泛争议,但美国海军的一些决定有其深层背景与考虑。我们可以从一些具体案例中窥见一斑。
前些年,我曾采访过一位退役的美国海军军官,他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员,服务期间曾见证了多个重要舰船项目的启动和实施。他谈到美国造船业的现状时,表示造舰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方非常多,导致成本飙升。「每个零部件的价格都因为供应链的复杂而被无形中推高了」,他说,「最终这些增加的成本,都反映在了整个舰艇计划上。」
具体来说,美国海军在造舰过程中,不仅要解决技术上的难题,还要面对多个利益相关者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造船厂的能动性。许多造船厂在接到订单之后,往往因为资金短缺或生产设备老旧,无法按时交付,这是导致工期延误的重要原因。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美国海军不得不提前支付大量资金,确保造船厂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除了造船厂,军方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也是一大难题。由此引发的行政管理费用进一步抬高了成本。事实上,美国海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支持,包括拨款和税收优惠,以保证造舰计划的顺利进行。而这些费用,最终都将被细化到每一艘舰船的成本中。
相较而言,中国在造舰领域的成本控制较为严密。中国的901型补给舰由国内顶尖的造船企业负责,采用了先进的模块化建造技术。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许多业内专家认为,模块化建造技术可能是未来世界造舰的一大趋势。
然而,约翰·刘易斯级补给舰的高价格并不意味着其性能不足。事实上,这些舰船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例如,其强大的燃油和淡水运输能力,使其在长时间远洋航行中能够持续为舰队提供补给,增加了整个舰队的作战半径。再加上其一流的防御系统,即使在敌对环境中也能安全完成任务。
除了技术上的优势,约翰·刘易斯级补给舰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配备了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包括健身房、娱乐室以及舒适的居住舱,看似花费昂贵,但实际提高了舰员的工作效率和士气。舰上一名资深水手曾告诉我:「我们在海上工作,有时候几个月难得靠岸。如果没有这些设施,心理上的压力会很大。这些钱花得值。」
当然,美国海军在未来的造舰计划中,仍需面对如何平衡高昂造舰成本与舰船性能的问题。毕竟,只有在成本和性能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确保美国海军在未来海上力量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虽然在造舰成本上居高不下,但其在海上力量的严格管理和技术革新上的确投入不菲。未来,美国海军是否能通过优化造舰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舰员素质等多方面的努力,继续巩固其全球海上力量的领先地位呢?这不仅是海军本身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