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岛,瓜岛,光是这名字就透着一股潮湿闷热的气息,让人想起密不透风的丛林,还有那无处不在的死亡阴影。
这飞马高地群之战,更是这炼狱图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3年1月,正值隆冬,可远在南太平洋的瓜岛,却依旧是酷暑难耐。
想想也是,这仗打得,与其说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不如说是人与环境的抗争。
清晨的炮火,震耳欲聋,美军几乎把所有能用的家伙都搬了出来,105毫米、155毫米、75毫米,各种口径的炮弹雨点般落下,简直要把这飞马高地犁一遍。
我曾经在纪录片里看过类似的场景,那爆炸的冲击波,即使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更别说身处其中了。
这TOT战术,美军也是第一次用,效果出奇的好,57高地上的日军被打得晕头转向。
紧接着,俯冲轰炸机尖啸而来,炸弹带着死亡的气息呼啸而下。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日军的弹药库被炸了,那冲天的火光,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火山爆发呢。
美军的轰炸机飞行员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吓了一跳,差点把炸弹扔自己人头上。
这战争啊,真是充满了各种意外和荒谬。
美军的战术很明确,先用炮火覆盖,再用飞机轰炸,最后步兵冲锋。
27团1营打57高地,进展神速,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
可3营打52高地,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52高地,地势险峻,简直就是个天然堡垒。
日军一个叫横井的少尉,带着不到十个人,硬是把美军挡住了。
这横井,绝对是个狠角色。
兵力不足,他就利用地形,构筑工事,设置火力点,把有限的兵力发挥到了极致。
美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都被他打退了。
这让我想到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里面一个老兵说过,在战场上,地形比武器更重要。
现在看来,这话一点不假。
52高地的争夺,异常惨烈。
双方都杀红了眼,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鲜血。
美军一次次冲锋,一次次倒下,那场景,光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我爷爷曾经跟我讲过他打仗的经历,他说在战场上,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绝望。
那种看不到希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的煎熬,才是最折磨人的。
这瓜岛的丛林,潮湿闷热,蚊虫肆虐,疾病横行。
很多士兵,还没来得及和敌人交火,就倒在了疾病和恶劣的环境下。
这环境,有时候比敌人更可怕。
53高地的战斗,同样惨烈。
日军依托有利地形,顽强抵抗。
美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最终攻占了53高地。
这飞马高地群之战,美日双方都损失惨重。
这场战斗,究竟谁是赢家?
或许,只有那片被鲜血浸染的土地才能给出答案。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
它吞噬生命,摧毁家园,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悲伤。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
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低俗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