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泡的茉莉花茶总是带着特殊的香气,氤氲的水汽里,藏南的故事像一幅褪色的画卷,缓缓展开。
他没去过那儿,但那些从战场回来的老兵,把故事刻在了他的记忆里,也刻在了我的童年里。
他们讲述着啃冻土豆的滋味,穿着薄军衣在雪地里瑟瑟发抖的寒冷,还有肩挑背扛翻山越岭运送物资的艰辛……
我那时不懂,只觉得「藏南」这个名字,像某种神秘的咒语,充满异域风情。
如今,我却在泛黄的史料中,读懂了那份沉重。
爷爷的故事,也逐渐清晰起来,不再是模糊的轮廓,而是一帧帧黑白电影,充满了颗粒感,却也更真实。
胜利了,却又撤军,这在当时成了许多人心中的结。
我爷爷也常念叨,村里好多人想不通,觉得打赢了,地盘就该是我们的。
可就像我妈常说的,过日子不能只看眼前,得做长远打算。
阿克赛钦对我们太重要了,当时的中国,就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哪有力气同时抱住两个宝贝?
前两天跟老李喝酒,这小子是个军迷,说起这段历史,头头是道。
他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局势,冷战的压力,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就像那坛子老酒,时间越久,味道越醇厚,也越让人回味无穷。
现在网上关于藏南的讨论很多,各种说法都有,看得人眼花缭乱。
有人说是决策失误,有人说是无奈之举。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哪个才是正解。
但藏南是我们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就像我小时候养的那只小狗,就算走丢了,它也永远是我的。
最近看到新闻,印度在藏南又是修路又是盖房,还往那边移民,心里真堵得慌。
就像自家院子被别人占了,还建了个花坛,种上了他喜欢的花,这滋味,谁能体会?
不过,我相信,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了,解决这个问题只是时间问题。
我仿佛看到爷爷坐在摇椅上,手里捧着那杯茉莉花茶,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藏南终将回家。
历史不是教科书上枯燥的文字,它是鲜活的,是有温度的。
它是由无数个人的命运交织而成,每个故事都值得我们去倾听,去思考。
藏南的故事,还在继续,它的未来,又将如何书写?
本文仅用于分享正能量,无任何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意图。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积极配合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