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任印度空军参谋长阿马尔·普里特·辛格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对本国制造的LCA「光辉」战机再次表达了不满。原定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负责生产并今年交付给空军的83架LCA战机,目前仍未交付一架。
面对总参谋长的愤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没有做出任何回应,显然他们打算继续对军方的不满保持沉默。从分析来看,印度空军与政府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之间已经陷入了一种僵局。
为了获取民众支持,尤其是莫迪政府希望提高支持率,因此推出了「印度制造」的倡导,而看到有订单机会、且利润丰厚的印斯坦航空自然乐于响应这一提议。
在印度政府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均获益的背景下,印度国防部自然要求印度空军增加采购量。起初,印度空军对LCA战机持有强烈抵触情绪,因为该型号在各方面都显得非常落后。
在2015年交付时,各国先进主力战机纷纷普及相控阵雷达,而LCA战机仍然使用脉冲多普勒平板缝隙雷达,其技术水平远不能与其他国家的平均标准匹敌。
到了2017年以后,中国空军的歼-16和歼-20战斗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使得对LCA以及印方优势逐渐缩小,甚至连邻国巴基斯坦空军也开始在枭龙Block2上引入新的航电系统,以提高其作战能力。
在紧迫的战术需求驱动下,印度空军急切希望获得更多先进战机。然而,印度政府强制要求采购LCA战斗机,这让空军感到非常不满。
当初,在LCA采购问题上,印度空军与国防部以及政府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拉锯。双方都不愿意以高昂的代价购买一款性能落后、作战能力不足的第三代飞机(当时主流为美式标准)。
然而,在「印制造」政策推动下,公众坚信这款飞机具备卓越性能,并认为若不进行采购就是失职。在政府及民众对其施加压力之下,印度空军不得已签署了采购订单,但实际订购数量始终较少。此外,由于印度斯坦公司不断推迟进度并延误交付,这同样引发了空军的不快。
实际上,LCA战机一直无法交付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制发动机供应不足。通用电气公司的产量始终低迷,这主要是由于"去工业化"后设备供应短缺。
尽管莫迪曾亲自向厂方施压要求交货,但未见成效。在缺少美制发动机的情况下,LCA战机生产延迟也属意料之中。不论是印度空军还是国防部,对于这一结果都显得十分无奈,而阿马尔·普里特·辛格对印度斯坦公司的批评,其实不过是一种发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